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她險些被母親放火燒死,30歲才走出陰霾:家庭教育對女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她險些被母親放火燒死,30歲才走出陰霾:家庭教育對女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點擊上方即可收聽主播 

天歌

 

朗讀音頻


更多音頻可在喜馬拉雅搜索:

遇見張小嫻





前幾天跟朋友看《狗十三》,她說電影中好幾個情景能讓她想起自己的小時候。家長們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過分天真的卻是大人,很多時候他們傾向於簡單粗暴的管教,不會試圖理解孩子們內心的「小世界」。


 


張雪迎飾演的李玩是一個十三歲的少女,父母離婚,長期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住,父親再婚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家裡人怕她不接受,就先瞞著她,父親還討好似的送給她一隻狗(後來,李玩為它取名叫愛因斯坦)。







李玩的父親生意很忙,只能象徵性地關心她的成績。他不會問她最近讀什麼書,喜歡什麼電影,想要報什麼興趣小組,而是只聽班主任的建議讓她改成並不擅長的英語興趣小組,並報名參加英語演講比賽。就是父親的這個主觀干預,

讓李玩在班主任面前感到自尊受挫。




而最難堪的是,她被迫參加了英語演講,講到一半時有些忘詞,說得磕磕絆絆,台下好多人看著。我相信那一刻,她應該十分後悔為什麼沒能阻擋父親幫他改簽報名表。如果可以,她就只是想好好學物理,好好讀《時間簡史》,根本不想參加什麼英語演講!


 


真正令家庭矛盾爆發的是,爺爺帶著狗去買菜,沒栓狗繩,愛因斯坦走丟了。性子有些急躁的李玩不依不饒,不顧一切想要找回小狗。







爸爸本來就忙於工作,不想花心思在這種事情上,繼母希望能讓自己生的兒子名正言順在家裡過個生日,所以,也想息事寧人。



真正替她著急的是爺爺奶奶,他們擔心李玩的情緒,一個出去給李玩送外套的時候扭傷了腳,一個常年不出家門,為了找孫女一出門竟迷了路。


 


李父在整件事中的表達,是典型的中國式父親






他看到李玩拿著啤酒瓶晚歸一下子怒火中燒,先是直接把李玩握瓶子那隻手撞到門上,碎片直接扎傷了李玩的掌心,後來又推搡著她跟自己去找迷路的奶奶,等接到人,回了家,他的發作仍未消止,一邊數落李玩不懂事,害爺爺奶奶受傷,一邊捏住女兒脖子、扇她耳光。




等到李玩忍受不住、道歉、逃到洗手間用水沖洗身體時,還能看到胳膊上青紫的淤痕。






李父的主張是,我打你是為了你好,等你長大了就懂了。




可李玩的直接感受是,

我只是想找到被你們弄丟的狗,就要忍受這樣一頓揍。這哪裡是為了自己好,不過是想讓她不再折騰,變成一個溫順的、沒有個人意識的乖女孩。


 


電影的最後,李玩收斂了任性,變得像個懂事的大人。她被馴化了,不再有太多自己的鋒芒的稜角。同時,她也失去了自我。





李玩若無其事地

吃起飯桌上的狗肉




在看到她明明重新遇到了愛因斯坦也不願相認的那一刻,我知道,

她不希望自己喜歡的狗回來,跟她一樣生活在一個嚴格的、一生氣會威脅她要把狗送到狗肉店的家庭。這就是她所能傳遞的「愛」。





當然,不止是中國的家庭教育有對女孩成長上的缺失,國外也會有類似情況。我在看蓋爾·霍尼曼的新書《艾莉諾好極了》時,也有類似感受。



 


女主艾莉諾正值我們總會談及的「三十歲」。




她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九年會計,她沒有手機,基本不上網;不主動和同事聊天;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視節目;一個人待在家裡喝酒。她會和自己的盆栽講話,覺得自己只需要最低限的照顧和關注。




但大多數時候,人們還是在背後說她:怪咖、奇葩、神經病。







她並非不需要朋友,艾莉諾成年後的封閉和深陷抑鬱症的折磨,其實是受小時候家庭的影響。



 


艾莉諾的媽媽曾遭受過強暴,獨自撫養艾莉諾和小女兒,但她並沒有從傷害里走出來,只是外人看起來很好。她會責罵、虐待兩個女兒,挑剔她們的舉止,說她們不夠好、不夠美麗、優秀,讓她們感到自卑、羞愧。


 


等到艾莉諾十歲那年,她媽媽把她和妹妹綁在家裡,一把火要燒死三個人。她中途醒了過來,奮力逃了出去。但很遺憾沒能救出年僅四歲的妹妹。







自此之後,她生活在不同的寄養家庭,從來不會主動爭搶什麼,更不會特別親近某個人。


 


成年後的艾莉諾也沒有擺脫家庭帶給她的影響,不自信,怕人群,完全不懂日常社交,經常做一些令人不適或忍俊不禁的事。而那些在她看來是對的,是媽媽教的。


 


她是那場大火的倖存者。她一直心存愧疚,為什麼沒能照顧好四歲的妹妹?也不知道如何面對跟媽媽之間的關係,總將問題攬到自己身上,覺得是她不夠好,所以媽媽才變壞。







所幸,艾莉諾在她三十歲時,遇到了雷蒙。一個願意跟她參與派對、陪她喝喝咖啡、送給自己同樣遭遇過火災的格蘭(一隻貓),一個被她視為「有點奇怪」其實是無比親切的朋友。


 


