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全球移民契約》通過,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退出協議

《全球移民契約》通過,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退出協議

《全球移民契約》通過,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退出協議

10 日,來自 150 多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在摩洛哥的馬拉喀什通過了《全球移民契約》。這是聯合國有史以來首個關於國際移民各方面事務共同方針的全球協議。該協議承諾各締約國將採取更好、協同合作程度更高的移民辦法。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這一最新進展稱為「確立防止苦難和混亂的路線圖」的歷史性舉動。這份《契約》的通過恰逢慶祝人權日和《世界人權宣言》 70 周年。古特雷斯表示,「在我們紀念《世界人權宣言》 70 周年的這一天,如果我們認為移民應被排除在《宣言》的範圍之外,那將具有諷刺意味」。

《全球移民契約》不具有法律約束力。它以國家主權、責任分擔、非歧視和人權等價值觀為基礎,認識到需要採取合作的方式優化移民的整體利益,同時消除其對出生國、過境國和目的國個人和社區帶來的風險和挑戰。

契約包括十項指導原則和 23 個目標,一一列明了各國可以自願選擇採納的多種可能行動。其中包括預防措施,來應對移民驅動因素、打擊人口販運、管理邊界和促進回返。它還側重於促進正常移民的解決方案和最佳實踐。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全世界有超過 2.58 億移民。預計這一數字還將上漲。然而,若監管不力,則可能帶來重大挑戰。這些挑戰包括社會基礎設施壓力劇增,超出預期的大量外來人員湧入以及移民在危險跋涉途中的死亡。聯合國的數據顯示,自 2000 年以來,全球有 6 萬多移民在遷徙過程中死亡,古特雷斯將其描述為「集體恥辱」。

2015 年歐洲移民危機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難民與移民潮,此後,全球移民協議的制定得到了推動。

2016 年 9 月,聯合國大會的 193 名成員一致通過了《關於難民和移民的紐約宣言》,決定製定一項全球契約,促進安全、有序和正常的移民。

2018 年 7 月 13 日,聯合國會員國最終確定了《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全球契約》的文本定稿,即 10 日通過的契約。這份長達 31 頁(中文版為 31 頁)的最終文件耗時近兩年的密集談判終得以成形。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全球移民契約》是一份完整的框架,包含一系列目標行動、實施路徑、後續跟蹤與審核評估,旨在促進安全、有序和正常的人口流動,同時降低非正常移民的影響。

在這一進程中,部分國家宣布退出。

2017 年年底,美國總統特朗普拒絕了這一提議。美國駐聯合國代表黑莉發聲明說:「我們自己會決定控制邊界的最佳方案以及誰能被允許進入我們的國家。宣言中的全球方案與美國主權不相容。」自此之後,歐盟輪值主席國奧地利,以及澳大利亞、智利、捷克共和國、義大利、匈牙利、波蘭、拉脫維亞、斯洛伐克和多明尼加都退出了這一進程。

聯合國發言人在協議通過後表示,包括以色列和保加利亞在內的六個國家正在討論是否退出該協議。在聯合國 193 個成員國中,有 30 個國家同意該協議的國家沒有出席會議。

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會上發言,她說聯合國成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過去的納粹政權造成了「難以置信的人類苦難」。她說,這項協議「完全是我們國際合作的基礎」。

比利時首相米歇爾表示,該文本在歐洲引發了「激烈辯論」,但各政黨正利用它「散布謊言和傳達不信任」。他表示,簽署這一協定將使「我的國家……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批評人士認為,這項協議可能會挑戰國家主權,他們同時也擔心會導致大量移民湧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該協議侵犯了成員國主權的說法純屬虛構。《契約》沒有確立一項新的權利,允許人們選擇何時何地進行移徙,它「只是重申移民應該享有人權,而不論其身份如何」。

在歐洲,對移民進入國家的合理擔憂被極右翼組織操縱,而在美國,特朗普不僅退出了協議,還努力說服其他國家這麼做。上周五,美國將該協議描述為「聯合國以犧牲各國主權為代價推進全球治理的努力」。

海外發展研究所人類流動倡議主管 Marta Foresti 稱,鑒於當前的政治形勢,該協議「意義重大」、「非凡」。她說:「在過去幾年裡,我們看到,世界各國政府未能落實保護移民生命的政策,未能緩解公眾對混亂無序的邊境管理方式的擔憂,這是多麼糟糕。」「《全球移民契約》將幫助各國政府共同努力,更好地管理移民,確保跨境旅途的人們能夠以合法、有序和安全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她認為,這項協議的想法是為各國合作創造一個政治平台。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 Laurence Chandy 表示:「如今, 100 多個國家仍有移民兒童拘留政策。試想,如果移民兒童拘留的替代方案能在全球範圍內被採用,如果被拘留兒童的數量將從今天的 100 萬下降到零。試想,如果我們能夠縮小移民兒童在教育和醫療方面的差距,那麼這種不平等現象將不復存在。」

而《華盛頓郵報》 9 日的一篇文章表示,該文本承認移徙者的權利和保護脆弱移徙者的必要性。然而,該協議不會立即改變各國對待移民的方式。正如許多批評人士所聲稱的那樣,這並不是一項能夠保護移民權利的具有約束力的國際條約。《華盛頓郵報》列出了契約的三個主要弱點。

首先,最終草案在確認移民權利和確認國家主權之間存在割裂。就國家選擇不保護移徙者權利時國際社會該如何處理,《契約》仍然含糊不清。

其次,《全球移民契約》並非硬性國際法,而是一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合作框架」。它的主要目的是象徵性的,該草案在執行、監測和審查機制方面缺乏力度,這意味著每個國家將決定如何實施該草案。

第三,一些重要的參與者退出了談判。《華盛頓郵報》同時援引了退出契約的澳大利亞內政部長彼得·達頓的說法:「我們不會放棄我們的主權,我不會允許未經選舉產生的團體對我們、對澳大利亞人民發號施令。」

題圖來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日報 的精彩文章:

肯德基「聖誕炸雞店」開始營業,可口可樂辦了個藝術展宣傳反家暴|乙方日報
油價 30 天內下跌 23%,已有國內航司下調燃油附加費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