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火出口大排名:美國獨佔半壁江山 中國未能進入前三
瑞典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12月10日發表報告稱,2017年美國企業的軍火銷售額達2260億美元,佔全球銷售總量的57%;俄羅斯以近380億美元首次超過英國居第二,佔全球軍火銷售總額的9.5%;英國位居第三,佔9%。由於國際局勢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全球還有多處戰火正在燃燒,因此全球武器銷售已連續3年遞增,2017年已逼近4000億美元。
從軍事裝備對外出口的規模,我們可以從一個側面了解出口國的綜合實力。對於這些軍備出口國來說,軍售規模一方面是其科技實力、裝備水平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其國際政治地位的體現,可謂是一個可以量化的國家實力指標。
首先,軍售規模體現了出口國軍工科技和製造水平的高低。這點比較容易理解。軍火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涉及到採購國的國家安全和軍事實力,在採購時自然要選擇威力大、技術先進、能夠壓制或至少能抗衡對手的產品。美國是科技大國,基礎工業完備,軍工體系極其龐大。它的武備研發投入在全球各國中也是一路領先,各領域的先進裝備不計其數。因此,單從裝備的質量和性能來看,許多美國產品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且高度信息化,戰時能充分發揮單件兵器的作用,體系化優勢非常明顯。可以說,出色的產品品質奠定了美國大規模軍售的基礎。再看俄羅斯,自獨立以來經濟一度瀕臨崩潰,雖然身處激烈的地緣政治鬥爭中,卻長時間有心無力,對武器裝備的研究基本停滯,只能靠原有的裝備吃老本,想擴大出口也很難找到更多買家。而從2011年起,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俄羅斯實施了武器現代化更新計劃,加之其原本雄厚的軍工技術底子,裝備技術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俄羅斯企業的武器銷售額也就隨之大幅增長。目前在全球百大軍火商名單中,有10家俄企業。
其次,軍售規模體現了出口國在全球的政治地位。軍事裝備不是普通的商品,各國無論進口還是出口,需要考量的東西是很多的。出口國除了希望通過軍售掙錢,也會慎重考慮採購國的情況:是否會威脅到出口國自己的利益?是否會威脅到與出口國有共同利益的其他國家的利益?採購國是否在一定時期內能夠保證對自己的友好甚至依賴?出售裝備的信息和技術有無可能被泄露到競爭對手國家?等等。反過來採購國同樣也要考慮類似的問題。因為軍工裝備特別是尖端產品採購金額巨大,使用周期長,一旦採購,較長時間內可能就要依賴於出口國的訓練、技術支持、升級、甚至維修和配件供應。如果軍售實現後不久,雙方利益發生不一致,付出更多代價的很可能就是採購國。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82年英阿馬島之戰,阿根廷要求增購法國飛魚導彈而遭到拒絕,最終飲恨沙場。政治地位越高的國家,涉及自身利益的地方就越多,就越需要在多處展現自己的力量。同時也會有更多的不同地區的國家希望能夠與之交好而分享利益、壓制和打擊對手。在雙方共同的利益刺激下,就容易形成共識、達成互信,掃除軍售的政治障礙。
因此,美國能夠佔到全球軍售大半份額是有原因的。分析軍售數據,也是我們客觀評估各大國實力的一個角度。(利刃/魔井)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