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尋道天心山

尋道天心山

原標題:尋道天心山


  天心山不是「大川」,卻是名副其實的「名山」。2500多年以前,《孔丘福地記》就有關於它的記述。東晉以後的「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等名山冠名比它最少晚800年。


2500多年來,在道教典籍中,它是道家的理想修行地,歷代名士、大家關於它的文章不計其數。對於天心山上「有風不偃,無風獨搖」的薇蘅草,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大發感慨:「天下物理豈可以意求?」而在歷代正史中,它若隱若現,要麼被混淆了山名,要麼弄錯了地理位置,關於它的記述總是矛盾重重。


為了確認天心山準確的地理位置,十五年前,筆者就開始著手收集資料,獲得珍貴文獻500多篇,2013年5月15日曾在 《十堰日報》刊發專文《鍚國春秋》,考證了古鍚國的來龍去脈,釐清了娘娘山、羊尾山、鍚義山三者之間的關係。五年來,通過進一步研究90多種官方史書、志書,終於找到了天心山的確切地理位置,它就是今天鄖西縣馬安鎮轄內的母龍山,當地群眾又稱花椒山。經實地勘測,天心山主峰海拔1192米,準確坐標是東經32°56′30.53″、北緯110°09′20.65″,其主要山系西北至馬安鎮錫洞溝村白土埡,東南至馬安鎮錢盤子村李婆溝,東西長約7公里。


上篇:天造地設道鄖西

鄖西於明成化十二年 (1476年)建縣,迄今542年。上津遠在大禹治水後期就建有古商方國,春秋時期又有古鄀國,公元223年魏文帝曹丕設平陽縣,文明史最少有4000多年。清順治十六年 (1659年),上津縣併入鄖西縣,鄖西的古史就是上津的古史。


地名是研究地方文化的 「活化石」。對鄖西縣古地名進行分類梳理後,筆者發現一個奇特現象,專家學者們也很困惑,即鄖西縣轄內與 「天」字有關或帶 「天」字的地名有40多個,與道教有關的地名有330多個。


天河、天池、天橋、天台山、天蓬山、天柱山、天心山、天寶山……縣域面積僅3509平方公里,竟然有這麼多帶 「天」字的地名,這在全國絕不多見。更為奇妙的是,不但諸多小地名與 「天」有關,整個縣域的地形、地勢也與 「天」有關。元代朱思本的 《廣輿圖》上,上津的地名赫然標著 「上津天相」四個字,整本書五千多個地名唯有上津如此標註。清康熙皇家圖書 《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形勝》中這樣介紹鄖西:「四顧岡阜,低昂起伏,踴躍旋向,有天造地成之美。」「前式觀軍,後倚天橋,左據鳳岡,右帶夾河。」「一望平曠,二水交流,有天作之美。」溢美之詞毫不吝惜。「天造地成」「天橋」「天作之美」,每個詞都離不開 「天」字,還強調「天造、天作」,似乎古鄖西是天的世界,因天而生。


古鄖西與 「天」到底是什麼關係?要解答這個局部問題,還要從整體說起,先介紹中華文化與 「天」的關係, 「天」與上津的關係。


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幾乎都與 「天」有關。君王統治天下、皇帝駕馭萬民的主要執政依據是 「天命觀」,天子的君權、皇帝的皇權都是上天授予的。夏朝是 「有夏服天命」(《尚書·召誥》)。商朝是 「天命玄鳥、降而生商」 「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尚書·湯誓》)。從周朝開始,周文王、周公等精明的政治家豐富完善了天命觀,稱統治者為 「天子」,「天子」即天的長子,替天代言,替天行事,通天管地。到了秦朝,秦始皇自封皇帝,重新定義了天命觀, 由 「天子」進一步稱 「真命天子」,改 「君權天授」為 「皇權天授」,把天命觀發揮到極致,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


天命觀延續四千多年,基本沒遇到什麼挑戰。思想最活躍、學術最自由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都信天命、講天命,但道家卻截然不同。老子、莊子、列子等這一時期的道家,後來大都是道教的鼻祖,他們關於天道的理論對後世影響深遠,內容之一就是 「天地對應」。


從戰國中後期開始,在介紹某一州縣的地理位置或形勝時,總要用上 「星野」這個詞,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呢?它的原義是:按照天地對應後的 「分野」。


