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4位戰場犧牲的東北抗日聯軍知名將領

14位戰場犧牲的東北抗日聯軍知名將領

原標題:14位戰場犧牲的東北抗日聯軍知名將領


1936年2月20日,為進一步適應全國抗日運動需要,鞏固抗日軍隊、統一抗日行動、改革抗日軍隊建制,《東北抗日聯軍統一軍隊建制宣言》發表,東北各抗日武裝力量正式統一改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聯所進行的抗日游擊戰爭,其環境之艱苦,鬥爭之殘酷,時間之長久,犧牲之壯烈,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是少有的。他們的英勇鬥爭,大量消耗和牽制了敵人,為全國抗日戰爭的堅持和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這裡,我們盤點14位浴血疆場、壯烈犧牲的東北抗日聯軍知名將領(按照犧牲時間先後排序),深情緬懷他們的光輝事迹,共同紀念那段抵禦侵略、保家衛國的烽煙歲月。


夏雲傑(1903—1936) 東北抗日聯軍第六軍軍長



夏雲傑領導的隊伍是活躍在松花江下游地區的一支抗日勁旅,他英勇善戰,足智多謀,是名震四方的抗日名將,夏雲傑和他的戰友們為了民族的利益,拋頭顱,灑熱血,進行了英勇不屈的鬥爭,開闢創建了湯原抗日根據地和下江遼闊的抗日游擊區,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

王德泰(1907—1936)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副總司令兼第二軍軍長



王德泰領導的抗日游擊隊被中共東滿特委稱讚為「黨領導下的最可寶貴的模範隊」。王德泰不僅是東北抗日將領中的一員虎將,而且在戰鬥中逐漸鍛煉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指揮員。1936年9月,王德泰指揮兩個連的兵力,與敵展開浴血奮戰,保衛了奶頭山抗日游擊根據地。當地居民把奶頭屯東北的無名山稱為「王德泰山」,稱王德泰為「東滿一隻虎」。


陳榮久(1904—1937) 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軍長兼第一師師長



1933年5月,根據中共滿洲省委和吉東局的指示,陳榮久隨抗日救國游擊軍轉赴密山地區活動,曾參加和指揮隊伍與敵人進行多次戰鬥,衝鋒陷陣,不怕危險,帶領部隊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被群眾稱頌為「魁梧將軍」。1937年春,敵人對游擊區和抗聯第七軍進行春季「討伐」,陳榮久在腹背受敵、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負傷不下火線,指揮隊伍突圍出來。然而,在掩護大隊轉移途中,陳榮久不幸中彈壯烈犧牲。


張甲洲(1906—1937) 東北抗日聯軍第十一軍副軍長



1932年春,經黨中央批准,張甲洲率黑龍江籍的6名同學回到老家巴彥,經過精心籌劃,創建了東北第一支人民武裝——巴彥抗日游擊隊。1937年6月28日,中共北滿臨時省委書記馮仲雲在帽兒山主持召開執委擴大會議,決定將獨立師改編為抗聯11軍,原師長祁致中任軍長,調張甲洲任副軍長。8月28日傍晚時分,張甲洲不幸被偽軍亂槍射到,中彈後因傷勢過重犧牲。


李學福(1902—1937) 東北抗日聯軍第七軍軍長


李學福靈活運用戰略戰術,指揮部隊出其不意打擊敵人。同時,他非常注意軍民關係,部隊紀律嚴明,深受人民群眾的擁護。他關心戰士,與他們同吃同住,從不特殊,得到了戰士們的尊敬和愛戴。1938年1月,中共下江特委召開擴大會議,任命李學福為第七軍軍長和中共第七軍執行委員會常委。長時期的征戰和艱苦生活,使李學福積勞成疾,身染重病。但他仍然抱病領導七軍堅持抗日鬥爭,直至病逝。


李延平(1903—1938) 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軍長



1938年春, 中共吉東省委和抗聯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制定了打通北滿與南滿等地抗聯及抗日軍隊聯繫的西征計劃,李延平擔任聯合西征部隊的主要負責人。7月12日,他率第四、第五軍主力部隊攻打葦河縣婁山鎮,繳獲敵人大量糧食和軍用物資,而我軍無一傷亡。之後,西征部隊遭到日軍重兵的圍追堵截,處境艱難。8月中旬,西征部隊歷盡艱辛,到達五常縣。10月,李延平在激戰中負重傷,壯烈犧牲。


