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略了這一點,給娃讀繪本的價值都發揮不到,恨不得重新來過!
文|CC爸媽
CC幼兒園上了中班之後,繪本課有一個新內容:
一個全新的故事,講2-3次之後合上書,老師會請小朋友們說,聽完這個故事你記住了什麼?或者說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情節?
我拿大家都熟悉的《小蝌蚪找媽媽》舉個例子。
有的孩子可以把故事大概複述出來,小蝌蚪先遇見了誰、然後遇見了誰、最後遇見了誰,以及為什麼這個不是蝌蚪的媽媽,整個人物的出場順序和故事情節。
有的孩子可以說出某個重點:比如,魚媽媽說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因為小蝌蚪的媽媽有4條腿。
還有的孩子,合上繪本,什麼都說不出來。說不出來的孩子,有這樣幾個情況:
- 可能是沒聽;
(沒調動專註力)
- 也可能是聽了沒記住;
(沒調動記憶力)
- 也可能是記住了,一團糟不知從何說起;
(沒有梳理和總結能力)
- 也許是不敢說。
(沒有表達的勇氣)
我講這個的目的,不是提倡死記硬背或以繪本為題考察孩子。
這種形式不是考試,這背後鍛煉孩子的很多能力包括專註力、記憶力、總結能力和表達能力。恰恰不包括,我們所以為的「考驗孩子死記硬背」的能力。
托班的時候老師教孩子們認識顏色,有些孩子明顯領先,其他孩子認識紅黃藍的時候,有的孩子已經認識湖藍和天藍了。
小班的時候老師教孩子們學數數,又有些孩子明顯的領先,其他小朋友只會點數到5的時候,他們已經點數到20了。
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長在上幼兒園之前,或者在家已經提前教過了。
但是當「請孩子講繪本」的這個環節出來後,一時間,諸多媽媽惶恐。
因為起跑的優勢沒有了。
同樣是一群孩子,同樣是聽一本全新的故事,同樣沒有提前預習,同樣也沒有了父母在旁監督提點「專註些」,孩子們的區別居然會有這麼大。
這是非常明顯且可預見的。我便明白了,為什麼小學生的家長和老師都在說,愛閱讀的孩子和不愛閱讀的孩子差距真正拉開,是在三年級之後。
低年級的時候,還能靠死記硬背拼一拼,到中高年級之後,如果閱讀理解能力差,僅僅靠死記硬背,會越來越吃力。
所以,現在的我們都無比重視親子閱讀,我們給孩子買大量的書。
但買回來之後,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問題:
- 買回來的繪本,孩子總是沒興趣;
- 講到一半,娃總是被其他吸引,失去專註力;
- 講過的繪本總是沒吸收,問娃故事講的啥?不知道。
當我們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到底哪個環節錯了?
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單向輸出,雖然給寶寶讀繪本也會有互動,但很多情況是在父母引導下的互動,而沒有幫助孩子去主動思考。如果我們指著繪本簡單讀、講乾巴巴的故事,其實只發揮了繪本10%不到的價值。
所以,有的孩子只會聽,聽完記不住,記住不會表達。
在給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我們遺漏掉的恰恰是孩子主動思考的能力,也是閱讀最核心的價值——閱讀力。
思考是個大範疇,包括記憶-理解-應用-表達。
我們都知道表達能力對一個人的重要性,但表面上是侃侃而談還是扭扭捏捏反倒是其次,表達能力背後的總結、歸納能力,以及具備總結歸納能力之前的專註和記憶能力,才是真正需要我們重視的。
比起看多少數量的繪本,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閱讀的能力」。
你的閱讀方法正確嗎?如何才能提高娃的閱讀力?
1、首先,你得有一本好書。
如果娃不感興趣,說別的都是白搭,尤其是三歲之前的寶寶,對不感興趣的書,可能連看都看不上一眼,所以書的內容,適應的年齡,都是非常重要的。
這個需要媽媽們摸索,畢竟每個娃的脾氣秉性不一樣。
2、幫孩子學會讀圖。
繪本和成人讀物最大的差別就是圖多字少,而繪本最有價值的就在於「圖」。
我們讀書的時候,一定要有所指,不能幹巴巴的念,要讓寶寶知道,你念的是什麼?在哪裡?這個圖講的是什麼?
好的繪本,即便不認識一個字,也可以看懂內容的。
小寶寶繪本閱讀,讀的就是圖,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他讀懂。
不管是用你的手指、你的表情和語氣、還是你的表演形式。
手指讀圖舉例:
比如《誰咬了我的大餅》:
小豬問小鳥,是不是你吃了我大餅?
小鳥在大餅上咬了一口。
小豬一看——「嗯,果然不一樣。」
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給寶寶指出小鳥的牙印,引導寶寶觀察,餅乾上小鳥的牙印尖尖的,是三角形,是不是跟小鳥嘴巴的形狀一樣?和那個偷吃大餅的圓圓牙印不一樣?
