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科技巨頭不再是香餑餑?亞馬遜第二總部落戶紐約 當地人不買賬

科技巨頭不再是香餑餑?亞馬遜第二總部落戶紐約 當地人不買賬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來源 / 硅兔賽跑(ID:sv_race)

騰訊科技&硅兔賽跑 聯合出品

作者 / 馬斯卡彭

歡迎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關注科技頁卡,查看更多科技熱點新聞

亞馬遜做過一個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其在西雅圖的投資為該市的經濟帶來了至少380億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亞馬遜在西雅圖投資的每一美元都能為該市整體經濟帶來了額外的1.40美元。

11月26日的早晨,位於紐約曼哈頓西34街的亞馬遜書店來了一群不速之客——約莫50到75位來自紐約當地的居民,來到書店內大聲抗議亞馬遜。他們的理由是:亞馬遜「入侵」了紐約!

此前的一周,亞馬遜宣布將在紐約州的長島市和北弗吉尼亞的阿靈頓水晶城地區分別建立辦公樓,並為兩座城市分別帶來25,000個工作崗位。

市政府對這一決定自然歡欣鼓舞,新的工作崗位意味著額外的稅收和GDP。可當地居民卻不幹了。紐約人認為亞馬遜的到來是給擁擠的大蘋果城雪上加霜。於是一群人自發組織來到了書店內,舉著重新設計過的、畫著「哭臉」的亞馬遜快遞盒、以及標有「amazon causes」口號的快遞盒,大聲抗議。

美國東部的紐約人想把亞馬遜趕走,西部的舊金山人也在抗議另一家科技巨頭——谷歌。今年三月,美國舊金山的當地居民和一些流浪漢自發組織,將路邊的共享電動滑板車堆積在馬路中央,阻擋了谷歌接送員工的巴士。

抗議者頗有儀式感:他們舉著一面標有「Techsploitation is toxic」的橫幅,人肉擋在谷歌巴士前。他們還齊刷刷地穿著白色的防護服,帶著防毒面罩或者口罩,表示自己不願受科技毒害。此次抗議並非針對谷歌這一家,而是對科技公司擴張而導致的當地房價上漲、流浪漢橫行等問題表達不滿。

一場美國「原住民」和科技巨頭之間的衝突,正在不斷升溫,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科技公司成為香餑餑

如今的美國人生活在一個離不開智能手機、搜索信息上谷歌、認識朋友加臉書好友、出門打車叫Uber的科技至上時代。標普500的前五大市值公司清一色是科技公司,占標普500總市值比例達到14.9%。2009年3月至今,谷歌、微軟、蘋果和亞馬遜的漲幅分別達到5.8倍、6.2倍、13.4倍和20.7倍。

伴隨著營收增長和業務擴張,科技公司開始迅速膨脹,開闢了除矽谷和西雅圖以外的其他辦公地區。蘋果正在計劃在美國北卡羅納州建立一個新的辦公園區,招募10000名新員工;谷歌也將會在紐約的聖約翰碼頭購買或租賃13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空間,招募10000名新員工。

亞馬遜則在去年的9月宣布他們要建立第二個總部,並為最終的中標城市帶來50億美元投資額和大約5萬個工作崗位。亞馬遜總裁貝索斯聲稱:「第二總部」的地位和職能將和西雅圖平起平坐。

一時間,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238個城市前來競標,大到紐約、洛杉磯、華盛頓、芝加哥這樣的大都市,小到一些人口不足百萬的城鎮。

參選城市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如果能吸引亞馬遜這樣的科技巨頭,其利潤可不只是賬面上的50億美元投資和5萬個工作崗位。亞馬遜做過一個統計,從2010年到2016年,其在西雅圖的投資為該市的經濟帶來了至少380億美元的收入,也就是說:亞馬遜在西雅圖投資的每一美元都能為該市整體經濟帶來了額外的1.40美元。

亞馬遜西雅圖總部

亞馬遜還表示,其西雅圖總部的投資已經為該城市創造了53,000個額外的工作崗位,為非亞馬遜員工增加了170億美元的個人收入。

更重要的是,亞馬遜的到來極有可能改變一個城市的基因。以西雅圖為例,這個許多年都以伐木為生的小城市,因為吸引了微軟和亞馬遜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科技之城。在過去的5年里,西雅圖兩次當選美國發展最快的城市。