「分野」這個名詞,今天基本都不用了,古代可是常用詞,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本志書都離不開它。原來,古代占星家按天地對應的原則,將天上星空區域與地上的州縣互相對應,稱作分野。 《史記·天官書》明確說明:「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換句話說,天上有的,地上都有,並且天上和地上是一一對應的關係。


為了更形象地解釋天地對應,還要了解一下古代的渾天說。它的大致意思是:我們頭頂上的天就像鍋蓋一樣扣在地上,日月星辰就在鍋蓋的弧面上運轉。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圓形的穹天扣在正方形的大地上,總有四個角扣不住,在外面的這四個角叫 「四海」,圓圈之內稱 「海內」,也叫 「天下」。


天和地都有中心。天上的中心叫紫微垣,位於北天中央,尊為中宮,天帝居住的地方。按分野學說天地對應的原則,天上有中心,地上也應該有中心,那麼,地上的中心在哪兒呢?

中心觀是中華文化的顯著特點之一。 「中國」的原義是 「中央之國、統攝八荒」,中國之中,天下之國。中國大多朝代遵奉道家、儒家的觀點,天的中心和政治中心是相對應、相呼應的。皇帝是 「天」的長子,在上天生活時住在天宮的中心,到人間替天代言、替天行事也應該生活在地的中心,天子生活或辦公的地方叫 「天心」。歷朝歷代,地上的 「天心」,要麼是真命天子的發跡地、出生地、封王地,要麼是皇帝日常辦公的地方。


夏朝最高統治者稱夏王,天心在河南登封。為什麼在登封呢?夏朝建立者夏禹治水有功,功高蓋世,一直在陽城辦公,夏啟建國後,陽城是國都。陽城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當時把地的中心稱為 「地膽」。 「天有心、地有膽」,這句名言由此而來。地膽石是登封的名石。


商朝的都城遷了八次。至於遷都原因,歷代學者學說無數,但都忽略了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商王頻繁遷都就是為了尋找 「天心」。為什麼非要以 「殷」為都城?原來,「殷」的本義就是居中、中心。孔穎達 《十三經註疏》: 「訓孔為甚,殷為中,言甚得地勢之中也。」殷,就是天下的中心,就是天心。


到了周朝,周公姬旦 「壘土圭,正地中」,用圭表測日影、定四時 (四季),尋找天下的中心,最後依然確定河南登封為天心,中原、中嶽、中州等諸多帶 「中」字的地名也由此而生。


秦朝定都咸陽,咸陽既是統治中心,又是天下的中心, 「集人文精華、攬天地形勝」。直到今天,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還有 「天心路」,周邊有天心商務賓館、天心玫瑰等帶「天」的地名或稱謂。巧合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地心坐標系和參心坐標系中,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地原點」位於陝西省咸陽市涇陽縣永樂鎮石際寺村。


漢朝三百多年,其天心在漢中區域。漢中郡是劉邦當皇帝之前被封漢王的地方,是他走向皇位的福地。這裡面還有一段頗為精彩的小故事。


公元前206年,大秦帝國轟然倒塌。西楚霸王項羽主持分封諸侯,把劉邦分到了漢中,名曰「漢中王」。對於這樣的分封,劉邦意見很大。按此前與項羽的約定,誰破咸陽誰先封王。劉邦首先攻下咸陽,作為十八路諸侯的第一功臣,卻被封到了相對落後、封閉的漢中、巴蜀一帶,心中自然不服。霸王項羽知悉後,火冒三丈,要收拾劉邦。


危急時刻,丞相蕭何向劉邦陳述利害關係,利用天相打動了劉邦。《漢書·卷三十九》記載了這段細節:


蕭何曰:「……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臣願大王王漢中,養其民以致賢人,收用巴蜀,還定三秦,天下可圖也。」


漢王曰:「善。」

(劉邦)乃遂就國,以何為相。


為何蕭何短短的一段話就能打動劉邦?其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按當時的語境,「天漢」是天上的銀河,地上的漢中地區也有「天漢」,天地對應,漢中與「天」有很深的淵源;


二是蕭何強調「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提醒劉邦,分封地漢中並不是項羽給的,而是「天」授予的。「天」授權,只能授給「天子」啊!蕭何暗喻劉邦是天子,神話漢王劉邦的事業;


三是劉邦「漢王」的稱號中帶一個「漢」字,漢中上津有許多帶「天」的地名,兩者一結合,剛好契合了「天漢」的讖言。


劉邦一聽心領神會,所以連忙稱「善」。那麼,地上的「天漢」又在哪兒呢?


