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阿里雲跑到歐洲叫板亞馬遜 國際化擴張能否更上一層樓?

阿里雲跑到歐洲叫板亞馬遜 國際化擴張能否更上一層樓?

極客網?極客觀察(小刀)12月10日,在歐洲,阿里巴巴與亞馬遜打了起來,戰場不只有電商,還有雲計算。

亞馬遜是世界最大雲計算玩家,歐洲成為了阿里巴巴與亞馬遜的新戰場。阿里巴巴歐洲雲業務主管Yeming Wang說:「對於我們來說,歐洲的戰略地位非常高,因為歐洲許多國家都很發達。」

對於阿里巴巴和亞馬遜來說,雲業務都是重要增長引擎,AWS已經成為亞馬遜利潤來源,2018財年,阿里雲營收增長一倍多,達到21億美元。

全球互聯網巨頭競逐歐洲雲市場

今年10月,阿里巴巴第二個、第三個雲計算中心投入運營(全都在倫敦),話雖如此,在亞洲之外阿里雲的規模仍然很小。Gartner 在報告中說,2017年,阿里雲在全球市場的份額約為4.6%,之前一年為3.7%;亞馬遜的份額高達51.8%。去年,阿里巴巴在歐洲的份額只有0.3%。

亞馬遜要在雲市場與微軟、Alphabet競爭,它沒有無所事事。上個月,亞馬遜宣布要在英國建設一個新AWS數據中心,還準備在英國招募更多人才。

京東數據、供應鏈高級產品經理Yuguang Han說,由於美國的阻力越來越大,京東才會如此重視其它西方市場。他說:「從長遠戰略角度來說,你不能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年初時,京東宣布要在英國劍橋建一個AI實驗室,未來2年投資11.3億美元,在法國建一個配送網路。

騰訊也很重視歐洲市場。10月份,騰訊與倫敦醫療保健公司合作,開發可以診斷帕金森氏病的技術。在娛樂領域,騰訊也與英國政府部門和BBC合作,準備開發英國版移動競速遊戲。

儘管如此,中國互聯網巨頭在歐洲的實力仍然很弱小,不過分析師認為,最終中國會在歐洲大陸挑戰美國巨頭,歐洲還沒有培育出自己的互聯網巨頭。

Enders Analysis分析師Jamie MacEwan認為,歐洲國家不太可能拒絕中國科技投資和合資機會,因為它們想在數字單一市場培育自己的科技巨頭,與美國巨頭競爭。

阿里雲在歐洲機會與挑戰並存

阿里巴巴在歐洲擴張雲業務,對於歐洲來說既是機會,也是挑戰。

在中國,阿里雲佔了雲計算市場的47%,在歐洲,它只能用折扣吸引客戶。

許多公司使用多家雲提供商的服務,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Paul Miller認為,阿里巴巴在歐洲擴張對微軟和谷歌雲業務都是一大挑戰。

阿里巴巴歐洲雲業務主管Yeming Wang解釋說,拓展歐洲業務對於電商的發展也是有利的,對中國擴張也有利。他還說,對於信息處理,阿里巴巴會遵守各國法律。

Linkbynet是一家巴黎雲計算公司,它也使用阿里巴巴服務,並將服務提供給客戶。Linkbynet CMO Francois Chazalon說:「大家都在討論與阿里雲做生意是否可行。」

「它們擔心智能產權、數據安全及政府問題。最終,它們想合作。要在風險管理和業務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Forrester分析師Miller說,歐洲許多客戶正在對阿里雲進行盡職調查和安全審查,他預計在未來2-3年內,歐洲企業就會將非敏感數據交給阿里巴巴。

有些歐洲企業出於商務原因避開阿里巴巴,在歐洲阿里巴巴還沒有證明自己,如果這些企業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打算,就找不到理由使用阿里服務。

英國OutSystems營銷經理Rebecca Blackmore說:「他們向我們展示所有服務,這些服務在中國超級流行,就像亞馬遜一樣。不過回到現實,歐洲卻沒有人使用。」

阿里巴巴CEO張勇曾說,未來阿里雲業務會成為主業務。張勇說:「我們堅信未來所有業務都會由雲計算驅動。在新數據字時代,我們打造雲基礎設施,為所有業務提供支持,我們對此很滿意。我認為,未來雲精力會成為阿里巴巴主業務。

阿里雲業務增速很快,截止9月30日的一個季度,營收達到56.7億元,同比增長90%。一年前同期,阿里雲營收佔總營收的5%,今年三季度佔了7%。

持續投資並國際化的阿里雲增長迅速

在過去兩年半里,阿里巴巴雲業務一直在向新市場擴張。

Synergy Research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範圍內的「五朵雲」提供商按市場佔有率分別是亞馬遜AWS、微軟、谷歌、阿里巴巴,以及IBM和Salesforce(兩者並列)。

CCS Insight高級副總裁Martin Garner說:「阿里巴巴持續向雲服務投資,增速很快。它已經成為雲市場超級玩家,正在追趕亞馬遜、微軟和谷歌。」

Garner還說:「它在全球建設據點,最近還在英國開放一個數據中心。在雲服務組合方面,阿里巴巴也在以空前的速度創新,最近還強勢進入物聯網市場。」

今年三季度,亞馬遜AWS的營收已經達到66.8億美元,相較阿里雲的優勢非常明顯,不過阿里雲的增速連續多季超過了前者。

Garner認為:「就眼下來說,阿里巴巴雲服務還處在投資階段,沒有盈利。當阿里雲規模擴大,也許能成為盈利機器,就像AWS是亞馬遜的盈利機器一樣。」

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雲業務可以讓公司業務更加多樣化,就像亞馬遜10年前所做的一樣。阿里巴巴還在推行「新零售」戰略,將線上資產與實體店結合在一起。阿里巴巴還想建設食品配送和物流網路。

年初時,阿里巴巴還說要設計自己的AI晶元,這些晶元將會裝進伺服器,它可以處理大量數據,能幫助阿里巴巴增強雲業務。

張勇說:「晶元是計算的核心。如果我們想將AI植入業務……那就要重視計算力……所以我們要花時間好好研究晶元。」

中國第一、亞太第二、全球第四的阿里雲能否更上一層樓,可拭目以待。(文/極客網小刀,部分內容綜合自WSJ、CNB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網 的精彩文章:

市場份額別用嘴吹!請留手機上門維修一方凈土
阿里雲跑到歐洲叫板亞馬遜 歐洲雲市場誰主沉浮?

TAG:極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