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接近王羲之的《萬歲通天帖》將展,遼博再推古代書法
(原標題:最接近王羲之的《萬歲通天帖》將展,遼博再推古代書法)
《萬歲通天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獲悉,此次亮相遼博「古代書法展」中最具號召力無疑是《萬歲通天帖》,這是唐代流傳下來的東晉王羲之家族書法的臨摹本,曾在央視節目《國家寶藏》中現身,其中的《姨母帖》以「最接近王羲之真跡」的說法而廣為人知。也曾在今年2月的遼博特展中短暫現身。
史料記載,武則天精通文史,熟諳藝術,尤其愛好書法,對於王羲之的字帖,更是愛如至寶,曾遍尋王羲之真跡。武則天在苦求王羲之真跡而不得之時,鳳閣侍郎王方慶在御前站了出來,他向武則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世孫,願意獻上王氏一門書法真跡。武則天得到真跡後,自然是喜出望外,為此特別在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賞王氏書法真跡,並且命中書令崔融作《寶章集》,記錄了這件大事。
《萬歲通天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萬歲通天帖》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藏
《萬歲通天帖》文徵明跋語 遼寧省博物館藏
《萬歲通天帖》董其昌跋語 遼寧省博物館藏
《萬歲通天帖》中尤以王羲之《姨母帖》、《初月帖》、王徽之《新月帖》、王獻之《廿九日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等為最精。十卷本在宋代已殘缺不全,並歷經兩次火災,分別為明代無錫華中甫真賞齋火災;乾隆內府乾清宮大火,至今卷幅上尚有火焚痕迹。此外,卷後有南宋岳珂、元代張雨、明代文徵明、董其昌等人題跋,俱稱其鉤摹精到。
唐 懷素《論書帖》遼寧省博物館藏
《論書帖》趙孟頫題跋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在中國書法史上流傳著「顛張狂素」的美談,其中「張」為唐代草書大家張旭,「素」即指懷素。與《自敘帖》、《苦筍帖》等狂草書帖相比,此次展出的《論書帖》則代表著懷素草書的另一面目。用筆瘦逸,結體嚴謹,章法整飭。縱觀全篇,尋其淵源,不越魏晉法度。明代收藏家項元汴在此卷後跋曰「出規入矩,絕狂怪之形,其合作處,若契二五,無一筆無來源」。 而趙孟頫則說「此卷是素師肺腑中流出,尋常所見皆不能及之也。」清初鑒藏家顧復在他所著的《平生壯觀》中,認為該帖是師法王羲之的早年之作,對後世的研究具參考價值。
《論書帖》 項元汴題跋 遼寧省博物館藏
唐 懷素《論書帖》局部遼寧省博物館藏
其釋文為:
為其山不高,地亦無靈;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為其書不精,亦無令名,後來足可深戒,藏真自風發。近來已四歲,近蒙薄減,今所為其顛逸,全勝往年。所顛形詭異,不知從何而來。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謝書,問知山中事有也 。
宋 朱熹 行草《書翰文稿》卷 其一 遼寧省博物館藏
行草《書翰文稿》卷 中的朱熹畫像?遼寧省博物館藏
根據遼寧省博物館提供的資料,遼博所藏這卷朱熹的行草《書翰文稿》,由兩件作品組成,前一件用筆以篆為主,圓欽於方,第二件作品則時見隸筆,以方見長,但兩件作品都是字密集,行距寬鬆,強調書寫之勢的一瀉而下。
朱熹在文中寫道:「老拙衰病,幸未即死;但脾胃終是怯弱,飲食小失節,便覺不快。兼作脾泄撓人,目疾則尤害事,更看文字不得也。」又:「我者是亦似矣。然反身而誠,乃物格知至以後之事,言其窮理之至,無所不盡。故凡天下之理,反求諸身,皆有以見其如目視、耳聽、手持、足行之事,畢具於此。」可見文中主要寫的是修身養性及日常之事,心態平和,徐徐道來,正是朱熹這位大儒的真實寫照。
宋 朱熹 行草《書翰文稿》卷 其二? 遼寧省博物館藏
宋 朱熹 行草《書翰文稿》卷題跋? 遼寧省博物館藏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不僅有精到的書法見解,更有不少書法手跡傳世。比如《洛神賦》、《道德經》、《膽巴碑》、《玄妙觀重修三門記》、《臨黃庭經》、獨孤本《蘭亭十一跋》、《四體千字文》等。遼寧省博物館所藏元代趙孟頫《行書秋聲賦》也是其傳世經典。趙孟頫此卷所書寫的內容是為宋代歐陽修所作的名賦《秋聲賦》,全文以行書來書寫,總40行,共414字。行筆洒脫流暢,結體丰容縟婉,行間茂密,氣韻匯通,得二王遺韻。
元 趙孟頫《行書秋聲賦》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所藏
元 趙孟頫《行書秋聲賦》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所藏
元 趙孟頫《行書秋聲賦》局部 遼寧省博物館所藏
此卷曾由文徵明父子和項氏兄弟及其晚輩等人先後遞藏,清代入內府。1922年,末代皇帝溥儀以賞溥傑為名,將此卷帶出宮去,後來溥儀把此卷連同其他一些書畫,經天津運至長春偽皇宮。1945年秋,溥儀攜逃至吉林省臨江市,被人民解放軍截獲,最終轉入遼寧省博物館收藏。
遼寧省博物館「中國古代書法展」展廳
※王凱「附體」進組,楊爍「反哺」角色,聽編劇唐堯講述《大江大河》中的點點滴滴
※遊戲盒暗示索尼可能開發PlayStation Vita後續產品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