天漢,就是漢水和天河。根據《漢書》等文獻記載,上津當時屬益州刺史部漢中郡長利縣管轄。長利縣即今天的鄖西縣觀音鎮,流經觀音鎮的那條河就是天河。從古至今,鄖西縣天河是地球上唯一自然流淌的河流。綜合各種文獻及相關資料,漢朝的「天心」就是漢中郡長利縣上津鄉。從漢中郡到上津鄉,「天」的世界豐富多彩,「天」的理論邏輯嚴密。


從大區域看,漢中郡乃至古長安都是上津「天心」學說的大環境。劉邦在漢中時,漢中被稱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漢武帝當皇帝後,建昆明池以像天河、改年號為天漢、改大宛國宛馬為天馬、編造與王母娘娘在天河約會的故事等一系列活動,都與天河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抽絲剝繭之後,再聚焦到古上津這個 「天心」,流傳幾千年的古地名「活化石」構建了如「天」般的天宮系統:


天子渡口:上津。

近天的捷徑: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均在今鄖西縣湖北口回族鄉)。


通天的道路:天橋,有二(《大清一統志》:天橋有二,俱在鄖西縣,一在縣西北八十里;一在縣西北舊上津縣西二十里)。


對應天的地名:天河口、漢江。天池山、天池嶺(《大清一統志》,今城關)。天池埡(有二,一是位於娘娘山與天河口之間;二是夾河天池埡大隊)。天池庵(《民國縣誌》,今城關)。


支撐天的擎柱:天柱山(古屬上津,今屬陝西省山陽縣。《太平寰宇記》等)。


與天有關的地名:娘娘山有二(今澗池、夾河)、華蓋山(今城關)。天橋溝(有二,一在兩岔鄉,一在上津公社北部。1984年 《鄖西縣地名志》。)


天心山水:天台山(今馬安鎮石塔河)、天蓬山(上津)、天心山、天馬山(《同治縣誌》,縣南五里)。天池(有三,夾河、城關、上津)、天河(《大清一統志》等)。天心水。天寶山(店子鎮)。


古鄖西關於「天」的地名遠不止以上這些。以上羅列的29個地名,每個地名背後都有一個或幾個關於天的神話傳說、民間故事。29個地名相互作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撐,構建了一個神話般的人間天堂,難怪元代朱思本的《廣輿圖》上赫然標註「上津天相」。天相,如天宮一般相象。


以上29個地名都源於1984年以前出版的文獻、志書,除「天心山、天心水」沒有準確位置外,其他所有地名都能對應今天的地名。古代崇天、敬天、畏天,古上津作為大漢王朝的「天心」,其核心山脈天心山在哪兒?源於天心山的天心水又在哪兒?


下篇:天心山水福馬安


從先秦到宋朝,天心山被遺忘了。中國道教的發展,以東漢為分水嶺。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東漢以前,老子、莊子、列子等信道、修道是個人行為,稱道家或道德家。道教的創始人是東漢張道陵,信徒稱為道士。道家、道士、道教徒的日常生活是修道,終極追求是飛升、成仙。修道動輒幾十年,清苦寂寞。為提高修道的效率,加快成仙的速度,道家、道士們尋找捷徑,苦苦尋覓通天、近天的修道聖地,「洞天福地」的概念應運而生。

「福地」的說法源於先秦,意謂得福之地,居此地可受福度世,修道成仙。「洞天」,指山中有洞室通達上天,貫通諸山。「洞天福地」並提、融合的說法起源於晉代,完善於唐代,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唐代杜光庭(850—933年)的《洞天福地記》,書中所列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沒有天心山。


其實天心山歷史悠久,典籍早有記述。在杜光庭出世前37年,即公元813年,唐代著名宰相李吉甫編著的《元和郡縣圖志》第二十一卷就記有天心山:「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相傳以為仙靈所居。」比這還全的記錄在宋代的志書中。北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4年)編著的《太平御覽·卷四十二·地部七》:


《道書福地誌》曰:天心之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上有石牆,長十餘丈。山高谷深,多生微蘅,其草有風不偃,無風獨搖。


與《太平御覽》同時期的《太平寰宇記》也有類似的記述。道教是大宋王朝的國教,宋代是道教研究的高峰時期,如此記述當然是有依據的、有考證的。這段史料中,《道書福地誌》是一本什麼書呢?


