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盼望著,盼望著,小米自研晶元澎湃S2遲遲不來。距離S1發布已經快2年了,到底還有沒有S2?

日前,小米旗下的松果電子宣布將與阿里旗下的中天微達成合作關係,未來將以中天微的RISC-V CPU處理器為基礎平台,由松果電子提供滿足市場需求的SoC硬體產品。

消息一出,業內掀起軒然大波。因為這意味著小米很可能將放棄自研,轉而採用中天微的晶元;同時,小米如果和阿里攜手,那真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了。

小米真放棄晶元了嗎?這得從頭說起。


初 心

做晶元很難,「九死一生」,很多大佬激情投入,最終都低頭隱退。

當初小米在論證做手機晶元的時候,請教了很多專家。專家表示做手機晶元10億人民幣起跑,預計要投入10億美金以上,要準備10年才有結果。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圖源:百度百科

晶元有多燒錢?舉個例子,流片(指把設計好的晶元方案拿去做樣片)一次就要花幾百萬美金,如果最終樣片但凡出現一點問題,比如打不了電話、點不亮屏幕,這幾百萬美金就打水漂了。

為什麼小米還要做?

一方面是為了做出更好的產品。只有手機廠商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晶元。從晶元到系統,手機全流程一起做優勢很明顯,能夠自己控制功耗、調校拍照,把手機做得更理想。

另一方面是為了與供應商博弈。小米為人熟悉的「飢餓營銷」,雷軍曾表示,那實屬無奈,因為供應鏈跟不上。有了自研晶元,供應鏈跟不上的時候,自己的能夠頂上。同時,也增加了與供應商談判的砝碼。

雷軍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小米沒想成為一家獨立的晶元公司。」


非必要

半導體行業的潮流是開源。OpenRISC、SPARC、PowerPC、alpha等紛紛投入開源領域,連ARM都開始試著開放了Cortex-M0/M3內核。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圖源:雷鋒網

松果的通告中提到的RISC-V,就是一個開放指令集架構。就像大家常說的海思麒麟用的ARM架構。不同的是,RISC-V更年輕,非常簡潔,不像ARM和X86架構那樣為了向前和向後兼容,已經變得異常臃腫。而且它免費,允許任何人設計、製造和銷售RISC-V晶元和軟體,也容許企業添加自有指令集拓展而不必開放共享,以實現差異化發展。RISC-V受到廣泛支持,已有上百個單位加入其基金會,包括谷歌、高通、華為、中科院計算所、英偉達等。

在開源時代,完整成熟的晶元設計IP唾手可得,再加上世界範圍內成熟的晶圓代工體系、晶元製造技術的發展已經觸頂,未來半導體技術的進入門檻將越來越低。甚至,未來主流的晶圓代工企業,所能提供的技術差異性將難以感知。晶元的供給將進入買方市場。

另一方面,以小米高通之間的戰略合作來看,小米自研晶元的目的之一已經實現。同時,高通也不可能放任自己的核心合作夥伴在核心業務上跟自己產生直接競爭。


轉 型

上個月底,小米召開了AIoT開發者大會,提出AI+IoT是小米的核心戰略,其未來方向也是打造AIoT平台。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圖源:@小米手機

AI+IoT正是搶跑階段,小米沒有時間在手機SoC上磨上10年。小米必須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快速搶佔地盤,優勢正是布局已久的智能硬體產品生態鏈。

小米旗下的產品中,智能手機用高通晶元,路由器用聯發科、博通,平板電腦用聯發科、英偉達、Intel,智能電視用晨星(聯發科)、晶晨,智能音箱用全志……

小米的平台越來越大,又長袖善舞——「把朋友搞得多多的」,完全可以在晶元廠商之間左右逢源,而不會受到掣肘,就像蘋果一樣。


聯 合

在「中興被禁事件」後,國產晶元產業迅速升溫,阿里則是其中的一大熱點。以馬雲的戰略智慧,阿里的眼光一定是看向未來的——物聯網。

小米牽手阿里,這是要預定AIoT半壁江山嗎?

圖源:站酷

以城市大腦、智慧城市為代表的物聯網,帶來了新型晶元的需求。新領域帶來的是重新競爭的機會,中國企業在晶元領域有望換道超車,掌握核心競爭力。阿里的晶元布局也非常全面,包括嵌入式晶元、網路晶元、手機端晶元、IOT晶元,以及AI晶元,有野心,也有實力。

阿里把中天微開放給小米,一是結合小米的智能硬體優勢,加速自己的RISC-V晶元商業化落地;二是為未來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構建更廣泛的AIoT生態打基礎。

IoT領域已經成為各方競爭的主賽道,眼下群雄並起,跑馬圈地,爭奪話語權。未來一定會走向整合統一,如果能早日結盟,無疑將在早期競爭中佔據極大優勢。

小米+阿里,基本上就算預定了AIoT的半壁江山。何樂不為?

(素材來自於移動小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