王光宇(1911—1938) 東北抗日聯軍第四軍副軍長



1937年10月,王光宇調任東北抗聯第四軍副軍長。他有勇有謀,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王光宇率領抗聯將士從富錦山區西徵到哈東,征程千里、身經百戰,在抗日的鬥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1938年12月,王光宇率部在五常縣九十五頂山與敵遭遇,激戰中,壯烈犧牲。


楊靖宇(1905—1940)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


楊靖宇在黑山白水、冰天雪地中與日寇進行頑強戰鬥,最終在1940年壯烈犧牲。日軍剖開他的腹部,發現胃裡儘是枯草、樹皮和棉絮,沒有一粒糧食。他不畏困難、威武不屈、戰鬥到最後一息的英雄氣概讓日軍為之震驚。


汪雅臣(1911—1941) 東北抗日聯軍第十軍軍長



汪雅臣作戰時身先士卒,他的眼睛、右臂、腿多次負傷,但他仍然是帶傷堅持工作和戰鬥。1941年1月初,由於叛徒的出賣,汪雅臣部隊被日軍圍困。他帶領戰士們突圍時不幸腹部受重傷,壯烈犧牲。敵人殘忍地將他的遺體拉到五常縣城「示眾」,並將其頭顱割下藏匿。


魏拯民(1909—1941)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政委、副總司令



1939年9月,魏拯民與陳翰章部在敦化縣寒蔥嶺伏擊敵軍,擊斃日軍駐敦化「討伐」司令松島少將,並繳獲大量槍支彈藥和物資。在艱苦的抗日游擊戰爭中,魏拯民仍然注重做好部隊的思想政治工作。1940年2月,楊靖宇犧牲後,魏拯民帶病率部出征頻繁打擊敵人。魏拯民和警衛戰士一起吃松子、樹皮度日,還常常晝夜不停地起草文件、報告,總結經驗。1941年3月8日,魏拯民在逝世前艱難地說出了最後的話:「我們的血不會白流,我們的革命紅旗會插遍全中國! 」


韓仁和(1913—1941) 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參謀長



韓仁和跟隨楊靖宇征戰在白山黑水艱苦的抗日戰場上。當時,除極重要的文件由楊靖宇親自起草外,多數文件都出自韓仁和之手。他同時還協助研究決策全軍的軍事行動及戰略戰術,歷經大小上百次戰鬥,成為楊靖宇的得力助手。楊靖宇殉國後,韓仁和率警衛旅轉戰於五常、穆陵、寧安、汪清等地,先後指揮韓仁和了五常香水河子、汪清大興溝、寧安鹿道、鏡泊湖北湖頭等戰鬥。

趙尚志(1908—1942) 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第二路軍副總指揮



日本關東軍一直視趙尚志為「心腹大患」,懸賞一萬元,收買趙尚志的人頭。1942年2月12日凌晨,趙尚志被混入抗聯隊伍的日偽特務打成重傷後被俘。他大義凜然地對審訊他的警察說:「我一個人死去,這沒有什麼。但要知道,抗聯是殺不完的……」他痛斥敵人,拒絕醫治,受傷8小時後,壯烈殉國。


許亨植(1909—1942) 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第三路軍參謀長



許亨植率所部在松嫩平原開展更大規模的抗日游擊戰,並在東北地區大力發動群眾,建立抗日救國會組織,為東北人民的抗日鬥爭積蓄了力量。1942年7月下旬,許亨植在警衛員的陪同下,前往巴彥、木蘭、東興地區檢查工作。1942年8月1日傍晚,他帶領兩名戰士返回慶城密營途中,在青峰嶺南坡少凌河轉彎處露營、生火做飯,由於地勢低洼且無風,炊煙不散,被南面四里外元寶頂山上的慶城日偽軍「討伐」挺進隊發現,翌日凌晨2時,挺進隊五十多人包圍了許亨植的宿營地,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許亨植終因寡不敵眾英勇犧牲。


柴世榮(1894—1943) 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軍長


世榮身為軍長,年紀已近五旬,但他身先士卒,從不搞特殊,同戰士一起吃樹皮、嚼草根,多次負傷,卻始終沒有離開部隊。有一次,一名小戰士在冬天傷了腿,他把自己的皮褲給這名小戰士穿,自己忍著嚴寒行軍打仗。有時,在行軍途中經過戰士們的家,他總是擠點時間登門探望,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幫助解決困難。戰士們親昵地給他起了個綽號叫「柴媽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鷹歷史談 的精彩文章:

《新三國演義》中夭折的三個天才孩童,你知道幾個
中國民24式重機槍,遇上日軍九二式重機槍,到底哪個更強?

TAG:山鷹歷史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