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在古代科舉制度是很公平一件事情呢?原因很簡單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曾經創造出璀璨的古文明,通常人們認為古代最偉大的發明是指南針、造紙術、火藥和印刷術,但是還有部分認為古代第五大發明應該是科舉制度,因為在古代,寒門學子想要出頭只有參加很公平的科舉制度,才有可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那麼科舉制度是不是一場洗腦教育呢?除了公平以外還有哪些弊端呢。
在秦朝以前,關於如何選拔政治人才是採用的「世卿世祿制」,也就是說世襲罔替,父親是什麼官,孩子繼位後就是什麼官,父子在位期間皆享有封地內的領土治理權和賦稅收入,到了秦國商鞅變法後,世襲罔替被廢除,想要當官,武將必須有軍功,文官得被推舉有真材實料的才可進入廟堂。
漢朝以後,選官制度變為察舉制和徵辟制,主要是大臣舉薦和考試,是一種從下往上推選人才的制度,作為普通的百姓而言,連書都讀不起,更別說有大學問當官了。到了魏文帝的時候,選官制度又變成了九品中正法,就是朝廷有一批特殊官員,他們的職責就是按照人才的出身、品德然後劃分為三六九等,放在適合的位置上。
隋朝後,正式設立了科舉制,此後歷朝歷代皆作為考核本朝官員的方法,科舉考試在古代而言,那可是驚天動地的大事,對於寒門子弟而言,有了人生的終極追求(金榜題名),而且是比較公平的,無論是富貴人家還是官宦子弟,所有人只有經過科舉才能當官,科舉制打破了人們以前依靠門閥才能當官的特殊方式,打破了世族對官場的壟斷。科舉製為了防止各種作弊,在宋朝後都會經過糊名和謄錄,讓主考官只能憑藉文章優秀程度來評判好壞,所以說科舉考試製度確實是非常公平的一件事情。
科舉制度主要考的是經義、進士、法律、文字、算學。到明朝只設進士一科。清襲明制,但也開過特製(特別科),如博學鴻詞科、翻譯科、經濟科等。除此之外,科舉考試重中之重是儒家經典《四書五經》。每個考生只有熟讀儒家名著,才有機會躍過龍門,在這樣的背景下,天下學子紛紛以儒家「忠君愛國」和「忠孝仁義禮智信」為立世之根本,讓天下學子團結在一起,是一場名副其實的洗腦教育。
想要金榜題名,首先得參加童生考試,然後在縣府參加院試,院試及格後才是一名秀才,秀才已經享有部分權利了,不用服徭役,可以在官辦書房學習,可以穿長衫,見到當地官員只需作揖就可以,然後去省城參加鄉試,考中後就是舉人了(很多人一輩子都到不了這個地步,要不范進能那麼激動?)當了居人後才能參加國家級考試——會試,考中後才能參加皇帝監考的殿試,才能當上狀元。
由此也不難看出,科舉考試雖然公平,但還是有很多的弊端,比如很多考生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名副其實的書獃子,這對於社會發展並不是什麼好事,近代西方都進行完工業革命了,我們的大清學子還在研究八股文和四書五經,這樣鮮明的對比,恰恰暴露出科舉制度的局限性,最後只能被歷史無情的淘汰。
※中國第一隻被退回的熊貓,原因很搞笑,馬來西亞實在是養不起了
※人類如何才能長生不老?看看科學家是如何解釋的,你就能懂了
TAG:文化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