表演形式舉例:
比如這本《突然》
本來小蜘蛛吊在樹枝上盪鞦韆、盪啊、盪啊、盪啊....突然——
這個先慢後快的變化,伴隨著你的一句突然,寶寶便會知道,下面是一個緊張的時刻!
突然這個詞很抽象,但是藉助語氣和表演形式的變化,寶寶一看便能明白,這就是優秀繪本的魅力。
只有在講解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各種方式提示孩子去讀懂圖,他才有可能並且願意主動的看圖說話。
3、要學會提問和留白。
很多大人包括我自己,最初講故事有個毛病,就是儘快把繪本上的字念完了就算結束了,所以,別管金獎還是銀獎繪本,3分鐘搞定,下一本…
但其實單方面的輸出,寶寶大都是被動接受,沒有思考的空間,只有留白和提問,才能可能引發思考。
還拿上面的《誰咬了我的大餅》舉例。
小豬詢問的第二個對象就小兔子,小兔子也咬下了一口。
這個時候就可以問寶寶:
- 小兔子的牙印跟偷吃大餅的牙印一樣嗎?
- 哪裡不一樣?
- 那小兔子的牙印跟小鳥的一樣嗎?
- 為什麼不一樣?
這樣就能引導孩子 觀察很多細節,因為兔子前面兩個牙齒,小鳥的嘴巴是尖尖的,而最開始被偷吃的那一口牙印是圓圓的。
4、最後,合上書之後,跟孩子「複習」。
這一步不是考察或者做作業。
咱們的目的不是考察孩子記住了多少知識,而是教給他總結的能力。
我發現自打有觀點說,「給娃讀完繪本不要問娃問題,否則會讓娃覺得讀繪本再做題,會有壓力,進而失去興趣。」之後,很多老媽子表示,只敢講,不敢問了。
但對這種說法,不能一刀切,考查娃記住了多少是沒必要的,但是引導娃去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思考是一件有點費腦子的事。
如果你不要求,想來娃是不願意攬這件難事的,對寶寶來說,只聽不思考,無疑是最過癮的。
但是這樣不會形成閱讀力,這種閱讀習慣,只會讓寶寶養成不過腦子匆匆聽完情節的習慣。
就像我們看肥皂劇,就是想看完情節,看完就完了。
這不是閱讀該有的方式,尤其是學齡前的寶寶,還不適合如此「泛讀」。
他們此時需要培養閱讀的習慣、自主閱讀的能力,在這個能力基礎之後再去泛讀才是合適的。
所以講完一個故事,我會跟CC先回憶一遍。
最簡單的就是按故事的四要素去回憶:時間、地點、人物、情節。
還拿《小蝌蚪找媽媽》舉例。
我會問CC:
- 剛才講的誰找媽媽的故事呀?
- 小蝌蚪。
- 小蝌蚪要去幹什麼呀?
- 找媽媽。
- 對,這是一個發生在春天池塘里的故事。
等故事情節再熟悉一點之後,回憶的時候就可以豐富細節。
比如人物的出場順序、不同的人物特點。
雖然我是回憶的主導力量,但是大部分都是問句。比如:
- 鴨媽媽也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小蝌蚪繼續往前游,又遇到了誰呢?
- 為什麼烏龜不是小蝌蚪的媽媽呢?
下次再講到這些時候,也不必急於翻頁,讓寶寶去搶答,下一頁是誰?
等故事內容完全掌握之後,就可以鼓勵寶寶去說。
這裡也有很多技巧,最重要的一個,是鼓勵寶寶去發現情節之間的聯繫。
比如:因果、先後。
因果舉例:
很多關鍵詞我們可以提醒寶寶關注,比如,「因為」蝌蚪媽媽有四條腿,「所以」魚不是蝌蚪的媽媽。
順序舉例:
小蝌蚪一共遇到了3個人,那麼講的時候,就可以用順序來幫助理順總結。
首先、然後、最後。(也可以第一個、第二個、第三個)
- 首先,遇到了鴨媽媽;
- 然後,遇見了魚媽媽;
- 最後,遇見了烏龜媽媽….
這樣的歸納,會讓寶寶條理更清晰,也不會落下關鍵情節。
而且故事這樣講,你真的不必一個故事講幾十遍、100遍,也許10遍之後,娃就能自主閱讀了。
解放老母親的前提是,你得教娃如何學會啊。
所以還是回到了我們的初衷:「教育的本質,不是學習知識,而是訓練大腦學會思考。」
而父母有啟發性的引導和提問,才是幫助孩子武裝學習能力和思維模式的關鍵!
※致家長:幼兒園孩子回家告狀,說的就是真的嗎?
※孩子寫作業磨蹭怎麼辦?請給他一些儀式感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