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OLED陣營日趨壯大背後,是DOT時代來臨的序曲

OLED陣營日趨壯大背後,是DOT時代來臨的序曲

按照麥克盧漢「媒介即延伸」理論,自人類誕生第一塊屏幕至今,視聽技術不斷進步的最大動力來源,就是用最新的技術與設備,真實還原並延伸人類雙眼所能感知的光源——你知道,人眼作為自然選擇進化出的極度精密器官,甚至令自然選擇理論的締造者達爾文都感到震撼,而某種意義上,過去一百年,人類屏幕技術的點滴精進,都是向這一目標的不斷逼近。

不過有趣的是,在向目標逼近的路途中,人類總會分叉出不同路口,拿電視屏幕來說,追溯電視屏幕發展史:先由少數產業鏈源頭,發起關於不同技術路徑的對賭,然後其他廠商在不同旗幟下迅速「站隊」,結成信任同盟,似乎是電視屏幕技術的進化宿命。

譬如當顯示技術日趨邁向「後液晶時代」,相較於其他分叉路口,押注「未來電視什麼樣」的天平,如今似乎正向OLED一端傾斜,全球各大廠商紛紛加碼OLED,甚至連昔日的「反對派」海信,也頗為理性地走到了自己當年的對立面,前段時間在海外發布了自主品牌OLED電視,海信的低調皈依,加之此前LG,索尼,飛利浦,創維,康佳,長虹等品牌的集體簇擁,OLED的信任同盟在2018年底變得兵強馬壯。

當然,OLED被聚光籠罩,不止發生在2018年底——事實上,如今OLED電視早已告別教育市場的佈道階段,正在經歷一個落地生根的普及階段,尤其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OLED的迅猛勢頭,似乎正亟不可待地宣判這一次「站隊」的最終結局。

2018年,全球已經有15家電視廠商加入OLED電視陣營

為什麼是OLED?

並無太多意外,在剛剛過去的雙十一,OLED高端電視的銷售額為去年同期的3倍以上,雖然整個彩電市場尚未回暖,但OLED已輕鬆跑過大盤。

而更像是某種交叉印證,奧維雲網發布的數據同樣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電視市場銷售了2260萬台,增加3.6%,OLED的銷售則暴增110.3%,從年初到國慶,55寸OLED電視滲透率增長50%,65寸OLED電視的滲透率增幅達到66%。

更值一提的是,大眾消費級市場的增長曲線,往往並不遵循正態分布,「信心建立起信心,秩序造就更多秩序」的收益遞增原則,或許將在屏幕江湖重現,與其他競爭陣營相比,OLED的生態整合能力會越來越強,這會讓它在短時間內佔據更多市場。

事實上,這種滲透正悄然發生。業內皆知,LG Display廣州8.5代OLED生產線計劃於2019年下半年投入量產,屆時將生產55英寸,65英寸,77英寸等大尺寸OLED電視面板,許多人都在期許,這條生產線能在進一步擴大OLED面板產能的同時,讓中國在未來幾年成為OLED最大的生產國和消費市場。

當然,也有人不禁好奇:將在大概率上贏得未來的,為什麼是OLED?

其實當OLED身處正式爆發前的黎明階段,即便是不少普通消費者,也能輕易說出OLED的優勢所在:比如,在底層邏輯上,主動發光的物理特性,讓OLED能呈現出「純粹的黑色」,每個像素點獨立自控的能力,讓每個細節都可不受整體畫面亮度影響,理論上能帶來幾乎無窮高的對比度,是真實還原自然色彩的最佳載體,而高色域和高對比度也能在最大程度上讓人眼不易疲勞。

另外,OLED的柔性可彎曲特性,讓曲面電視成為可能,極大拓寬了用戶的視覺體驗;更重要的是,受益於OLED不需要背光模組,OLED電視可以如紙板一般直接「貼」到牆壁上,在大眾對居室細節要求頗高的顏值時代,OLED塑造出來的工業設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模糊家用電器與工藝品的邊界。

