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玩味(28):驚嘆古玉顯微雕 方寸之間藏法寶
《心經》(局部)
首都博物館藏「宣和」經文玉勒子:
「宣和」經文玉勒子
這件玉勒子高5.8、直徑1.4厘米,羊脂白玉質,細膩潤潔,標註:宋代。勒子外呈八角管形,內為中通圓孔。如此微小的規格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大約僅相當於一個成年人的小拇指一般大小。但這樣一件小兒又小的玉器,卻堪稱無價之寶。
為何如此認為?因為如此規格微小的一件玉勒子上,竟然通體各面用雙勾陰文刻出楷書體直讀《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計16行、292字。「字體小如芝麻粒般,筆觸纖細如遊絲、娟秀飄逸,顯示了純熟高超的琢刻水平。」
驚嘆之一:在一千年前的宋代,應該還沒有放大鏡吧,用刀(砣)在很小的玉勒子上雕刻經文,字體小如芝麻粒般,這種微雕技術是如何產生的?要知道,宋代文字可不是今天的簡體字,都是繁體,就經文開始的第一個「觀 」字就多達24畫,小如芝麻粒般是怎樣刻畫的,更何況古書經文多是筆劃繁多的字。這樣的筆觸已經不究竟是纖細如遊絲,應該是纖細如毫末了。
唐歐陽詢書《心經》(局部)
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浩如煙海。《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又簡稱《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博大精深、言簡意賅、提綱挈領式的佛教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在家四眾弟子日常課誦必備的經典。《心經》全文僅260字。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玉勒子微雕上另外多刻出的32字則是《心經》正文之外的造價緣起和款識內容了。落款為「皇宋宣和元年冬十月修內司玉作所虔制」。修內司是官署名,北宋、金、元時期皆置此官署。宋朝修內司屬將作監,掌宮殿、太廟等皇家園囿的修繕事務。則這件雕經文玉勒子是皇家御作了,堪稱國寶。「宣和元年」為1119年,歷經近九百年滄桑,所刻字體仍清晰易讀,是極難得的銘刻玉器。
驚嘆之二:經為佛家「三寶」之一的「法寶」,寫經造像功德無量,北宋大內修造如此精緻法寶,必為帝王皇家所鍾愛之物件,集國寶、法寶於一體的小小玉勒,其含藏的文化價值無以估量,堪稱無價之寶。
宋趙孟頫書《心經》(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