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只是保守治療骨頭會不會自己長好?聽醫生怎說
不是所有的骨折都需要手術治療,骨折都很多類型,不能一概而論。同時也要評估患者身體耐受手術的情況,以及患者及家屬的要求。
網友們也大方分享了一些病例。一位網友的母親86歲時不小心摔傷股骨,醫院讓其子女選擇治療方案,動手術或保守治療,並說保守治療以後可能不能行走。其子女徵求了母親的意見後決定保守治療。一個月後,經檢查發現骨折處已結痂。於是那位母親決定出院回家休養。又一個月後,她便能行走了,只是在其子女的要求下用了一根手杖(之前她不用的)。
另一個網友說他的丈母娘也是摔傷斷了股骨,她還兼有高血壓和糖尿病,手術後不到20天因術後並發症離世,當時還不滿60歲。且在他母親住院時同病房一位40歲左右的女士因做了手術後股骨壞死正住院待更換股骨,想起來太可怕了。
那麼骨折後該如何治療呢?哪些情況保守治療即可?哪些情況又是務必需要動手術的?
骨折治療方法:
一、保守治療
1、複位
骨折發生後,骨折斷端會出現移位,而複位的目的則是為了重新恢復骨折斷端與原有的解剖關係以重建骨骼支架。
2、固定
固定是骨折治療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固定主要是起到穩固骨損傷處,以免再發生移位,影響患處癒合。骨折固定通常採用石膏繃帶進行外固定,屬於保守治療。也有通過手術治療來進行鋼板、鋼釘內固定,內固定一般適用於骨折較嚴重的患者。
3、功能鍛煉
骨折後關節、肌肉等功能會受到嚴重限制,而骨折的癒合時間少則兩三個月,時間較長,如果長時間不活動,容易引起肌肉、關節等廢用性副反應出現,例如肌肉萎縮,因而功能鍛煉也是骨折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通過一些簡單的肢體、關節活動來促進骨折癒合,並防止關節粘連、肌肉萎縮等副反應出現。
二、手術治療
手術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予以患處最大化的治療,讓患者能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所期望的治療效果。但患者會擔心手術的風險,這可以理解。但在某些情況下,手術治療是必不可缺的,例如斷開的骨兩端相距太遠,錯位太厲害,或者患者保守治療長期無效等。目前的手術治療主要是內固定術。一般來說,只要患者術後認真護理,手術的風險是可以規避的。
TAG:關節重建醫生王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