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蔣校長 | 卡達「退群」,歐佩克會迎來命運的終結嗎?

蔣校長 | 卡達「退群」,歐佩克會迎來命運的終結嗎?


11月初,有媒體報道,受政府資助的沙特頂級智庫阿卜杜拉國王石油研究中心正在研究OPEC解散可能對石油市場的影響。






此消息一出,「沙特有可能退出歐佩克」的傳聞立刻甚囂其上。




作為歐佩克的實際領導者,以及該組織中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的產量佔比約三分之一),沙特一旦退出,對歐佩克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而就在12月3日,隨著

卡達決定於2019年1月1日正式退出歐佩克

,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歐佩克,這個存在了近60年的「龐然大物」,其命運是否會迎來終結,亦成為了無數人為之關注的焦點話題。






說實話,對於歐佩克的未來,我個人並不看好,原因如下:




首先,曾經的平衡已被打破,歐佩克的生存環境正變得越來越惡劣。



作為工業的「血液」,石油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在1950年-1973年期間,由於西方的人為干預,

油價被壓的很低,平均每桶約1.80美元,僅為煤炭價格的一半左右。




面對這種情形,眾多飽受剝削和欺壓的非西方產油國,自然不願坐以待斃。




於是,1960年9月,在沙特等國的牽頭下,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正式成立。






如果說最開始的歐佩克,僅僅是一個商業組織,那麼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後,隨著歐佩克把石油當作武器,重創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國家,

歐佩克

隨之

變成了一個對國際格局擁有舉足輕重影響力,且兼具經濟和政治屬性的超級組織。




不過如此一來,問題也就來了。


  

1973年,因歐佩克禁運所引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給眾多西方工業國所帶來的衝擊不可謂不嚴重,幾乎所有工業化國家的生產力增長都明顯放慢。1974年,世界幾大主要工業國的經濟增長率更是「慘不忍睹」,其中,英國為-0.5%,美國為-1.75%,日本為-3.25%。







毫無疑問,

當時的歐佩克,已然成為了西方的最大威脅之一。

而面對威脅,西方的那些「老流氓們」,從來就沒手軟過。




雖然歐佩克可以把石油當作武器,但不論是自身的政治能量,還是軍事能量,顯然都不足以跟當時的西方相抗衡。




換言之,

如果西方真要存心搞垮歐佩克,根本沒有難度。




我相信,當時的歐佩克對這點亦心知肚明,但其同樣清楚,西方肯定會選擇妥協和讓步,所以才會有恃無恐。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美國為了保證自己的貨幣霸權,開始讓石油成為美元的錨定物。如此一來,歐佩克的配合就變得不可或缺。




而在冷戰局面已經形成的背景下,對歐佩克進行打壓顯然不是什麼好主意,否則一旦逼迫太甚,歐佩克倒向蘇聯並非沒有可能。




所以對歐佩克來說,當時的國際格局帶來了一個很微妙的平衡,即只要歐佩克不倒向蘇聯,並願意為美元霸權服務,那麼美國就會對歐佩克的一些「過分之舉」予以容忍,而

有了美國這個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老大哥」撐腰,歐佩克自然可以高枕無憂。




但隨著蘇聯解體,這種微妙的平衡隨之結束。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伊拉克戰爭。




2003年,在伊拉克戰爭正式打響前,中東爆發了前所未有的反美浪潮,就連一直追隨美國的沙特,亦罕見的站出來嚴正反對美國對伊拉克動武。




可結果呢?




