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張元吉:綜述一生 榮辱與共

張元吉:綜述一生 榮辱與共

正一派第四十六代天師張元吉,字孟陽,別號太和。澹然先生張懋丞之孫,寂靜真人張留綱子也。感長庚星而生於宣德十年(1435)春正月九日。

自幼明敏絕人,凡祖秘儒書,一覽輒了,詩詞有物外之思。

張元吉天師承上啟下,上接明代最著名的三位天師張正常、張宇初、張宇清,下啟後來的晚明時期的諸位天師,是一位比較中庸的天師。

其一生自幼喪父,由祖母和母親護佑長大,歷經三朝皇帝寵信,自己法事活動較多,為國為民,屢屢應驗,這極大地提升了道教的影響力。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張元吉天師也是唯一因坐法而被流放的天師,這在當時以及後來都激起了極大地非議,客觀的講給道教事業帶來了極大的消極影響。

據載,張元吉「自幼明敏絕人,凡祖秘儒書,一覽輒了。喜為詩詞,然所發皆非塵世語,讀者莫不奇之。」祖傳秘籍,儒道佛書,一看就懂。

喜為詩詞,然所發皆非塵世語,讀者莫不奇之。(資料圖)

正統十年(1445)冬天,時年十一歲的張元吉天師赴闕覲見英宗,上見之,覺其眉清目秀,聰慧異常,遂召入內庭,命坐賜茶,並錫誥授「正一嗣教沖虛守素紹祖祟法真人」,領道教事,厚賜而還。

這標誌著我們的正元吉天師正式按照明代的典制任命為天師。張元吉歷經三朝,為朝廷舉行的齋醮法事活動頗多,史料記載:

正統十年(1445)冬,赴闕,時年甫十一,上見之,愛其聰慧,召入內庭,命坐賜茶,錫誥授「正一嗣教沖虛守素紹祖祟法真人」,領道教事,厚賜而還。

正統十一年(1446)冬,召見於仁智殿,命書趙天君符,恍惚有神虎哮吼之聲,上驚異嘉嘆,賜冠服圭佩及金幣之屬,誥贈父留綱為「正一嗣教祟玄養素寂靜真人」,封母高氏為「慈惠靜淑玄君」。

正統十二年(1447),上念其幼孤,賜劫諭禁治族屬侵侮之輩,更授贊教掌書等官輔之。

正統十三年(1448),上御大善殿召對稱旨,有萃寶冠金文服之賜。正統十四年(1449)正朔,命分獻星辰壇。

三月,辭歸,諭留之。夏六月,雷撒謹身殿,瓦擊蚩吻,雨浹旬不止。召問以慎起居,戒邊防為對。

命建祈晴醮於朝天宮,應時天朗氣清。秋七月,上北狩,皇后命建保安醮於內庭。

景泰改元,秋八月景皇帝召入覲,顧問者再,命建保鎮國祚醮於大德觀。

景泰二年(1451)二月,給部牒一千,度羽士。

景泰三年(1452)冬,命醮於內庭,禮成,賜燕仁智殿。

景泰四年(1453)春,命分獻風雲雷雨壇醮於朝天宮。

遣內使傳旨諭,乃進符水滌為英宗洗滌治癒足病。(資料圖)

景泰六年(1455)春,上御文華殿召見,問諸雷秘法,命作符,大悅曰:神明之冑,代不乏人,可謂善繼矣。

當時以為榮。四月,命建金籙黃籙二大齋於靈濟宮。祠官以聞,上嘉錫誥,加封為「正一嗣教沖虛守素紹祖崇法安恬樂靜玄同大真人」,

掌天下道教事,賜玉冠圭佩衣履之屬,特命尚方良冶作法劍一口賜之,遣中使護送還山。

天順元年(1457),英宗睿皇帝複位。二月入賀,命建祈謝醮於內庭,寵責逾厚。七月,頒劫申禁偽出符錄及族屬欺凌者。

天順三年(1459)冬,入觀,賜燕內庭,再命傳太上延禧諸秘錄。天順四年(1460)春,命陪祀天壇,上御齋宮垂清,問對稱旨,賜金練衣錫誥,加封母高氏為太玄君。

天順五年(1461)四月,上令俾醮於大內玄天祠,有異兆。七月,祝融扇焰於承天門,命就朝天宮建祈謝禳熒醮。

七日,致感河泊驅波御溝驟溢,上嘉獎深至。復召對奏,乞大赦天下。

天順六年(1462)三月,陛辭而還抵潞河,上遣錦衣衛百戶劉升,令以原給驛券,外加賜馬快船追送之。

天順八年(1464)春入朝,上登寶座,輒有影響,命書符劾之。遣內使傳旨諭,乃進符水滌為英宗洗滌治癒足病。未幾,上御奉天殿,聞空中有如木石墜壓之聲,命醮禳謝。是夕即除。

英宗尤加禮重,錫誥加封為「正一嗣教體玄悟法淵默靜虛闡道弘化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加封「慈惠靜淑太玄君」母高氏為「慈和端惠貞淑太玄君」,厚賜還山。

憲宗純皇帝即位,成化元年九月入賀,賜燕於文華殿。

辭歸出遊,歷登名岳,探仙人舊隱之跡。(資料圖)

成化二年(1466)正月,上遣中官齋賜八寶為壽。翌日,入謝,仍賜燕內庭。十一日,命分獻風雲雷雨壇。

二月,命建升真醮於大德觀,賜勸申禁族屬侵犯及諸人偽造符籙,並授贊教掌書等官,助理玄政。

成化三年(1467)秋,入朝,召見於大善殿,命以祖傳印劍進覽。上回重瞳久之,嘆曰:「物之珍毖,果有神靈」。賜燕而出。

十一月上復御大善殿召對,聖語勉以護國安民,更給正一嗣教大真人府金印,又加賜玉印各一顆。

御書大真人府四字,命梓縣於府第閥額,三錫恩綸,加封為「正一嗣教體玄崇默悟法通真闡道弘化輔德佑聖妙應大真人」,掌天下道教事。

仍遣中官秦勤齋,賜蟒衣玉帶冠履劍器圭佩之屬。

成化五年(1469)冬,召見,命建金籙醮於朝天宮。辭歸出遊,歷登名岳,探仙人舊隱之跡。去六載方還,徑抵龍虎岔下,結茅卻粒者三年。

成化十一年(1475)十二月十六日,書頌畢,端坐而化,葬於本里播箕灣。

未完待續……

(編輯:如風)

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道學 的精彩文章:

誠青道人書畫精品集:道通天地
良知本體 真正的長生不老丹

TAG:騰訊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