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葯明康德旗下上市公司市值已達2644億元,H股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葯明康德旗下上市公司市值已達2644億元,H股上市首日盤中破發

12月13日,葯明康德(603258.SH,02359.HK)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交易,開盤便跌破68港元/股的發行價。

葯明康德H股12月13日以67港元/股開盤,隨後持續走低,一度下跌至64.95港元/股,跌破發行價近4.49%。但隨後又有所拉升,截至午間收盤與發行價持平,市值約為1040億港元。

隨著此次H股發行上市,意味著葯明康德A+H雙資本市場平台落地,也成為繼復星醫藥(600196.SH,02196.HK)、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之後第六家同時在AH股兩地上市的醫藥企業。

今年上半年,藉助獨角獸綠色通道,葯明康德從IPO申請過會,到5月8日登陸A股,前後僅用時兩個多月,成為首支以IPO形式回歸A股市場的獨角獸。

葯明康德A股發行價為21.6元/股,上市後連續拉出16個漲停板(含首日),一度創下138.87元/股的峰值。12月13日,葯明康德A股開盤也直線下跌至2.19%,截至午間收盤微漲0.41%,報80.98元/股,市值約為94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考慮到二級市場的承受能力和證監會的發行規則,葯明康德在A股的募資規模從最初的57.41億元調整至21.30億元。募資規模縮水超過60%,這恐怕也是公司在A股上市兩個月後又謀劃赴港上市的動因之一。

根據葯明康德公告,此次公司全球發售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總數約1.16億股,募資凈額約為75.53億港元,遠大於此前A股募資規模。

隨著葯明康德實現AH同時上市,公司資本版圖趨於完善。自2015年底以33億美元從美股私有化退市後,葯明康德在國內的分拆上市計劃逐步實施,旗下的合全葯業(832159.OC)早在2015年4月便登陸新三板,目前市值175億元;葯明生物(02269.HK)去年6月在香港上市,截至今日午間收盤上漲3.66%,目前市值約為694億港元。由此計算,目前葯明康德上市的公司市值合計已達2644億元。

葯明康德目前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小分子醫藥研發服務企業,主要從事合同研發服務(CRO)和合同生產/合同生產研發業務(CMO/CDMO),向全球超過3000名客戶提供化葯研發及生產服務。

從業績來看,葯明康德最近幾年增長迅猛,營收從2015年的48.83億元增長至去年的77.65億元,凈利潤則從3.49億元大幅增長至去年的12.27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葯明康德實現收入約69.21億元,同比增長近22%;凈利潤約為19.2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0%,增長能力強悍。

這離不開藥明康德所在行業的穩定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有關報告數據,截至2017年全球CRO行業市場銷售額達到2223億元,中國CRO行業市場銷售額增長至559億元,相較於2014年分別增長了483億元、259億元。

該報告還預計2018年全球CRO行業市場銷售額將達2400億元,中國CRO行業市場銷售額將達678億元,並預計2021年全球CRO行業市場銷售額將超3000億元,中國CRO行業市場銷售額也將突破1000億元,接近全球行業規模的40%,2017-2021年期間年均複合增長率超20%,CRO產業將實現跨越式發展。

這使得這一賽道的競爭激烈。據Business Insights統計,全球藥品CRO企業數量超過1100家;中國有CRO企業500家以上,以規模20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居多。

目前在國內藥物研發外包服務市場中,葯明康德2017年以8.3%的市佔率居於國內第一,也是亞洲最大的藥物研發服務平台,但國際地位並不突出。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7年收益計,葯明康德僅佔據全球1.1%的市場份額。在目前CRO風口起飛的情況下,葯明康德還需進一步鞏固自身優勢,尤其是提高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

另外,新葯研發的成本非常高,整個過程包括早期研發、臨床前、臨床試驗以及供應鏈相關管理等。公開數據顯示,一款新葯從早期開始到商業化需要近10年的時間,研發成本超過10億美元,而最終通過審批的成功率僅有0.01%。

因此,CRO企業往往具有智力密集性的特點,且需要持續的資金投入擴大規模。在此前A股募資規模大幅縮水導致公司計劃募投的項目從10個最終減少至4個的情況下,此次葯明康德H股募資項目有所增加,並將主要用於擴產擴能方面的投入。

招股書數據顯示,此次H股發行募資的37%(約為28億港元)將用於擴大中國、美國等全球所有業務部門的實力及能力,包括建立成都研發中心、發展全國臨床試驗中心等7個國內項目,以及在加州聖地亞哥成立生物分析實驗室、在美成立商業化細胞及基因產品的生產中心,以及成立以香港為基地的研發創新中心。

此外,葯明康德還將收購CRO及CMO/CDMO公司,投資及培育健康業界有創新業務模式且有增長潛力的公司,開發高端科技(如運用人工智慧的藥物發現平台及自動化實驗室、醫藥健康數據平台及機械化學技術),償還銀行貸款,補充營運資金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17種抗癌藥納入醫保大限已過,各地執行情況如何?
5G概念異軍突起 機構看好TMT板塊行情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