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雖然你這輛GT-R馬力很大,不過…已經買不到了

雖然你這輛GT-R馬力很大,不過…已經買不到了

「剛坐過你的車,我發現一樣東西,你每次過彎都很不自然,你不覺得嗎?雖然你這輛 GT-R 的馬力很大,不過車頭很重,秋名山那麼多急彎,你每次入彎就一定要推頭,尤其是最後那五連髮夾彎,你每次都拿不準最好路線,除非你能克服這個問題,否則你鬥不過我的 FC 的……」

拜《頭文字 D》所賜,我們這一代吃著日漫奶水長大的年輕人,從小最熟悉的日系跑車,除了送豆腐的 AE86 就是東瀛戰神日產 GT-R 了。

《頭文字 D》中,中里毅的 GT-R 是一輛原產 90 年代的第三代車型 R32,對於絕大多數國人來說隔著多重壁壘。當 2007 年日產正式復活 GT-R,推出第六代車型 R35,它很快成了國內最容易接觸到、也最常見的日系高性能跑車之一。

開動左腦一算,R35 這一點 GT-R 問世都 11 年了。除了 R32 之前,因石油危機而斷檔的 70-80 年代,這是 GT-R 車型生產和換代間隔時間最長的一代。不論對於日產還是對於粉絲來說,和 R35 說再見的時候越來越近了。

(2007 年剛露面時的 R35)

正巧,2018 距離 1968 年第一代 Skyline GT-R 誕生,剛好過去了整整 50 年。義大利設計大師喬治亞羅的設計工作室 Italdesign,也正好同樣是 1968 年成立。雙喜臨門的結果是一拍即合,今年古德伍德速度節,日產聯手 Italdesign 推出了本代 GT-R 的終極、特別、紀念版本 GT-R50。

兩個月後,我在圓石灘 carweek 見到了這輛 GT-R50。此時的它還頂著一個概念車的名頭,日產的意思是「如果群眾反響足夠熱情,我們就限量造 50 輛。」不過所有人都清楚,這輛車幾乎確定會投產。

到了現在就不需要「幾乎」了,日產官宣了 GT-R50 的量產版本,模樣和概念版基本上分毫不差,50 輛的限量名額也不出所料。日產聽取群眾反響再做決定,於是這 50 輛 GT-R50,早在古德伍德發布沒多久就被預訂一空。

(不換個顏色真分不出是量產版)

GT-R50 的外觀更犀利更肆意,和路上不時出現的普通版 GT-R 區別明顯,足以保證尊貴的限量版車主不會錦衣夜行;但 Italdesign 也絕不會狗尾續貂,GT-R 經典的整體比例仍舊,設計功力用在了魔鬼般的細節之中。

好消息是這些設計並不脫離實際,量產版的 GT-R50 將其一一如約奉送,GT-R50 是獻給 GT-R 死忠粉的進階大禮。GT-R50 大概會是這一代 GT-R(R35)的絕唱,未來的下一代 GT-R 身上,應該也會看到它的影子。

唯一沒能還原概念版的是內飾設計,日產公布的 GT-R50 量產版內飾,和普通的 GT-R 基本沒有差別。相比圓石灘那輛概念版展車,黑金相間的配色被弱化了,中控大屏幕也回到了應有的位置,畢竟量產車還是要為車主的真實使用考慮。

(量產版內飾=買家秀)

潛力近乎無限的 VR38 引擎,在 GT-R50 上被進一步提升到 710 馬力/ 780 牛·米(最新版 GT-R 是 565 馬力,GT-R Nismo 是 600)。當然對動輒改到 1000 馬力的 GT-R 來說,功率數字其實不過浮雲,動力升級對一款限量紀念版來說算是一種誠意:只有 50 位幸運車主能享用這樣的原廠 710 馬力。

也沒必要不平衡,為了以上這一切,這 50 位幸運車主將付出 99 萬歐元(人民幣 776 萬 7144 元)的高昂代價——這是普通 GT-R 的整整 10 倍、GT-R Nismo 的 6.6 倍。好在這個金字塔尖的世界裡,值不值得從不排在第一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曾軼可:那個想唱就唱的孩子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