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技術層面講,如今的iPhone還能吊打其他手機嗎?
自iPhone誕生之日起,他們就走了一條絕對精品主義路線,雍容華貴、價格高昂,十年帝國長盛不衰,其中,固然有喬布斯的粉絲文化和庫克高超供應鏈管理的作用,但究其根本,還要回歸到iPhone領先競爭對手一大截的技術上,正因有如此基礎,才逐步衍生出蘋果的飢餓營銷、霸王條款和強勢的供應鏈管理,但經過十餘年的追趕,各路手機廠商正在無限迫近 iPhone手機,畢竟,技術的移轉一直都是非常自然而迅速的,這種移轉不止於通過模仿和抄襲,還有手機人才在企業間的流動,說白了,蘋果斷斷續續的離職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其他手機製造商的成長,加之,硬體創新總會出現停滯,大家在技術上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直到消失,或者於錯綜複雜的狀況中,相互學習。
顯然,蘋果上一次在技術上實現飛躍的機型應該是iPhone X,這款手機雖然銷量不如預期,但卻採用了大量黑科技,特別是留海屏幕和Face ID功能更是耗費蘋果工程師大量的心血,怎料消費者並不買賬,畢竟,價格實在太不善解人意,或許,我們可以拒絕高售價下的iPhone,但依舊欣喜於蘋果創新型的技術,任何技術都有望引領世界。
iPhone X,集蘋果手機技術大成者
現在,消費者對於智能手機有了更高的期望,大家希望它們能成為身體的一部分,社交、支付、學習、遊戲、購物統統都交給智能手機,而製造商對於智能手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賺取手機利潤之外,他們更希望把手機作為一個平台,比如成為流量入口、搭配自己的軟體服務一起售賣,自然地,一些有品味的企業,還希望藉助手機平台推廣自己的黑科技,要知道手機硬體只能賺一次的錢,而技術和專利則可以賺很多次的錢。
相信熟悉蘋果手機的人都知道,他們家的設計師都是完美主義者,而且都是一些貪婪的傢伙,自iPhone第一代開始,每年都會疊加新的技術,且從未放棄任何的老技術,比如iPhone5s加了指紋解鎖,以後全部的手機就必須要有這個功能,而從iPhone7有了防水功能以後,所有的新手機就必須要有防水功能,當iPhone X添加了Face ID之後,三款新iPhone就必須要有這個功能。對於外行人來說,這種做法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每年都要疊加新功能,手機卻越來越薄,越來越精緻,如此兩頭懟的要求,幾乎要把工業設計師傅給逼瘋了,但他們都搞定了,不僅設計出A系列超高容量的處理器,還創造性地採用雙層PCB板,把所有晶元都壓縮到一塊更小的面積上了,於是,工業設計師、機構設計師在蘋果是地位最高的一群人,當然,他們在整個宇宙中也是地位最高的,沒人敢惹。
基於「疊加永無止境」的設計理念,iPhone X應該是集合蘋果技術於大成的手機,畢竟,iPhone Xs之類的手機只是把屏幕搞得更大一些,而且它所攜帶的技術基本上Copy上一代產品,沒有辦法給人帶來黑科技和眼前一亮的感覺。
事實上,iPhone X作為蘋果手機十周年紀念款,絕不能只在銷量上來理解之,據說這款手機整整花費了3年的時間才最終研製成功。早在2013年,蘋果就收購了以色列3D感測器公司PrimeSense,2015年又收購了專精於面部捕捉的Face Shift,又經過兩年的整合研發才最終研製出讓人眼前一亮的Face ID功能,專家說,這是一項領先Android陣營至少兩年的新鮮功能,非常之複雜,包括一整套由紅外攝像頭、泛光感應元件和點陣投影器等組成的「原深攝像頭系統」,還有獨一無二的仿冒技術,蘋果為每一個Face ID都寫入唯一的身份,與自己的機身配對,把一部分設計融合到手機其他零部件裡面,也就是說,即便是有人模仿了Face ID功能,或者類似的產品,它都沒有辦法非常順暢地使用該技術,畢竟,手機零部件千變萬化的零碎設計誰也模仿不了,此外,蘋果在Face ID中還嵌入了注視感知技術以及為應付容貌變化的內置於A系列晶元的神經網路引擎技術等等。如此複雜的技術不單讓競爭者無從模仿,也讓自家供應商的良品率非常不理想,去年大概九十月份的時候,整個iPhone產業鏈都桎梏於Face ID的產能,陷入停滯。
總之,外行看外觀,內行或許也看不懂蘋果的內置設計,但不可否認的是,蘋果的技術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在吊打其他製造商的,當然,如開篇所述,Android陣營經過十餘年的發展,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大家的差距正在被無限縮小,有些技術甚至已經領先蘋果,比如快速充電技術,Vivo可伸縮攝像頭設計,還有華為電梯的信號捕捉技術。
品質和系統,蘋果吊打對手的終極大招
無論消費者如何吐槽,說iPhone手機創新乏力,說其售價太高,自己作死自己之類的,說其太過於個性化的設計,遭人憎恨等等,但誰也不能否認的是,iPhone手機一向是非常精緻而漂亮的,真得如藝術品一樣傲立在櫃檯中,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品質非常過硬,硬到無法想像。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蘋果有強大的設計團隊,這是喬布斯的遺產,蘋果有著強大的供應鏈管理團隊,這是庫克的財產,同樣,蘋果還有著非常強大的品質團隊。
平心而論,品質團隊的審美性不如設計團隊,甚至趕不上供應鏈管理者,畢竟,供應鏈上動輒上百億的生意,讓人覺得非常拉風,但是品質團隊必須是一些「意志非常強大」的人來擔任,因為品質的要求,會惹得設計者抱怨,他們的設計需要滿足各種殘酷的測試,稍不留神,就如同GATA的藍寶石一樣,碎了一地,同時,供應鏈上的人也非常討厭過於嚴苛的品質要求,將其稱之為「品質過剩」,這個詞兒不僅會引發負面情緒,更要消耗掉大量的成本,一個零部件明明只有一點點碰傷,肉眼幾乎看不到,但按照品質要求,它們就是報廢品;任何一個零部件都要經過數十次地反覆測試,優中選優,而最終的成品手機則同樣要經歷「千刀萬剮」的殘酷考驗,方能最終出貨,這些操作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手機製造的成本,但也正是這些操作,使得iPhone手機的質量一直是杠杠的,而且整個產業鏈也在經年累月地升級自己,以滿足蘋果最嚴苛的品質要求,活下來的,都是狠角色。
最後,iPhone手機能吊打Android陣營的,依舊是穩定如斯的iOS系統,他們把軟體和硬體完美地結合到一起,運行流暢而穩定,而封閉式伺服器又避免了碎片化和惡意軟體攻擊,事實上,蘋果永遠可以吊打同行的,或許只有系統,這實在是一個殺手鐧。(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抽成30%+10天賬期!蘋果的霸王條款還能持續下去嗎?
※索尼吃的虧還少嗎?為何這次又推出非標準屏幕手機
TAG:康斯坦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