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數學家傳奇人生:從不懂微積分變身斯坦福教授
時枝正(攝影:Constanza Hevia H)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
一個被揉搓壓扁的紙氣球,在一左一右兩手的拍打中逐漸恢復了原狀;電動牙刷在螺栓的一端震動,螺母就能自動沿著螺紋向上或向下移動……美國斯坦福大學數學系教授時枝正(Tadashi Tokieda)拍攝了一系列視頻:利用隨處可見的身邊之物,設計桌面實驗,反應數學、物理原理,表現自然界的奇妙。這些視頻上傳到視頻網站後,短時間內吸引了數百萬次觀看。
時枝正的視頻片段
白紙、杯子、湯匙、電動牙刷、螺栓、螺母……時枝正收集了上百個他眼中的「玩具」,每一個都在你我身邊。他不喜歡設計精美的玩具,認為人們不過是那種玩具的奴隸——只能遵照設定的玩法。
他是一個非典型玩具的收藏者,也是一位擁有曲折職業經歷的數學家。從小早熟的他,很早就辦起了畫展,是個名副其實的畫家;後來對語言產生興趣,選擇古典語言學作為自己的專業,並掌握了七種語言;20多歲的時候,他對數學產生了興趣,幾個月的時間啃下了一本俄語數學書,後考入牛津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開啟了其數學學習和純數學的研究。
「我希望每次有一些小想法,或者寫完一篇論文,都可以設計一個小小的桌面實驗向大家展示,讓人們體會我在做研究時的那種興奮與驚喜。」時枝正說。「而且,我也希望向人們展示科學發現並不是專業科學家的專屬。」
見他人已見,想他人未想,這可能是對時枝正最好的詮釋,也是對科學家工作的最好說明。
不同尋常的職業經歷
時枝正自認為是一個早熟的孩子,在他年僅五歲的時候,就在東京的一個大畫廊中舉辦了個人畫展,他的家人常常提起,當時有一對來自夏威夷的夫婦看中了其中一幅畫作並希望高價購買,卻被時枝正的媽媽拒絕了。
時枝正喜歡繪畫,一直以來所有人包括時枝正自己都認為,未來他將沿著畫家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
轉變的契機發生在時枝正去了法國之後,他回憶道:日本是一個島國,只能非常間接的了解其它語言和文化的存在,英語作為一門學科,既不能用它來生活,也不能用它來談戀愛,總是顯得那麼單薄,無法享受其中的精髓。
在法國,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一個個法國人以及法國文化,「我很震撼,我必須開始學習語言。」時枝正說。
他在法國和日本完成了古典語言學學士與碩士學位,在撰寫論文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一本傳記再次改變了他的職業路徑。那是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列夫·達維多維奇·朗道(Lev Davidovich Landau)的傳記,朗道的數學功底非常紮實,喜歡用簡單而深刻的物理模型說明問題,曾經在莫斯科獨自創建了一所非常強大的理論物理學院。
因為時枝正剛好要坐火車旅行,需要一本讀物,就拿上了這本朗道的傳記。「事實上,那時候我和大部分人一樣,甚至都不知道科學是作為一項人類事業而存在。」時枝正回憶道。「什麼是數學家?什麼是物理學家?我聽說過這些話,但是這些人並不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時枝正在朗道的傳記中看道:54歲的朗道發生了嚴重車禍,昏迷了一個半月,當他醒來看到自己的兒子時,第一句話竟然問的是關於微積分的一道題。他的兒子拿出一張紙開始計算,卻無法獲得結果。朗道說:「你覺得自己是一個受過教育的人,卻無法完成這麼簡單的任務。」
當時枝正讀到這兒的時候,他發現,自己也一直驕傲的自認為是受過教育的人,但是他竟然連微積分都沒聽說過,他甚至不知道那一串符號意味著什麼。
他決定學習數學,直到能夠解決朗道提出的那個問題,年輕的時枝正似乎希望證明自己也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朗道在傳記中說道:「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聽數學講座上,找一本數學問題大全,仔細閱讀。這才是學習數學的方法。」時枝正真的按照朗道的要求找到一本用俄語撰寫的數學問題全集。時枝正不會俄語,「但是年輕的語言學家不怕重新學習一門新的語言。」時枝正說。
他花了一整個冬天學習,大概一個半月之後,他終於能夠解決朗道提出的那道積分問題。但他停不下來了,三個月後,他意識到自己對數學還挺擅長。他決定休假兩年,全身心的學習數學。
這開啟了他作為數學家的職業旅程:他先在牛津大學學習數學,獲得了學士學位,之後去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從此開始了純數學的研究。
時枝正在斯坦福大學校園內
大自然的驚喜
時枝正所研究的數學領域名為「辛拓撲」,這是微分幾何的一個分支,普通人一輩子可能都不會聽說更不會接觸。時枝正發現自己沒有辦法與家人、朋友分享他的成果,也無法讓他們體會到科學發現的驚喜。
時枝正博士後期間,又對物理產生了興趣,開始自學物理,他對宏觀現象非常著迷。他決定每次當他撰寫了一篇論文或者有了新的想法,他都要設計一個桌面實驗或者一個玩具,在餐廳里、花園中,向人們展示。在家人和朋友面前,他的每一次表演都大獲成功,人們感受到了數學、物理所揭示的大自然的驚喜之處。
後來,他在日常生活中尋找那些有趣的現象,並探尋其中蘊含的科學。
在時枝正提到的一個水流實驗時,他稱這個世界上99%的人都沒有注意一個現象:打開水龍頭,獲得穩定的細水流,讓手指沿著水流慢慢抬向水龍頭,會發現水流起了層層「波紋」。這種現象實際上可以用表面張力完美的解釋。
人們習以為常的許多自然現象,仔細探究和設計總會發現其中的驚喜和魔力,這也正是時枝正的興趣所在。「我對那些由人類制定規則的遊戲不感興趣,我只對大自然制定規則的遊戲感興趣。」
在這段視頻中,時枝正告訴我們,一個被揉搓壓扁的紙氣球,為何能在兩手的拍打中恢復原狀。
在時枝正眼中,人類總是故意製造一些難題讓他人破解,這並非如他所願,他希望所有人能夠一起合作,在自然界中找到真正優秀,並且令人驚訝的事物,然後去理解它們,這其中不應該有人為製造的困難,不應該加入任何額外的規則。「孩子和科學家應該可以分享來自於大自然的、同樣的驚喜。」
所以,在玩具店買到的東西,對於時枝正來說並不是玩具,因為這意味著已經有人為它設計了用途,孩子們只能按照那種方式來使用它。他甚至認為,如果購買那種非常複雜的電子玩具,某種程度上,還就成為了那些產品的奴隸。「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對玩具本身並不完全感興趣,而喜歡一直玩包裝紙和包裝盒,」時枝正說,「因為小孩子用自己的主動性和想像力,讓這些東西變得有趣。」
※張首晟談天使粒子:問能不能得諾獎不合適
※智商可能沒有你認為的那麼重要:與成就相關性並不大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