嗯,從消費者一端剖析:一方面,中產階級崛起拽動的消費升級,讓接近三億的消費者不再盲從低價,開始擁有更高層級的產品期許;另一方面,在從業者,資本和媒體的合力塑造下,無論衣食住行,中國消費者對新技術趨勢似乎尤為敏銳,逛一圈家電賣場就會發現,OLED正在成為高端電視的大眾衡量準則。

而切換至商家視角,眾所周知,OLED電視的高附加值,是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共贏的關鍵因素,尤其在競爭慘烈的中國市場,不同品牌漸次加入OLED陣營,與其自身境遇密切有關:由於液晶電視創新乏力,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橫亘在幾乎所有廠商面前,這也導致「價格戰」硝煙瀰漫,彩電行業利潤率已之前的4%左右下降到近兩年的1.5%,有些企業甚至低於1%,他們非常需要通過OLED技術自身的高價值,讓整個彩電市場走出黑暗叢林一般的失序狀態。

DOT時代的野望

而倘若將視角拉至未來,OLED的高價值輸出,或將奠定整個顯示產業的新秩序。

在近未來,首先可以期待的是OLED與5G和8K的協同效應。你知道,2020年是5G和8K真正成熟商用的時間點,在5G和8K相得益彰的同時(8K對傳輸速度與質量提出極為苛刻的要求,5G恰為其搭建一條信息高速路),出眾的圖像質量,讓OLED成為二者彼此共生過程中的最佳載體——OLED+5G+8K幾乎同一時刻的彼此相遇,將極大拓寬人類「新視界」的色彩疆域。

更值得期許的是,人類賦予OLED的遠期重任,遠不止電視這一塊屏。

追溯古老的媒介變遷史,凱文·凱利將人類與內容載體的關係稱為「三民主義」:「言語之民」(文化更多來自口口相傳),「書籍之民」(從五百年前古登堡發明活字印刷術算起)——以及從今天到未來的「屏幕之民」(People of Screen),他講過一個段子:一位朋友的女兒幼年時就習慣了在手機和iPad上指指點點,某天這位朋友將一張列印的照片放在桌上,女兒走上前去,數次嘗試將它拉大,未遂,於是對父親說:「它壞了。」

嗯,拜OLED技術所賜,在未來,「屏幕之民」可以棲居的地方會越來越多,「壞了」的東西會越來越少,因為與以AI和IOT為核心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相擁而至的,還有DOT(Display of things)時代。

如果說在5G時代,IOT是在追求更大範圍內的萬物互聯,那麼DOT的精神內核,則是讓作為信息社會「門面擔當」的屏幕呈現指數級增長,變得無處不在。而在人類向「屏幕之民」的遷徙過程中,OLED或許是一條最優路徑,它將作為DOT時代的核心,深刻改變未來顯示產業的格局。

這並不難理解,受益其自發光屬性,由於沒有背光源,OLED屏幕可以如水一般,幻化出各種各樣的產品形態,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可摺疊屏幕,你知道,業內普遍將摺疊屏視作智能手機下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再比如,可捲曲屏幕,它不但能成為各種超大屏的終極解決方案,還會演變出今天無法想像的各種柔性可穿戴設備;再比如,透明顯示的屏幕,這個你可以想像,如同好萊塢科幻電影屢次佈道的那樣,透明屏幕可以用在汽車和街邊商店的玻璃上,在需要時呈現出地圖和商品信息等多維度的圖形界面。

55寸透明OLED電視

嗯,OLED的技術原理,讓上述一切觸手可及,甚至已經部分落地。

而通過上文分析不難發現,消費電子產業縱然是一場豪賭,但時至今日,關於誰才是面板的未來,似乎已經有了日趨清晰的答案,如今產業鏈各環節押注OLED,是當前的理性選擇,亦是跨向未來的最佳踏板。

李北辰/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開啟全面屏新形態 三星黑瞳全視屏手機A8s全新發布
三道天塹下,國產智能手錶何時反超Apple Watch?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