不僅僅是西雅圖,許多科技公司和城市之間都形成了「總部效應」,即整個城市圍繞著一家科技巨頭轉。另一個典型的例子是高通和總部所在地——聖地亞哥。當年在聖地亞哥的一件小客廳創立的高通如今已經成為半導體領域的科技大佬,而為了回饋聖地亞哥,高通也做出了不少努力:為學齡兒童贊助機器人課程,為年輕人提供博物館會員資格補貼,並為當地警方籌集資金。

而在不久的未來,隨著以人工智慧賦能的智慧城市技術的更新迭代,總部城市將在第一時間享受這種技術福利。比如,亞馬遜就首先在西雅圖建立無人超市Amazon Go;矽谷首都聖何塞也和當地科技公司尋求合作,積極推進智慧城市計劃。

美國城市的招募大戲

今年年初,亞馬遜從238個參選城市中篩選了20座城市進入第二輪,一場競標儼然成為了宮中選美大戲。為了能得到亞馬遜的「雨露」,各位「嬪妃」無所不用其極。

最務實的方法就是市政府出資或者減免稅款。比如,紐約州提供15億美元稅收抵免、5億美元的建設稅收以及累計超過1億美元的激勵政策。芝加哥提供至少20億美元的減稅優惠;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承諾為15年來所有亞馬遜地區提供100%的房產稅減免;邁阿密希望藉助佛羅里達州沒有州所得稅來吸引亞馬遜。

加州州長提出3億美元獎勵+10億美元稅收優惠、麻省的伍斯特市提出5億的稅收減免、新澤西州州長提出70億美元稅收優惠,誓用真金白銀拿下亞馬遜。

除了給錢之外,競標城市也使用其他手段來吸引亞馬遜的注意。紐約市在帝國大廈等地標建築樓頂亮起了「亞馬遜之橙」。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還表示,要將長島的新港溪更名為「亞馬遜河」,如有必要,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改為「亞馬遜·科莫」。

帝國大廈亮起橙黃色的燈光

密蘇里州的堪薩斯城市長在亞馬遜網站購買了1000件商品,並親自在商品評論中深情地細數了堪薩斯城的優勢。

最終,長島市和水晶城獲得了亞馬遜的青睞。但這並不代表其他城市的努力付諸東流。據外媒報道,這些城市依然有機會獲得亞馬遜的其他合作方案,比如在當地建立數據中心和貨倉等等。

美夢幻滅?科技公司入駐可能換不來理想的收益

然而,大型科技公司的入駐真能幫助大城市提振經濟呢?不見得。

最近,一份來自美國稅務政策中心的報告顯示,當政府以「經濟發展」的名義招募大公司時,這實際上會對當地經濟產生負面影響。

數據顯示,在一家大公司進入後,當地的就業人數變化基本上為零。當地政府只是得到了與以前相同數量的工作,卻以減稅的方式花了很多錢。

由於這筆錢必須在某個地方彌補,稅務政策中心發現大多數地方政府都傾向於削減公共援助計劃和提高銷售稅,而這兩者都對窮人產生了不利影響,從而最終傷害了應該享受福利的當地居民。

當這一情況發生在紐約時,當地人的不滿徹底爆發了。一位抗議者就表示:「我們感到憤怒的是,我們的城市將向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提供30億美元的稅收減免,然而我們自己的交通已經分崩離析了。」

令紐約人頭疼的不只是交通問題。首當其衝的房價上漲。紐約的房價在美國僅次於舊金山和聖地亞哥。當高薪的25000名亞馬遜員工進入紐約後,勢必會繼續哄抬紐約的租金和房價。

這也是科技公司入駐的「副作用」。下圖是美國自2000年以來的房價漲幅,顏色越紅漲幅越大。西海岸的房價上漲幅度最大,大多超過40%,其中聖何塞自2000年來房價漲了73.6%,舊金山則將近85%。

美國人均收入增長速度低於3%,通貨膨脹率為2.5%,但房價增長速度超過5%。美國房價中位數是27.5萬美元,而家庭收入的中位數是6萬美元。而在矽谷、洛杉磯、西雅圖這樣的大城市,房價中位數更是到了93.5萬美元、80.3萬美元以及82萬美元。

