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當道、咸以降,碑學主張和碑派書法都取得較大進展,不僅用南、北分派的觀點來解釋書法史的源流變遷已為大多數人所接受,碑派書法的技法體系也漸趨全面和完善,碑派書法代表的審美追求和形式標準已成為品評書法的一般原則。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因而像劉熙載這樣在碑、帖兩種理論之間相對比較超脫和中庸的論書者,在談到技法和品評標準時,也基本上採取了碑學的立場。

其書論中對「逆、澀、峭拔、充實、骨氣」及「指實、腕懸」等概念原則的闡發和提倡,與包世臣、何紹基等人一脈相承,完全是碑派書家的口吻。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劉熙載(1813——1881),字伯簡,號融齋、寤崖子,江蘇興化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廣東學政,晚年主講上海龍門書院。

劉熙載生研治經學,精於聲韻和算術,旁及詩文詞曲及書法,著有《藝概》一書,其中《書概》部分專講書法,對歷代書法源流演變及筆法特點進行了概括和議論。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劉熙載的書論以持論公允,分析全面為主要特點,雖然從其著作中可以明顯感覺到,他力圖在碑、帖兩大派系中間採取一種不偏不倚、公平兼顧的方法,但在涉及碑學和南、北宗問題的部分時,所使用的則是地道的碑學主張和書法史觀。

從這一點來看,劉熙載與清代中期以前論書而兼顧碑帖者多以碑輔帖、以帖括碑的做法已經有了觀念上的差異。如他對阮元以索靖為北派主將而歐陽詢、褚遂良為其後勁的觀點,包世臣以(孫夫人碑》和《呂望表》為晉隸之最並分比梁鵠、鍾繇的觀點均表示贊同。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劉熙載更進一步明確提出:將「金石氣」作為書法境界標舉出來,與帖學追求的「書卷氣並列,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碑學影響迅速擴大,已成取代帖學之勢的情況。

碑學理論的發展,還體現在碑派書法的技法和審美原則除了作為書家的藝術目標外,同時已浸透到書法啟蒙教育的方法中。講與劉熙載同時的金石學家和書法家陳介祺在書法上也是碑學理論的實踐和宣傳者。他在為課孫學書而作的《習字訣》中,所灌輸和要求的,都是典型的碑學理論和碑派技巧。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劉熙載還從史籍考得北朝書家崔悅、盧諶之書「皆盡其妙,世不替業」,其家風不下於南朝二王父子的史實,並重中因唐、宋兩太宗先後「表彰右軍」「摹《閣帖》」,才使南宗顯耀而北派蒙蔽的轉變。

至謂「北碑固長短互見,不容相掩,然所長已不可勝學」及「顏魯公書,自魏、晉及唐初諸家皆歸巢括。東坡詩有「顏公變化出新意"之句,其實變法得古意也」,則堪稱發揮碑學,慧眼獨具的妙論。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但同時又說「南書固自有高古嚴重者,如陶貞白之流便是,而右軍雄強無論矣」、「向使南朝無禁,安知碑跡之盛不駕北而上之耶」、「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然北自有北之韻,南自有南之骨也」,正體現了劉熙載欲中庸持平的態度。劉熙載對筆法的論述,則是建立在碑派書法古拙生澀的審美原則基礎之上的。

碑學理論伴隨著清初金石學的復興而醞釀萌芽,在清代中期樸學的刺激下進人發展壯大階段,最終在嘉、道之際從金石學中脫離出來,走向成熟。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作為碑學孕育產生的母體,金石學是在搜集著錄金石碑版的基礎上,對古代金石遺物的名義、形式、制度、沿革及所刻文字圖像進行研究解釋,從而為考證經史提供依據。

碑學則專門從書法的角度研究金石碑版材料,考索書體文字的源流演進,風格技法的興衰變遷,辨析拓本的先後優劣,評騭書家作品的水平高下和流派師承等等。

至此,碑學理論已經在闡釋書法源流、扭轉審美風氣、開拓取法途徑、總結經驗技法及選擇工具材料等各方面取得突破和進展,形成一個完整而統一的書法藝術流派體系。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路,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繫後台刪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號立場

他的書法成就不高,卻用碑學理論改變了當時的書壇

主編丨汪玉琪

總監丨馮錯

編輯丨祁朦 周麗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屋 的精彩文章:

「墨池雙12狂撒優惠!」教你用最低的價格買到最心儀的課程!
他是啟功的老師,納碑入帖開創「彭城書體」,一身正氣長存!

TAG:書法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