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托爾斯泰的五條生活準則,為踐行它們放棄貴族身份,親自劈柴縫衣

托爾斯泰的五條生活準則,為踐行它們放棄貴族身份,親自劈柴縫衣

文|李思達

托爾斯泰的五條生活準則,為踐行它們放棄貴族身份,親自劈柴縫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托爾斯泰和他的兄弟們的合影

1877年,正在創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托爾斯泰,給友人斯特拉霍夫的信件,還非常嚴肅表示,如果沒有正確理解生命的意義,那麼他,托爾斯泰的整個生命,就只是一個「空虛而愚蠢的笑話」。等到5年後,托爾斯泰再次寫信給斯特拉霍夫,畫風就完全不一樣了。在那封信中,托爾斯泰表示:自己先是將美德等同於立志獲得一枚聖喬治勳章,後來又將其等同於寫小說、擁有土地,最後等同於擁有自己的家庭,而直到最後才發現,真正的美德只能在福音書中找到。

不僅如此,到了1882年,也就是在阿爾扎馬斯之夜發生後13年,托爾斯泰正式發表了《懺悔錄》,兩年後又發表了《我信仰什麼》。在《懺悔錄》中,托爾斯泰系統地反省了自己的過往;而在《我信仰什麼》中,全面徹底地闡述了自己充滿宗教意味的嶄新三觀。而《懺悔錄》和《我信仰什麼》也因此被後世研究者視為托爾斯泰世界觀激變和托爾斯泰主義形成的重要標誌。

對於托爾斯泰這次世界觀激變,茨威格充滿敬意地斷言,托爾斯泰開始「只為生活的意義和認識而生活」,「通過為真理而奮鬥,不但要拯救自己,而且要拯救全人類。」這說得沒錯,只是他故意忽略了一點,那就是托爾斯泰追尋的「真理」,是以一種道德宗教——更確切地說,是以基於托爾斯泰自己詮釋的基督精神,並且混合了俄羅斯傳統社會道德意識形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托爾斯泰的五條生活準則,為踐行它們放棄貴族身份,親自劈柴縫衣

從托爾斯泰留下的文字來看,自從阿爾扎馬斯之夜後,他就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思考人生意義和幸福真正含義。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對包括自己以往生活方式產生了強烈的否定與負罪感,並且很自然地,將自己的注意力轉向被侮辱的和被損害的俄國底層大眾。

雖然,在此前托爾斯泰出於人道精神,一直關注底層人民生活問題。但此時托爾斯泰的同情,是帶有貴族居高臨下恩賜憐憫的一種感情。但在阿爾扎馬斯之後,他厭惡並且棄絕了貴族的一切,轉為發自內心地認可底層大眾,為他們各種淳樸的美德而感動。而正是深入民眾,不僅讓托爾斯泰獲得了慰藉,更讓他思想迅速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變。當他越是投身民眾中,就越被當時俄國普通民眾悲慘境遇所震驚,也越是對原有的生活方式、階層深惡痛絕,並且開始思索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種苦難問題。

很顯然,沙俄專制之下的俄羅斯充斥著各種社會矛盾和苦難,修修補補改變不了問題的本質,作為一個目光深刻的作家,托爾斯泰不可能看不出來這點。但他從遊歷西方的經歷中得出結論,像英國的那一套西方資本主義文明也是沒有前途的,只是另外一種壓迫和剝削,絕不可能解救俄國民眾,更別提全人類了。最終,他回歸傳統,找到了讓人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用宗教的道德與愛,並且結合傳統政社合一俄國「村社」,用這種方式來拯救世界與自己。

托爾斯泰所謂的福音,是根據他自己理解和詮釋,是一種完全不同於世俗教會,並且能指導日常生活的簡單準則,僅有五條,分別是:與所有人和平相處;勿貪念,勿離婚;勿發誓;勿與惡人作對;勿憎恨。

托爾斯泰的五條生活準則,為踐行它們放棄貴族身份,親自劈柴縫衣

托爾斯泰堅定地相信,如果人們能切實遵守這些《新約》中耶穌登山訓誡中闡釋出來的誡命,那麼就不會再有戰爭,也不再需要軍隊,世界上也不再需要法庭、警官、個人財產和任何形式的政府,取而代之是類似古俄國村社那種小共同體,人人在裡面自食其力,沒有私有財產,過著一種簡單純樸的生活,穿布衣、吃素食,過上一種「絕聖棄智」的純潔生活。在他看來,如果世人都能認識到「愛」,用「愛」去進行「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惡」,就能人人平等、大家相親相愛,和睦相處,成為沒有罪惡、沒有苦難的「螞蟻兄弟」。為了貫徹他提倡的這些原則,托爾斯泰以身作則,拋棄自己所有貴族的身份、愛好,像農民一樣過著極端簡樸生活,自己劈柴、燒水、縫衣、做鞋,猶如俄羅斯民間傳統中的集聖徒和痴人於一身的聖愚一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蔣介石拿糧彈逼杜聿明速解黃維之圍,稀里糊塗2小時丟了一個兵團
家族富可敵國,加入皇室卻成英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公開斬首的王后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