美國依舊我行我素,對伊拉克照打不誤。而曾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大放異彩的歐佩克,卻是如同隱身了一般,

根本沒有作為。







事實上,明眼人都清楚,

不是歐佩克不想出招,而是根本不敢。

因為沒有了蘇聯的掣肘,美國就是世界的頭號霸主,誰擋他的路,誰就會死無葬身之地,歐佩克也不例外。




如果說冷戰的結束,讓歐佩克失去了跟美國討價還價的底氣,那麼美國解禁石油出口,就是為歐佩克敲響了末路的喪鐘。




原因很簡單。美國作為一個「石油出口新玩家」,他的入場,必然大幅擠壓其他產油國的市場份額。而為了保住自身的市場份額,其他產油國只有兩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薄利多銷,用價格優勢來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




第二條路:放棄美元結算,允許買家用本國貨幣結算。




而上述這兩條路對歐佩克來說,恰恰是根本走不通的絕路,因為它只要敢走這兩條路,美國必然第一時間對其進行發難。




所以我們看到了。2017年,當國際油價因美國石油大量出口,以及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而萎靡不振時,在沙特的倡議和帶領下,歐佩克最終出台了減產協議,以穩定油價。







而減產協議的實施,雖然穩定了石油價格,但

歐佩克成員國亦因減產而失去了大量市場份額。




毫不誇張的說,美國能一舉超越俄羅斯和歐佩克,讓自身的石油出口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歐佩克的減產協議居功至偉。




但對歐佩克裡面的那些中小產油國來說,這個結果可就要命了。




沒有了市場份額,他們以後吃啥喝啥?沙特家大業大,損失一點市場份額不算什麼,可其他成員國受不了啊!




看到這,大家想必已能明白

卡達為何要退出

了吧?




說白了,隨著油價再次暴跌,沙特又要搞「減產協議」了,而這一次的減產,人家美國依舊不會參加。換言之,從某種意義上說,

沙特這次操作,就是在通過犧牲其他歐佩克成員國的石油出口市場份額,向美國定向輸送利益。

卡達的判斷是:天然氣將進一步替換傳統化石能源。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對自己的原油產量不值一提,但卡達卻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商。







誰再跟著沙特干,誰就是大傻子!




有些網友要問了:「俄羅斯不是也嚷嚷著要減產嗎,難道俄羅斯也是傻子不成?」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俄羅斯雖然也減產了

,但在實際操作中,

由於從前的庫存量非常大,所以並不影響其對出口市場的搶佔

,具體情形可參考俄羅斯2017年的石油出口數據。(實際上,俄羅斯2017年的石油出口增長了1%)




俄羅斯能靠著「文字遊戲」耍流氓,歐佩克裡面的那些中小產油國行嗎?







因為跟沙特的關係早就掰了,卡達退出歐佩克自然沒什麼顧忌。至於其他歐佩克成員,尤其是那些依舊願意接受沙特領導的中東產油國,雖然目前還看不出什麼,但未來又有誰說的准呢?




常言說得好,

「因利而聚之,亦必因利而散之」

。當歐佩克不僅無法維護各成員國利益,反而不斷損害各成員國利益時,這個組織怎麼可能不走向終結?




其次,歐佩克對沙特來說,正變得越來越雞肋。




作為歐佩克的實際領導者,歐佩克過去給沙特帶來的,除了豐厚的經濟利益,更有著實實在在的政治權柄。




毫不誇張的說,沙特能在中東屹立不倒,並且活的異常滋潤,歐佩克功不可沒。




但正所謂「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歐佩克雖然給沙特帶來了諸多好處,但同樣給他帶來了諸多敵人和麻煩。




所以對沙特來說,他還會不會繼續戴這頂「王冠」,關鍵就在於這頂「王冠」日益增加的「重量」會不會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先來看經濟層面。




2017年,雖然沙特通過歐佩克達成了「減產協議」,讓油價保持了穩定,但在俄羅斯和美國不買賬,尤其美國大力增產頁岩油的情況下,油價的漲幅十分有限。




受此影響,沙特經濟2017年的表現非常糟糕,經濟增長率僅為0.1%。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甚至因此做出預測,如果油價持續低迷而沙特又拒絕經濟轉型,未來5年內沙特可能破產。







