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寶級文物秦兵馬俑竟是「批量製作」
作者:M·辰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秦始皇帝陵,秦王嬴政之陵墓,坐落於驪山北麓(今陝西省境內),始建於公元前246年。
「秦始皇」的由來:嬴政統一六國後,自認為德高三皇、功蓋五帝,因而自稱「始皇帝」(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
嬴政在繼位之初便開始著手為自己修建陵墓,至其統一六國後,陵墓的修建規模隨之加大,並最終成為中國歷代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埋葬最為豐富的一座帝王陵。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
(秦始皇帝陵兵馬俑一號坑)
秦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強國,擁有戰車千乘、騎兵萬騎、步兵百餘萬,秦始皇便是憑藉著這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以及雄厚的財力,以摧枯拉朽之勢完成了兼并六國的統一大業,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制帝國。
秦始皇兵馬俑——秦始皇在二千年前留下的龐大的地下軍團,正是秦國龐大軍隊的一個縮影。其宏偉壯觀、氣勢磅礴的軍事陣容,將大秦帝國的強盛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麼,如此龐大的兵馬俑軍團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它們又為何千人千面、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兵俑?
今天,就請小夥伴們跟我一起去探探——國寶級文物秦兵馬俑鮮為人知的製作方法。
(由碎片拼合而成的陶俑)
迄今為止,秦兵馬俑已出土的陶俑、陶馬約7000餘件。人們在秦始皇陵遺址博物館所看到的英姿威武、筆直挺立的兵馬俑就是這些出土陶俑、陶馬中的一部分(本文重點說陶俑,陶馬略)。
然而,人們所看到的這些腰板筆直的陶俑並不是它出土時的真實樣貌——大部分陶俑在出土時是上圖中那副支離破碎的樣子。這些碎片經過專業人員大量細緻的研究工作,它們被一一編號、比對、拼合、修復,最終成為一尊昂然佇立的兵俑。
(陶俑碎片)
碎片化的陶俑雖然給修復工作帶來了極大的難度,但也為研究人員破解陶俑的製作工藝提供了條件——根據對陶俑碎片的研究分析得出:
一尊陶俑由三個部分組裝而成:俑頭、手臂和軀幹。例如上圖中,由陶俑碎片所提供的信息可推測出俑頭與身體的連接關係。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
俑頭與身體的連接關係清晰可見(圖片來自秦始皇陵官方出版物)。
從俑頭和身體的連接關係中可以看出俑頭是單獨製作的。
俑頭的製作:
俑頭先以模具製成初胎,再堆泥貼接耳朵、髮髻、髮辮等,然後進行五官的細部刻劃。
五官是在模製的基礎上再經過精心的雕刻與修飾來完成的,以表現人物不同的性格與心理特徵。俑頭雖是模塑結合,但經過細部的雕飾後,模製的痕迹已經淡化,很難再找到兩個完全相同的面容。再加上俑頭的模具中有許多不同的臉型,因此看上去每一個俑頭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神采與活力,因而有了「秦俑千人千面」之象。
(圖片來自秦始皇陵官方出版物)
雖說「秦俑千人千面」,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出許多人有著出自同一模具的臉型。
(本文圖片由作者拍攝,版權作品)
(手臂碎片)
以同樣方式,分別製作出陶俑的手臂與軀幹(大身)。
之後,將已製作好的俑頭、手臂與大身組裝套合在一起,完成陶俑的大型;將製成的陶俑大型陰乾,然後入窯焙燒,焙燒溫度約為1000度;陶俑出窯後,再一件件分別手繪彩繪,最終完成陶俑的製作。
總結,陶俑的製造方法:塑模結合、以塑為主,輔以細雕(刻)與修飾。
TAG:走遍世界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