《道書福地誌》又名《孔子福地記》《孔丘福地》,是中國道書的鼻祖,《史記》曾摘錄其部分內容。司馬遷編寫《史記》的時候,在《道書福地誌》一書中看到恆山、泰山是理想的修道福地,就把它摘錄到《史記》中,由此可見這本道書的真實性、權威性。據此推算,天心山的歷史最少有2500年了。


縱觀天心山兩千多年的文獻資料,一是文人、名士詠嘆天心山多,但大多為文學寫意類,難以確定天心山的具體地理位置,如《通雅》《玉芝堂談薈》等;二是史書、志書記錄零零散散,天心山忽隱忽現,幾乎被遺忘了。


重視道教的明代,天心山被混淆了。自先秦道家們熱捧後,天心山在官方正史中一直不溫不火,僅在唐、宋兩朝的國史中偶爾露崢嶸,再次被熱捧,已是明嘉靖元年(1522年),忽忽過去了1600多年。


1522年,嘉靖皇帝從湖北鍾祥到北京登基,恰在這一年,《湖廣通志》刊成。這本書又稱《嘉靖·湖廣圖經志書》,是明代記錄天心山的第一本志書。後來編著的《萬曆鄖陽府志》(1578年)、《鄖台志》(1590年)等8種史志類書籍都有關於天心山的內容。嘉靖皇帝沉迷道教、推崇道教,天心山在明代又一次熱了起來。


可是,看完這8種文獻後,讀者反而更加糊塗了,更不知道天心山到底在哪兒!因為在不同的記錄中,鄖西縣羊尾鎮轄內的羊尾山、鍚義山和澗池鄉轄內的娘娘山三座山都被稱為天心山。在羊尾鎮,許多人一直把羊尾山當作天心山。而在澗池鄉,大部分人又習慣把娘娘山當作天心山,甚至全縣大多數人也認為天心山就是娘娘山。而在鄖陽的志書中,把鍚義山記述為天心山,還把羊尾山標成了兩個,漢江南、北面各一個。


當天心山與羊尾山、娘娘山、鍚義山這三山之間「剪不斷」的時候,羊尾山與鍚義山兩山之間「理還亂」。許多人認為羊尾山就是鍚義山,鍚義山就是羊尾山。

其實,這三座山之間的關係很清楚。五年前,借研究鄖西縣羊尾鎮古鍚國的機會,在《鍚國春秋》考證中已釐清了三者之間的關係。為便於讀者理解,摘錄《同治鄖陽府志·山川》原文如下:


鄖縣


鍚義山 (鄖縣今鄖陽區)城西百二十里,一名天心山。《舊志》:是山綿亘百餘里,折而西名羊尾山,蜿蜒至鄖西轄內。


鄖西縣


娘娘山 (鄖西)南八十里。層崖攢列,聳入天空。


羊尾山 西南百二十里,即鍚義山支也。眾山群集如羊,通陝西山陽縣。前明店社繁盛,今則村墟寥寥矣。


上文明確介紹:一,鍚義山、娘娘山、羊尾山是三座不同的山,每座山的位置不同,山形也不同。二,鍚義山與羊尾山是整體和局部的關係,鍚義山「折而西」之後的那一段山脈叫羊尾山,「即鍚義山支也」。羊尾山、娘娘山都是鍚義山的支脈。


既然如此清楚,為何容易混淆呢?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首先是行政區劃不同,造成記述重疊。這三座山都位於漢江北面鄖西羊尾鎮一帶,緊緊相連,今天雖然都屬鄖西縣管轄,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三座山分屬不同的行政區域。幾千年來變動太頻繁了,僅舉兩例。


比如清朝初年的 《讀史方輿紀要》,其卷五十六介紹說鍚義山 「在 (豐利)縣西六十里」,把鍚義山列入陝西,豐利即今白河縣,同時把 「天心水」也納入豐利;而又在卷七十七又介紹鍚義山,把鍚義山列入湖廣。

