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鞠建東:世界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矛盾及其化解之道

鞠建東:世界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矛盾及其化解之道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發布CIFER研究報告

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如果中美還是合作,已經到來的人工智慧革命將極大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創新和開放兩大引擎會推動全球進入一個新的黃金增長時代。但是2018年3月23日之後,卻發生了已經持續8個月的全球貿易摩擦。

全球貿易摩擦是世界經濟金融體系基本矛盾的凸顯。全球實體經濟已經呈現美洲價值鏈、歐洲價值鏈、亞洲價值鏈「三足鼎立」的區塊化多元化的生產結構,而與此同時,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結構和全球經濟治理與之不相匹配,形成全球經濟金融體系的基本矛盾。

全球貿易、生產、消費「三足鼎立」結構並非朝夕形成的,而是經歷了長期的歷史變化。基本上,從2005年之後走向美、歐、中「三足鼎立」格局。1980年代之後,全球經濟貿易和生產結構逐步形成亞、歐、美三大區域,亞洲主要是東亞和東南亞,歐洲主要是歐盟28國,美國主要是北美自由貿易區這三個區域。從總量來看,北美自由貿易區大約佔到27%,歐洲大約佔16%,亞洲大約佔27%,形成「三足鼎立」的全球結構。就全球貿易網路來看,2017年的數據表明,全球貿易網路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歐洲以德國為核心國家,美洲以美國為核心國家,亞洲以中國為核心國家。如果特朗普正在做的這種單邊主義的貿易摩擦繼續下去的話,可以預期,這種「三足鼎立」的世界貿易結構只會越來越加強。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可能希望和中國「脫鉤」,而中國已經是亞洲各國(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了,會導致亞洲國家(地區)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大。從數據上看,全球生產和消費網路,與貿易網路相似,在2017年也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區塊化結構。

國際貨幣體系以世界經濟格局為基礎。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與世界經濟格局不匹配。實體經濟結構與國際貨幣體系不匹配的基本矛盾表現為:全球貿易、生產、消費已呈「三足鼎立」的世界格局,而國際貨幣體系還是以美元為主導。解決這個基本矛盾有兩種思路:一是改變實體經濟結構,回到20年前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實體經濟結構。美國目前正是這種思路,由此形成美國與很多國家的貿易摩擦。二是催生、演變出與實體經濟結構相匹配的國際貨幣體系,形成一個相互匹配的、相融的國際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金融體系。沿著這種思路,美國人民、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們的社會福利都會得到最優的改善。中國樂見這種結果的達成並願意為此繼續做出努力。

目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與實體經濟體系也不匹配。美國對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正在進行的改革,根據美國的表達和做法,就是去中國化,對中國進行遏制和包圍。我們認為,符合全球經濟發展的思路是,形成「三足鼎立」的全球與區域雙層治理體系,關鍵是公共品的提供。全球性問題通過全球性組織處理;區域性問題由區域性組織處理。全球的區域組織已經有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洲還沒有一個深度合作的區域組織,所以全球治理體系的核心,是建立亞洲共同體,建立亞洲國家區域的經濟貿易治理體系和深度合作框架。我們建議,至少有下面三件事情可以做:第一,可以申請加入CPTPP。第二,推動WTO的改革。第三,堅定不移的開放,推動亞洲共同體的建立

(作者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根據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和貨幣政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國際貿易關係與全球經濟治理重構論壇」開幕式上的報告整理)

精彩推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黃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深化機構改革與治理現代化」學術研討會召開
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學心理學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獎評審結果發布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