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體重都有「發育公式」,孩子是否發育遲緩一測便知
世界上最勞累又美好的事,就是等著你慢慢長大
中國有句俗語,「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歲走。」 意思是說,寶寶在不同月齡要學會新的本領。
然而,有的孩子8個月了還不能獨坐、1歲半不能獨走……這些「慢半拍」的現象,哪些需要家長干預,哪些可以再等等看?
今天,母嬰君就和你說說孩子發育那些事兒。
兒童發育有一套公式
發育遲緩,指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速度放慢或順序異常等現象,包括體格發育落後、運動發育落後、語言發育落後和智力發育落後。
身高、體重是衡量孩子生長發育最常用的指標,不同年齡段孩子發育計算方法也不同。
體重標準測量公式:
1~6個月體重(千克)=出生體重+月齡×0.7;
7~12個月體重(千克)=出生體重+月齡×0.52;
2~10歲體重(千克)=年齡×2+7(或8)。
身高標準增長規律:
足月兒身長平均為50厘米;出生後第一年大約增長25厘米,所以1歲時大約為75厘米,以後每年平均增長5厘米;
2~12歲,身高(厘米)=年齡×5+75。
發育遲緩的10個跡象
家長通常很容易發現身高、體重、頭圍等體格指標發育遲緩,但對於運動發育、語言發育、智力發育落後知之甚少,日常可以觀察寶寶是否存在以下情況。
1. 不容易睡著,對雜訊易驚,或者睡覺時間明顯多於同月齡寶寶;
2. 早期餵養困難,喝奶嗆咳、吸吮無力、流涎;
3. 身體發緊,抱著時喜歡向後打挺;
4. 3月齡不能追物追聲,喝奶時與媽媽無對視、不會微笑;
5. 4~6月齡仍拇指內收,不能主動打開;
6. 4~5月齡後見物體仍不會伸手抓;
7. 6月齡仍抬頭不穩;
8. 從仰卧位被抱起時頭後仰,不能跟隨身體起來,或身體總是鬆軟無力,從俯卧位被環抱腹部抱起時,呈倒U型姿勢;
9. 9月齡不能獨坐,1歲半不會走路,或走路總是腳尖先著地,2歲不會跑;
10. 1歲半不會說單字,2歲不能說詞語。
如果孩子有上述異常,可能是發育遲緩的表現。這種疾病通常不能自愈,不及時治療會危及孩子的智力、學習能力、生長發育及生活能力。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問題,要及早帶孩子到正規醫院接受干預和治療。
別給孩子的發育拖後腿
6歲前,少給孩子熱水泡腳
幼兒時期,寶寶的足弓還沒有形成,骨頭和關節很有彈性,腳底堆積的脂肪也會使足弓不明顯。當他們站立時腳底比較平,且這種「平」足會一直延續到6歲,直到他們的腳鈣化定型,足弓才會顯現。
常用熱水給幼兒洗腳或燙腳,足底韌帶會遇熱變鬆弛,不利足弓發育形成和維持。
給孩子洗腳時,用38~40℃的溫水清洗3~5分鐘即可。
多和寶寶說說話
《美國科學院院刊》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聽媽媽的聲音和心跳有益胎兒大腦發育。
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可以經常跟小傢伙說說話。孩子出生之後(特別是早產兒),更要多與寶寶說說話或唱唱歌,同時可握住寶寶的小手。這些做法都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
孕婦避免焦慮熬夜
新加坡一項研究顯示,孕婦經常焦慮可能影響胎兒的腦部生長,還可能對孩子未來的情緒與智力發展造成長期影響。
飲食避免油膩過咸
英國《分子精神病學》期刊發文稱,吃的油膩,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增加罹患抑鬱症等心理疾病的風險。
另有研究表明,兒童吃鹽過量可能會導致青春期推遲,性發育遲緩,並會導致行為問題、壓力增大和生育力下降問題。
本期
中國婦幼健康研究會專家團
南京市兒童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醫師 張躍 主治醫師 張麗
本期編輯:鄭榮華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啥都吃」不叫平衡飲食!9類食物幫你吃出「均衡」營養
※醫保報銷落地!晚期肺癌患者有望實現長生存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