由此可見,歐佩克對沙特經濟的積極意義,已然大不如從前。




再來看政治層面。




在政治層面,歐佩克對沙特最大的意義,就在於沙特可以憑藉對該組織的主導,令其他國家,尤其是那些工業國對他「投鼠忌器」,進而為自身謀求福祉。




但正像我前面所講,

從蘇聯解體的那一刻起,沙特的最大護身符,便已不再是歐佩克,而是對美國的服從和配合。




至於歐佩克,則悄然變成了美國手中的一個重要工具,而沙特,就是那個頂在前面的傀儡,各種「黑鍋」亦只會由沙特來背。




舉個簡單例子。




為了配合美國的「伊朗石油出口清零計劃」,原本於2017年實行「減產計劃」的歐佩克,卻是在沙特的主導下突然來了個180度大拐彎,於2018年7月開始增產石油。







理論上,這麼做沒有問題,但這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伊朗的石油出口真被削弱了,那些原本購買伊朗石油的買家確實需要其他渠道來填補需求。




如果沒有這個大前提,那麼貿然增產石油的結果只會是——

供大於求,油價暴跌!





從近期的原油價格暴跌情形來看,沙特的「一意孤行」,已然帶來了災難性後果,這一次,不僅把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狠狠坑了一把,更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極大的不確定性。




如果新一輪的世界經濟危機,真是由此拉開大幕,那麼我相信,歐佩克一定會成為那隻「替罪羊」。




大家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




今年5月下旬,美國重新將《反對「石油生產和出口卡特爾」法案》(No Oil Producing and Exporting Cartels Act-NOPEC)提上了議程。

如果該法案在國會獲得通過,那麼將從美國的法律層面結束對歐佩克組織的「主權豁免」保護。




很顯然,這個法案就是美國為歐佩克量身定做的「個人服務」。如果歐佩克不願聽從美國的「善意」勸諫而把事情辦砸了,那麼這個法案就是對歐佩克最好的「獎賞」。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

卡達此時退群,等於提前把自己摘了出來

,這未嘗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另外,歐佩克的內部矛盾,亦是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帶領這樣一個滿是內憂外患的組織前行,沙特的難處可想而知。




有些網友或許要問:「按照你的分析,歐佩克豈不是要玩完了?」




如果沙特此次不是故弄玄虛,而是真的要退群,那麼歐佩克確實會完蛋。




這可能嗎?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歐佩克雖然對沙特越來越雞肋,但想要退群沒那麼容易,因為他不過是傀儡而已,根本不能為自己做主,只要美國這位幕後大Boss不點頭,沙特就只能繼續硬著頭皮領導歐佩克。




此前的「退群傳言」,恐怕更多是為了跟美國討價還價,比如「卡舒吉事件」的最終處理結果。







由於美國還需要歐佩克站出來配合他的一系列行動,比如針對伊朗,所以短時間內,沙特不會退群,歐佩克亦不會迎來終結。




但可以預見,在被邊緣化越來越明顯,以及自身處境越來越惡劣的情況下,如果歐佩克還是現在這個發展狀態,那麼未來的歐佩克註定會轟然倒下。而只要全世界還對石油有著強大的需求,那麼在歐佩克的屍骸上,一個更加公平,更加優秀的新組織,必將應運而生!







精彩推薦

蒼主任:「美國,我和你結束了,哥烏恩」

風博士:還是大毛猛,上來就干,烏克蘭一下子三分之一新銳軍艦沒了


平教授:洋麵包也能吃出優越感?別被5000年文明瞧不起

方敏:小鮮肉衝鋒,老太太扇風,美歐這個梁子算是結下了

金不換:這個敵對對中國的國家總統 快給特朗普跪下了

高得道:咳咳,咱們聊聊一個讓中美都頭疼的地方,槍炮在這不好使


小邪:安倍又要租熊貓?說一說那些年這個征服世界的國寶




大國博弈,時政解析,每天在此開「蔣」



長按上方二維碼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洞察 的精彩文章:

被俄羅斯「欺負」成這樣,歐美都不幫,烏克蘭真悲劇了
全非洲地位最高的人,連警檫都不敢動他!有一項至高無上的權利!

TAG:環球洞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