西雅圖也同樣受供房緊張問題困擾,人才源源不斷地朝西雅圖,導致當地的房價居高不下,房屋供給緊張,更加不用提為流浪漢們提供廉價房屋。從2015年到2017年,西雅圖的流浪漢數量佔比增加了44%。

西雅圖已經開始採取措施,市議會在今年三月通過了一條法令,要求在西雅圖工作的亞馬遜員工多交200多刀的稅,這樣西雅圖每年將獲得將近2000萬美元的稅款解決住房緊張問題。

但是,亞馬遜並不願意為這個問題背鍋。為了應對這一法令,亞馬遜威脅說他們可能將會取消在西雅圖市中心建造一個可以容納7000員工的新大樓。

當地人也擔心自己會和高薪碼農們形成巨大的貧富差距。這一情況在矽谷尤為明顯。以帕羅奧托為核心向外發散的地區,包括聖尼維爾、庫普提諾、山景城都是高薪員工和富人階層生活的區域,但來到聖塔克拉拉以及聖何塞以南,窮人的生活水平之低令人咋舌。

根據外媒報道,自1997年以來,矽谷的中產階級收入反而下降了14%,但是科技工作者的收入卻普遍增加了近40%。舊金山地區和聖何塞地區的貧富差距冠絕全美。以舊金山為例,在過去的30年里,平均收入前1%和後面99%的差距拉大了一倍多。

科技公司進入城市後,專家普遍認為會帶動辦公樓附近的經濟,比如餐館。但他們後來發現部分地區的餐館生意反而冷清了不少。不少科技公司由於自己會提供一日三餐,於是他們在市中心建立辦公大樓後,周邊的反而沒生意了。

同樣做不下去生意的還有一些周邊的小店鋪。大公司的入駐會哄抬店鋪租金,導致不少當地的中小店鋪被迫搬離

最後,美國科技公司近期的疲態也令人擔心。過去的幾個月,除了微軟堅挺以外,市值最高的幾家科技公司股價都遭受重創。受手機銷量影響的蘋果已經跌去了16%的股價,受困於用戶數據泄露和公關醜聞的Facebook自7月以來已經跌去了35%以上,亞馬遜股價在過去兩個月里最多損失25%。

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將會在之後延續。如果亞馬遜的發展不如預期,那麼新的擴建計劃也會打上折扣。到最後,爭來爭去,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科技公司的社會責任

其實,早在2013年,在舊金山東邊的奧克蘭就爆發了一場抗議。當地人阻擋在那些接送員工的巴士前,高舉旗幟抗議科技公司們毀了他們的街區和他們的生活。5年後,同樣的理由,同樣的事情,依舊在發生。這麼看起來,這場原住民和科技公司的衝突在短時間內也很難緩解。

這個問題已經在美國橫亘多年了:科技公司在高速發展之外,沒有意識到、或者故意去無視了他們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

在科技創新公司的血液里,責任是個聽上去特別虛無縹緲的東西。科技公司秉持著「我們產生技術,你們怎麼用是另一回事兒」的觀點,並不承擔產品和技術研發以外的後果。但隨著Facebook數據泄露和假新聞事件、谷歌YouTube上大量出現不適宜內容等問題的爆發,科技公司正在接受一個事實:他們需要承擔責任,而且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2013年,舊金山奧克蘭,抗議者攔截蘋果、谷歌等科技公司的通勤班車

在城市環境的問題上,科技公司正在摸索和試探他們的責任邊界在哪裡。像Facebook和谷歌已經開始籌建房屋,專門為他們的員工提供住宿。如果每家科技公司都這麼做,這一定程度上會緩解城市房價走高的趨勢。

且不論一家公司是否應該去主動這份責任,根據美國一家諮詢公司的研究,63%的美國消費者希望一家企業在社會和環境變化方面起帶頭作用;8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願意根據公司對社會問題的參與程度來決定購買產品或服務。

說到底,亞馬遜的員工們也希望在一個歡迎他們的城市裡工作,而不是一個整天抗議亞馬遜的環境里擔驚受怕。

近期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科技 的精彩文章:

嫦娥四號發射成功正前往月球背面 一文讀懂所有亮點
國產手機正在大踏步挺進歐洲

TAG:騰訊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