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國官民比例是多少,幾個老百姓養一個官?答案引人深思
官員是一個社會中必不可少的階層,是聯繫統治階層和平民階層的重要紐帶,統治階級需要通過官員來具體的承擔統治管理平民,而平民的各種訴求和矛盾也需要官員群體來幫忙化解。但是一個國家官員數量的多少也能夠反映出來社會的發展狀況,因為供養官員需要國家來支付酬勞,而這個酬勞說白了就是平民所繳納的稅收。
所以如何能夠在國家收入和官員數量之間保持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是很重要的事情,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安定平穩,一旦官員數量過於繁冗國家需要付出的費用勢必要增加,也就意味著老百姓的稅負更加沉重了。那麼,中國古代的封建政權是怎麼調節這兩者之間的平衡的?換句話說就是官民比例要維持在什麼比例?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先來看一下比較比較詳細的數據,1987年公布了第三次的人口普查資料分析中明確界定了這方面的數據,西漢的時候官民比例為1:7945,唐朝為1:2927,明朝為1:2299,清朝是1:911。
我們前後對照一下就不難發現,這個數據中顯示古代中國官民比例出現了兩次比較大的變動,一次是在唐朝時期,從西漢的7945個百姓供養一個官員到唐朝的2927個百姓供養一個官員,數量減少2倍多;還有一次是在清朝時期,這個數據從2299下降到了911,同樣是減少2倍多,這就意味著官員越來越多,百姓的稅賦壓力在不斷的增加。
就拿漢朝時期的官員數量情況來說吧,按照1:7945這個官民比例來計算的話,當時的人口總量約為5000萬,也就是說當時全國的官員總數不超過6500人,如果將這些官員平均劃分到當時的103個行政區域,每個郡的官員數量僅為60餘人,就算是一個人口數量超過了十萬的大郡,所配置的官員數量也不過百人。、
我們不禁要奇怪了,為什麼隨著時代的進步國家需要的官員反而越來越多了?朝廷不怕百姓的壓力太大會激化階級矛盾嗎?其實這裡面的原因涉及到很多方面,但是說到底還是為了穩定統治者手中的權力,並不斷的將其加固。
首先,隨著社會的發展國內的人口越來越多,各項生產方式的發展也不斷的在擴大,中央政府想要將地方政權牢牢的掌控住就需要不斷的增加行政機構的配置,比如說唐朝以後,隨著經濟的發展增加朝廷需要增設對外貿易管理的官員,機構的增加也就意味著官員數量的增加。
其次,從封建社會建立之初施行的三公九卿制度到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再到後來增加的內閣、軍機處等中央直轄部門,一方面是為了增加對地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加強部門之間的相互監督,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配備的官員不斷增加。而且自從有了科舉制度以後,中央想要選拔官員也比較的方便了。
事實上,在增加了中央對地方控制的基礎上,統治階級也看到了機構的繁冗對於百姓的沉重壓榨,為了緩和這種矛盾,有些朝代也施行了一些改良的措施,比如規定官員退休的時間。明朝以前的官員是沒有退休一說的,只要是當官的就可以一直干到死,朱元璋上位以後明確規定官員「六十以上者,皆聽致仕。」其實官民設置比例從古至今都是一種政治藝術,一組組數據背後所涵蓋的信息引人深思。
※有家室後,卻面臨心儀姑娘熱烈追求,他這樣做堪稱最完美處置方式
※他是劉邦的侄兒,因母親曾得罪叔叔,被賜了個史上最不文雅的封號
TAG:豆芽科的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