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最撲街的跑鞋緩震設計,設計師你是咋想的?

最撲街的跑鞋緩震設計,設計師你是咋想的?

那些曾經爆紅的緩震科技,後來都怎麼樣了?

在如今跑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里,品牌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推出或更新各種頂尖的緩震技術,諸如Nike最新的React緩震、這幾年風頭正旺的Boost,亦或是Asics長久不衰的GEL膠……

而你知不知道,在運動鞋的漫漫長河中,存在過一些曾經風靡一時,但是最後又銷聲匿跡或是立馬撲街的緩震科技,今天就來扒一扒!

01

Nike Shox

推出時間:2000年

結局:廢膝蓋,和代言人一起隕落了

Shox設計如今復刻成休閑潮鞋還是挺炫酷的

Nike的Shox緩震,作為當年的當紅炸子雞,Nike為這項科技真算是嘔心瀝血,說是八年抗戰也不為過,造就出十幾年前那場盛況空前的Shox神話,自然也無可厚非。籃球巨星文斯·卡特可以說是當年最好的代言人。

第一款搭載Shox技術的慢跑鞋Nike Shox R4

第一雙Shox籃球鞋Shox BB4的草圖

Shox緩震原理就是幾根彈力柱,上面是TPU板來均勻分配力量,是當年NIKE打造的高端系列,籃球鞋、跑鞋、訓練鞋都有採用。但缺點也很明顯,腳感不是很好,吸震和回彈效果都不理想,鞋底比較高。

卡特腳上的這雙就是Shox BB4,發售價150美元

Nike讓自家球星都穿上了它,Shox BB4更是紅遍了大江南北

在那個年代裡往球鞋上加彈簧(準確的說應該是彈力柱),簡直是不可想像的黑科技。在卡特巨大的影響力之下,Nike有理由相信Shox技術還能紅火幾十年,但後來作為代言人的卡特賽季中遭遇膝傷,數據成績下滑,不斷開始有人指責、並且質疑Shox技術的不成熟,才是導致卡特膝蓋傷病的真正的主因。Shox系列的銷量更是每況愈下,就這樣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海洋里。

事實證明,在你的腳底下多加幾個彈簧除了讓你顯得高之外,還有可能讓你承擔崴腳,甚至膝蓋傷病等風險。

02

Adidas SpringBlade

推出時間:2013年

結局:太易磨損,穩定不夠,基本沒人會穿去跑步

Springblade緩震技術就是大名鼎鼎的「刀鋒戰士」了。

2013發布,獨特、前衛的造型,被網友們戲稱「皮皮蝦」。算是阿迪在機械減震方面的一個試水之作,鞋底有16個高科技聚合物材質的葉片。

獨立的葉片結構就像一隻只彈簧,帶來的緩震體驗有點像剛中帶柔的意思,但穩定性欠佳,一般只適合大體重跑者平路使用。而所謂的「炫酷」造型並沒有被大多數跑者接受,更多人反而覺得很怪異。

而且刀片下方是橡膠材料,非常容易磨損,並且因為抓地力還不錯且支撐點較小就更容易在路跑時產生比一般跑鞋更大的磨損,使鞋子壽命大大降低,如果是瀝青路的話恐怕跑兩個月就不忍直視了。

03

AVIA Cantilever

推出時間:1979年

結局:品牌已Flop,淪落為超市開價貨

AVIA這個牌子,放到現在估計99%的人都不知道。

1979年在美國創立,曾經有不少NBA球員就穿AVIA打球,這個牌子簽約的兩位巨星「滑翔機」德雷克斯勒、「助攻王」斯托克頓。AVIA發明了Cantilever緩震技術,是運動鞋史上第一個同時具有避震、反彈、與穩定平衡的功能設計,當時這種避震反彈拱型外底被各種用到跑鞋、籃球鞋的設計里,名列美國運動鞋前5名,暢銷全球50個國家。

Cantilever專利緩震技術

順便說一下,1991年的時候AVIA還成功告贏NIKE抄襲它家的緩震技術(當時好像起訴的是Nike Air 180)

當時Cantilever就像如今的Boost一樣紅過,但放到現在的話,怎麼說呢,就已經過時了……AVIA這個牌子也是,在倒是還在,但在美國據說已經淪落到在超市賣了。

04

Reebok Zigtech

推出時間:2010年

結局:依然在使用,只能算非常小眾的非主流技術

Reebok的Zigtech緩震科技2010年首次發布,獨特的鋸齒狀超輕泡沫大底被跑友們戲稱「豬大腸」。

Zigtech更像是機械緩震與材料緩震的結合。不像純粹的材料緩震泡沫那樣柔軟,但也能提供一定的緩震效果,再加上鋸齒狀的結構提供彈性。結構上窄下寬,增加穩定性。

但這個巨大、炫目、古怪,像豬大腸一樣連成一段的大底與中底,在跑友中的接受度麻麻地。ZigTech技術雖然現在還在被使用,但是已經處於非常非主流的位置。

05

Adidas MegaBounce

推出時間:2008年

結局:市場銷量反應不佳

為了對抗耐克推出的Shox技術,阿迪達斯在2002年也同時開始將目光投到結構減震領域,開發出了A3技術,並且從2007年起把已經成熟的a3技術改名為Bounce技術。MegaBounce就是2008年推出的。

這類技術鞋子中底放置θ形的TPU機械結構,當這個機械結構受到衝擊的時候會變得較短胖,中間的TPU材料的地方會被拉長從而產生緩震回饋。

長得也是比較誇張,官方宣稱後跟的緩震很贊,並且可以把跑者受到的地面衝擊轉化為向前的勢能。但是事實是這個系列在市場上沒挺多久就嗝屁了。

06

Skechers Shape-Ups

推出時間:2009年

結局:賠了4000萬美刀

Skechers斯凱奇當年火爆的Shape-ups系列跑鞋的屬性是訓練,其實是健步鞋,2009年推出,當時在美國的售價是100刀,而且屬於網紅爆款性質,各種明星代言。

品牌當年請了真人秀明星卡戴珊一家來代言,絕對的網紅款

來看看官方描述的Shape-ups緩震技術的原理:獨特的、柔軟的符合動力學設計的鞋楔和鞋底,穿上它就算你是赤腳走路也猶如走在沙子上一樣。當你行走的時候都能感覺到你的腳後跟下沉到地面,當你的重心向前集中到中心時,腳自然地向前滑動,然後利用趾墊腳就能輕鬆離開地面。這一過程可以增強你的腿部肌肉、臀部肌肉、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

好吧,真的那麼神奇?穿個鞋不用上健身房還能鍛煉肌肉吶?現在想想也是很不靠譜,反正最後Skechers因為廣告誤導誇大被米國消費者告了,狠狠賠了4000萬美金。

除了這裡盤點的幾大撲街的緩震科技,還有沒有你所認為失敗的跑鞋緩震技術?

歡迎留言和我們一起八卦!

跑步丨健身丨裝備丨傷病丨營養丨風格丨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RunnerCamp 的精彩文章:

今天到底該不該出去跑?算一卦就知道了!

TAG:RunnerCa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