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劇能說】《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劇能說】《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最近跟小姐妹聊天發現,原來不是所有人都只關注到《海王》,好幾個閨蜜都提到一部聽起來有點拗口的電影——《狗十三》。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電影名《狗十三》解釋下就是狗和十三歲少女。

其實這部電影的名字一開始不叫這個,叫《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沒看過的人可能更摸不著頭腦了,但看過的人會覺得這個更合適。好在電影的英文名仍然保留《Einstein & Einstein》。

我為什麼這麼說呢?電影講述十三歲和兩條名叫「愛因斯坦」的狗狗的成長故事。乍一聽應該是女孩與狗的溫馨動人故事吧,但看完我深深感覺到哭不出來的悲哀。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十三歲少女李玩(張雪迎飾)因父母離異,爸爸再婚,被寄養在爺爺奶奶家,成長中難免跟父親有衝突,父親不懂得表達如何和解所以送來了第一條狗狗,被她取名叫愛因斯坦,好不容易狗狗得到了接納後卻走丟;為了安撫李玩送來了第二條「愛因斯坦」,全家人都說那是第一條愛因斯坦,只有李玩堅持說不是。

所有關於少女的成長和悲哀,都在兩條愛因斯坦中展開了。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除了「被迫接受父母認定的愛因斯坦」外,李玩的遭遇也展示了作為孩子的不被尊重、強行被懂事和一夜長大。

「這是為了你好」——關於尊重

相信大家對「這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再熟悉不過,當你喜歡天文,而父母覺得沒用不如報英語小組,強行修改你興趣班志願時,這句話會出現;

當你父母決定離婚、再婚,甚至後媽都給你生了個弟弟而你都不知道,這些事情都沒問過你的意見時,這句話會出現;

當親戚熱情的給你夾了一塊你無法下咽的狗肉時,這句話會出現。

這些都是電影里的李玩經歷過的,而我們把「天文」、「狗肉」這些換一個詞,這樣的場景我們都不陌生。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孩子雖然缺少生活經驗,但也有獨立意志,也需要尊重,孩子是孩子,大人有時候不是大人。

「你怎麼這麼不懂事」——關於懂事

在大人看來,「懂事」是對一個孩子比較高的誇獎,但我更喜歡「童言無忌」,這是一個可愛的褒義詞。

以前我們想要什麼,我們會表達;有什麼想法,我們會表達;喜歡誰不喜歡誰,我們會表現出來。對這個世界做最真實的反饋。

電影里李玩前後差距很大,從以前的任性「不懂事」變得懂事乖巧,非常諷刺。

以前她很喜歡天文,即使老師和父親一再勸阻都堅持填天文小組,被父親強行改報還生氣不理人,後來她試著迎合父親,考了年級第一的英語;

以前她不喝牛奶,到後來父親端著牛奶讓她喝,她乖巧的喝下;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以前狗丟了她發瘋任性的找,到後來偶遇丟失的愛因斯坦她淡定走開假裝不認識。

這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事情,我們是不是也在這些很小的事情當中被磨平稜角,變成了大人們口中「懂事」的孩子。

以前我們各有不同,有的喜歡喝果汁,有的喜歡和白水,有的喜歡跳舞有的喜歡音樂,後來我們都成為了一個模子里印出來的愛喝牛奶又懂事的乖孩子。

看到網友一句最精闢的總結是: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你是我的驕傲——關於成長

電影《狗十三》里關於少女李玩與大人之間,有很多衝突戲,但最激烈,是愛因斯坦丟了李玩不顧一切衝出家門大街小巷找狗的那晚,她推年事已高的爺爺崴了腳,害多年不出門的奶奶出門找她差點走丟,喝完酒回家後被父親打的那一晚。

也就是她「成長」的那一晚。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之所以李玩前後會有鮮明的對比,所有的轉折點就是這頓打,打完後父親抱著她痛哭流涕:「我打你是因為我愛你。」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很多網友覺得這一幕很噁心,家暴沒理由。

但真的很現實。

甚至在更多的地方,孩子得到的遠不如這:

「這畢竟還是大城市的較為體面的家庭的故事了,女孩要在父親面前挑釁地吹啤酒瓶才會挨一頓打,打完還能得到道歉與補償。在我們十八線小城市的版本里,女孩準備出門找狗的時候就已經可以贏得兩記耳光了,沒有發出尖叫的機會,沒有摔門摔碗的機會,只能把頭深深地埋進被窩裡無聲哭一場,第二天起來,就長大了。」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看到很多影評認為這是在批判中國式家庭、中國式教育,導演曹保平在電影首映禮上接受採訪時有提到,這個故事劇本打動他的就是對家庭親情關係的思考:

「看完以後你會突然覺得,我對我女兒這樣是不是對,然後作為女兒看完了以後,如果這個女兒有良心的話也會說,我對爸爸是不是也太過分了。《狗十三》是一劑良藥,可以解家庭關係中的一點問題……」

但我覺得它在無情撕開每一個中國孩子的「成長」傷口,以前看青春電影總是感嘆想回到小時候,懷念小時候的單純美好,看完《狗十三》長舒一口氣,還好我已經長大了。我有能力決定自己養不養狗、喝不喝牛奶、報什麼興趣班。

「成長」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傷感又悲哀的詞,因為總要經歷點什麼,不管是疼痛還是失去,才會成長,才會懂事,但假如一定要經歷這些,我寧願我的孩子永遠不用成長。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以前跟朋友聊天感嘆她在她的成長經歷中如此堅強,但她很排斥「堅強」這個詞:如果可以肆意妄為自由快樂,誰願意堅強?

是啊,可以做選擇的話,誰願意懂事、成長、不被尊重?

《狗十三》是每一個人成長的傷疤

本片導演曹保平以犯罪片著稱,他的《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兇者也》都是口碑佳作。而這次拍的《狗十三》雖說是青春片,但在我看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犯罪片,每個孩子成長路上遇到的那些打壓他控制他的大人們,都是「謀殺」孩子青春的兇手。

就像導演一樣,即使長大,仍然可以固執的在電影片尾打上「本片反對虐待動物和食用狗肉!」,希望你無論你長多大,都應該有自己內心的堅持和不妥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蘇珊米勒一周星座運勢(12.3-12.9)
蘋果正在為 iPhone 開發定製的數據機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