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都是你教的!
文/白楊
我們養育孩子,教育知識還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一個良好的品格。誠實守信就是影響孩子一生品格的一種習慣。古往今來,誠實守信一直被視為做人的準則。在社會中,人無信不立,誠實守信的人也更容易立足。
那麼,誠信對於一個孩子來說究竟有多重要呢?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那些小時候喜歡說謊的孩子長大成人以後也往往會不信任別人,個性也會更加敏感多疑。也就很難成就一番事業,或者順心的度過一生。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彼此的信任就是建立在誠實的基礎上的,如果你不相信別人,那就很難對別人坦誠相待。而且,別人對你的信任一旦打破,就很難重新建立。
由此可見,在孩子小的時候所培養出的行為習慣,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讓孩子誠實守信,不僅僅是教給孩子是做人的原則,也是孩子長大後,進入社會,與人相處彼此信任的保障。
道理都懂,很多家長也很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教育的誠實守信,可是真正去做的時候,他們的很多做法,卻在教孩子去說謊。
1
比如我們生活中一個很常見的小例子:
有一天,我去我表哥家,正好碰見他們的女兒心心在玩串珠遊戲,小小的珠子,心心費勁吧啦的正在穿,小孩子,總是很不小心,這個手拿了珠子,那個手一不小心把杯子帶倒了,杯子摔到了地上,碎了,表嫂聞聲而來「怎麼回事?」
「我把杯子給摔了」心心說。
「哎呀,你怎麼這麼不小心呢!好好的怎麼把杯子給摔碎了,我說那咋那麼毛手毛腳的呢」
過了一會,心心一不小心又把裝珠子的盒子給打翻了,小珠子滾得滿地都是。表嫂看著一地珠子非常抓狂,又問「咋回事?」
心心指著家裡的小狗,說「媽媽,毛毛爪子扒拉掉了」。
表嫂拍了小狗一下,又順便安慰了下心心,招呼著心心一起撿珠子。
這件事我當時也只是一笑置之。
可事後我又想想,你說孩子長大以後之所以會說謊, 究竟是孩子本身的問題還是家長的責任呢?
2
孩子以前主動承認錯誤得到了什麼。是責備嗎?如果是責備,那麼誠實被消退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他勇於承認錯誤後得到的是父母的獎賞和認可,那麼孩子自然會喜歡上坦誠。
我覺得多數家長都有可能會犯這個錯誤:教育的方向是對的,心是好的,可是方式是錯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社會學家告訴我們,說謊是出於孩子本能的反應,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意識行為。
幾乎在孩子 剛會說話的時候,就會說謊。
可他們到底為什麼說謊呢,是因為他們嘗到了說謊的甜頭,通過否認事實來逃避了責任和後果,還有可能得到了某種好處。
經常有孩子 嘴上還一片黑呼呼,仍否認偷吃過巧克力,這種笨拙的撒謊往往引起家長莞爾一笑,認為是孩子天真可 愛的表現。
1~3 歲的孩子說謊,多是本性的流露。 從 4 歲開始,兒童就有了判斷正誤的意識, 會認識到說謊不對。 實驗表明:5 歲時,92%的兒童認為說謊不對。 11 歲時,只有 28%的孩子認 為說謊不對。
顯然,5 歲左右的兒童最不喜歡說謊。
在這一時期加強對孩子的誠實教育,約束說謊行為效果最好。隨著年齡增大,孩子開始區分說謊的程度,權衡利弊,一旦讓他們意識到說謊會免受懲罰,甚至可以獲得好處,那說謊的習慣就會很難改變。
3
雖然說謊是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反應,不過更多的還是跟家長的教育方式有直接關係。很多家長在不經意間在孩子誠實的時候反饋了錯誤的方式,很可能讓孩子養成一個撒謊的習慣,讓孩子失去誠實的美德。
既然誠信如此重要,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誠信呢?
春秋時期,孔子有位得意門生名叫曾參。
有一次,他的妻子出門趕集,小兒子哭鬧著要跟著 去,妻子哄他說:「我從集市上回來,就殺豬給你吃。」
小兒子聽說有肉吃,就不再堅持隨母親趕 集。
曾妻回家後,曾參便要殺豬。
妻子說:「不過說句玩笑話哄孩子罷了,何必當真?」
曾參正 色道:「孩子幼小的心靈非常純潔,做父母的如果說話不算數,孩子便會學欺騙。將來不講信用, 怎麼在世上立足?」
為了講信用,曾參果真把豬殺了。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為了讓孩子聽話而許諾一些事情,儘管是沒有惡意、無關緊要的,但那些沒有兌現的諾言,在孩子這裡就是謊言,還是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
例如有些父母 離異了,怕孩子受傷害,於是編出了很多理由哄騙孩子。
這樣倒不如誠實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 雖然分開住了,並不等於他失去了任何一方,他一樣擁有愛他的爸爸和媽媽。
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善意的謊言,家長還是要考慮好如何向孩子表達;而那些可以避免的善意的謊言,還是避免為好。
年幼的孩子的內心是沒有規則和邏輯的,也不清楚犯錯或者說謊的界限。
一旦孩子發覺家長也在說謊的時候,對孩子是個潛移默化的影響過程。
而在孩子誠實的時候,家長不作苛責,積極正面的應對,給孩子一個好的引導。
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成長為一個正直守信的人。
※成功的家庭教育,一定沒有這三種問題!
※99%家長所理解的「富養」都是錯的!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