省與省之間如此記述,縣與縣之間就更不可避免了。有關湖廣的史志中,鄖縣 (今鄖陽區)、鄖西縣都各自記述鍚義山。解放前,鄖西縣羊尾鎮鍚義山等大部分區域歸鄖縣 (今鄖陽區)管轄,而娘娘山歸鄖西縣管轄,這種「插花邊界」也是山名混淆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以局部代替整體。羊尾山、娘娘山都是鍚義山的支脈。當鍚義山整個山系被稱為天心山後,其支脈羊尾山、娘娘山往往以局部代替整體而被人們稱為天心山。另外,兩座山分屬不同的堡、鄉,堡與堡之間、鄉與鄉之間爭名山頭銜也是因素之一。


再次是地名的變更。鍚義山在春秋時期叫錫義山,錫音羊。錫、錫二字的繁體書寫僅有一筆之差,經常被錯寫、錯傳,隋唐以後多稱「錫義山」,錫音西,如此傳承一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時間長達1300多年。1992年 《中國歷史地圖集》統一規範地名,改 「錫義山」為 「鍚義山」, 「鍚」音羊,是 「錫」的簡體字。與羊尾鎮錫義山密切關聯的馬安鎮錫洞溝村,西周初年就開有錫鉛礦,礦洞至今尚存,村中小河被稱為錫洞河。明清移民增多,錫洞河被外來移民諧音為 「徐洞河」,建國以後又復稱錫洞河至今。補充介紹:同樣是諧音的原因,夾河鎮的大黃溝、小黃溝解放後被諧音為大王溝、小王溝。


最後是修道隱密性的特點。天心山修道,主要在秦漢以前。先秦道家修道,常帶有隱士風範,一般不為凡人所知。漢末道教初創時,活動不能完全公開,道場常常帶有一定的隱密性。東漢末年五斗米道中的二十四治及諸多道場,許多都無法考證。這也是天心山在唐代以前雖然名氣很大,但難以定位的主要原因。


以上厘順了鍚義山、娘娘山、羊尾山三山之間的關係,似乎鍚義山就是天心山了。其實不然。天心山要滿足諸多條件,才能叫天心山。


輿圖測繪、邏輯論證,準確定位天心山。進入清朝以後,天心山的線索越來越清楚,脈絡越來越清晰,最後清楚定位到鄖西縣馬安鎮。這個過程,又是幾百年。


鄖西縣第一本縣誌 《康熙鄖西縣誌》(1681年)中並沒有天心山。從 《乾隆鄖西縣誌》 (1777年)、 《嘉慶鄖西縣誌》 (1805年)、 《同治鄖西縣誌》 (1866年)到 《民國鄖西縣誌》 (1936年),250多年間,四部縣誌都記有天心山。比如:


娘娘山 縣南八十里,危峰攢列,聳入雲宵。


天心山 縣西南一百里,一峰高入雲霄。


鍚義山 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名羊尾山。

——《乾隆鄖西縣誌》 (1777年)


娘娘山 縣南八十里,危峰攢列聳入層霄。其下諸山如屏如笏,如筆如牙,莫可名狀。上有九洞,洞各有泉垂如素練,鄉人資其灌溉。


天心山 縣西南一百里。一峰高入重霄。


鍚義山 縣西南一百二十里,一名羊尾山,眾山群集如羊首。通陝西山陽縣。明時店市最盛,今不能復舊。


——《民國鄖西縣誌》 (1936年)


清代以後至民國時期的五套縣誌,四套都記述了天心山,並且明確說明娘娘山、天心山、鍚義山是三座不同的山。鍚義山在羊尾鎮,娘娘山在澗池鄉,天心山在哪兒呢?


除了縣誌以外,清朝還有一本質量高、專業性強的皇家輿地圖書 《光緒輿地記》 (1894年),其分冊 《湖北輿地記·卷二十四》明確指明了天心山的地理位置:


黃龍山之南支曰 「摩溝嶺」,東出馬鞍河水,西出兩岔河水。又分兩支,摩溝嶺之西支曰廣山,又西南止於甲河口,為大黃溝、冷水河兩水間一小支;摩溝嶺之南支曰 「天心山」,東出徐洞河水,南出泥河水,西出大黃溝水。自天心山西南迤至白楊溝發源處,又東南迤傅家溝發源處,又南曰車家山,又東北曰鍚義山,又東北曰娘娘山……


上面這段珍貴的文獻提供了許多信息,有兩句話非常重要:


先看段尾 「自天心山西南,又東北曰鍚義山,又東北曰娘娘山……」,這句話說明,天心山、鍚義山、娘娘山是三座不同的山,這三座山自天心山往東南方向的順序依次是 「天心山鍚義山娘娘山」。