當艾莉諾一次次落淚、傾訴、打開心扉時,就像在經歷一次遲到二十年的清創,把流膿、腐爛的傷口消毒、殺菌、抹上療效出眾的藥物。


 


她終於說:「最近我開始明白,她……

她這個人就是壞,她才是壞的那個。我不壞,也不是我的錯,不是我害她變成壞人的,即使我不想和她扯上關係,我對她所做的事情覺得悲傷憤怒——不,是暴怒——我也不會因此變成壞人。


 


說出這些話的艾莉諾已經放過了自己,也不再想藉助某個並不了解的人修正自己的人生。








但很多女性並不知道自己身上的問題並不是自己的錯,而是源自家庭教育。她們會一次次追問自己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可又無能為力。

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像艾莉諾那樣解決或釋懷,還會延續給下一代身上。



 


《中國青年報》一篇報道中,中國少兒出版集團少兒研究室主任徐國靜曾因工作關係做過一些調查。




她自己也是一位17歲女孩的母親。

徐國靜走訪了全國20多個城市,調研家庭教育問題,在跟眾多母親接觸後,發現孩子的問題大多源自媽媽。


 


「孩子的心理障礙、情感欠缺、人格扭曲等問題,很多源自家庭中母愛的扭曲和教育不得法。中國孩子目前最缺少同情心,這跟母愛的不正確有很大關係。母親不經意在孩子心中埋下的仇恨、敵意的種子,在青春期會以各種形式爆發出來。」


 


在跟孩子的交談中,她發現有的小孩本身很有幽默感、愛學習、喜歡闖蕩世界,但他的母親不覺得這是「本事」,這令孩子很痛苦。







也會有人告訴她:





我最怕我媽不滿的眼神,我總讓她失望,不是我成心氣她,是她無孔不入地提要求。

比如她打來電話,我的聲音要是不響亮,她馬上不滿。她下面要說的話和一臉怒氣我都能想像出來。她痛苦的眼神和不滿像一盆盆污水,劈頭蓋臉朝你潑過來,不分場合地點,讓你覺得對不起她,那可真是一把看不見的軟刀子,扎著你,讓你流血但不敢喊疼。」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需求並不了解,只是按照自己的方法要求小孩。但坦白說,

這就是不尊重小孩,並沒有把她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而是將她視為自己的附屬品

。所以,他們會用打罵孩子、逼迫孩子的方式,讓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而我想要告訴那些受到「家庭問題」傷害的孩子,不要一定認為大人(父母)就是對的,所有人都可能會因為想法不同、教育理念不同、個人性格不同、甚至立場不同,而與你的選擇不同,也從而不要把他們扣在你身上的問題背負一輩子。


 


我們這一代的父母,有人覺得「棍棒底下出孝子」,有人遵循「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有人把「素質教育、解放天性」掛在嘴邊,

但每個孩子是不同的,需要在實踐中做出調整。單一的教育理念很容易適得其反。




所以,有人把從未挨過一巴掌當作幸運,有人則從小吃了不少苦頭;有人嬌生慣養,進入社會後反而處處碰壁。


 


《奇葩說》里,傅首爾說她從小就被媽媽要求一定要「優秀」,於是她的人生也就只有這兩字,這中間失去的快樂和青春里的不甘,只有她自己知道。







馬雲談創業時說,學習好的人到處有人要,學習不好的沒人要才會去創業,有的人天生就不適合學習,父母你把這個孩子暴打一頓,他還是學不好。但是,學習不好,並不見得一無是處。


 


我總覺得,很多問題存在了,可能沒有辦法再向父母(家庭)追溯,但我們也需要清醒地明白,那些問題的製造者不是你,你無需愧疚。所要做的是認真面對當下的生活。像艾莉諾那樣,走出家庭帶來的傷害,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我很喜歡徐國靜對女兒的期望,她說:「一生能有自己的追求,追求的過程又是快樂的;有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有自己喜歡做的事。至於她能達到什麼程度,我不強求。」







正在讀本文的你也一樣啊,不管是否在家庭教育中受過傷害,都希望你有個快樂的追求,能獲得幸福,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並延續下去。




互動話題


父母是否按照你想要的方式來愛你?你們彼此為此做過哪些努力和嘗試?




全球好物清倉節



進店先領

121.1元

紅包福利




囤貨專區,


滿減折扣再升級!




還有

Dior聖誕限定

已經上架


限量首發,享官網價

85

折!




▼點擊搶購,進入雙12活動專場!▼





本文經

遇見張小嫻?

原創發布,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沈十六,青年作家,《哲思》雜誌彩版專欄作者,已出版《努力,是為了不辜負自己》。公眾號:十六赫茲,ID:xie-shenshiliu


▌主播:天歌,電台主播,聲音工作者。願以聲音帶給你溫暖與真實。


註:本文配圖來源於網路。本平台所使用的圖片屬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相關權利人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協商授權事宜。



如果喜歡就轉發到朋友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張小嫻 的精彩文章:

女人的適婚年齡不是25歲,也不是35歲
穎兒,張雨綺,楊紫都為這事拼過命

TAG:遇見張小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