再看段中 「摩溝嶺之南支曰天心山,東出徐洞河水,南出泥河水,西出大黃溝水」,這句話說明,以天心山主峰為中心輻射出的三條河流,向東是徐洞河水,向南是泥河水,向西是大黃溝水。反過來說,這三條河的源頭就是天心山。


今天,順著這三條河流的源頭上溯,無論是實地徒步考察,還是運用衛星地圖輕鬆查詢,能很準確地找到天心山的主峰,即鄖西縣馬安鎮轄內的母龍山,當地百姓又稱花椒山,主峰海拔1192米。這麼高的一座大山,1995年、2015年出版的 《鄖西縣誌》都沒有介紹。1984年 《鄖西地名志》地圖中,天心山附近的老婆頂主峰海拔1044米,卻標註得清清楚楚。


天心山被混淆了幾千年,為什麼一百多年前就能準確定位?如何保證這次論證成果的準確性?


首先是實證,即實地測量,實地考證。清朝從康熙四十七年 (1708)開始勘測各省地輿,採用經緯線、梯形投影法等當時最先進的方法繪圖,到康熙六十年 (1721年)繪成 《皇輿全覽圖》。後來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又多次組織全國測繪,反覆校正,其測量結果一直使用到上世紀四十年代。 《光緒輿地記》1894年才面世,當時的測繪工作已由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組織實施了180多年,準確性很高。當然,1681年康熙皇帝還沒有組織全國測繪,所以 《康熙鄖西縣誌》中沒有天心山。


其實是反證,即反向論證。 《光緒湖北輿地記·卷二十四》是以天心山主峰為中心表述三條河流的,那麼,能不能順著三條河流逆流追溯到天心山主峰呢?有沒有這樣的文獻?答案是肯定的。


比如徐洞河,可用 《光緒湖北輿地記》另一處文獻資料追溯: 「馬鞍河源出磨溝嶺,東南流十里有徐洞河。 (徐洞河)水出天心山,東流十餘里來會。」這句話介紹了徐洞河的源頭是天心山,長度是 「十餘里」。


泥河水出自天心山的問題,可在 《湖北漢水圖說》 (1901年)中找到追溯資料: 「泥河水出自鄖西天心山,東流會小泥河水,屈曲南流五十里來注。」


再次是輔證,輔助證明,相輔相成。按道家洞天福地的理論,福地既然是道家的理想修行地,山水相襯,山好水也得好。什麼樣的水才能與天心山相配呢?當然是 「天心水」了。


正史記錄中真有天心水么?當然有。 《隋書·卷二十九·西城郡》: 「豐利縣……廢上津郡入甲郡。有天心水。」宋代的 《輿地紀勝》等史書有類似描述。


與天心山一樣,天心水在歷史、地理中也是唯一的,沒有重名。以天心山為主峰的三條河流,到底哪一條是天心水呢?當然是徐洞河了。這是符合古代河流 「江、河、水」由大而小的命名規律的。徐洞河 (天心水)是馬鞍河的支流,馬鞍河是天河的支流,天河又是漢江的支流, 「徐洞河 (天心水)馬鞍河天河漢江」,天河與漢江交匯曰 「天漢」,這又是一條邏輯嚴密的證據鏈。再者,天心水流入天河,才合乎情理。


最後是佐證、旁證。1921年 《民國·湖北通志·卷一·輿地誌》的古地圖上,清晰地標著「天心山」;1987年 《湖北省建制沿革》第67頁的現代地圖上,也清楚地標著 「天心山」。兩幅地圖相隔60多年,都以天心山為中心,輻射出徐洞河、泥河、大黃溝三條河;而天心山的東南方向,就是與天心山混淆了幾千年的鍚義山、羊尾山、娘娘山。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幾千年來,天心山寂寂無名,滋養著馬安人,天河默默流淌,養育著鄖西人。 「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2500年前, 《孔丘福地記》幾句天心山的簡略記錄,經過歷朝歷代的豐富、完善,已繁衍出29個帶 「天」的地名,這些地名相互作用、相互穿插、相互支撐,形成了天造地設的地名體系,構建了一個神話般的人間天堂。神奇的是,這些地名還能通過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追溯、反溯和論證,真是 「玄而又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堰日報 的精彩文章:

古代靠什麼採暖

TAG:十堰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