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日一穴】承泣穴:散風清熱,明目止淚,祛風散熱,疏邪明目

【每日一穴】承泣穴:散風清熱,明目止淚,祛風散熱,疏邪明目



上期穴位是承泣




都有誰答對了呢






承泣

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鼷穴、面窌,面髎,目下,谿穴,鼠穴。屬足陽明胃經。承泣為陽蹻脈、任脈、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承即承接,泣指眼淚,此穴在目下,故名承泣。




【腧穴釋義】




別名:鼷穴、面窌《針灸甲乙經》,面髎,目下《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谿穴《外台秘要》,鼠穴。




承泣。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經體內經脈氣血物質由本穴而出。胃經屬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多氣,即是多氣態物,多血,血為受熱後變為的紅色液體,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熱。胃經的體表經脈氣血運行是由頭走足,為下行,與其構成無端循環的胃經體內經脈部分,氣血物質的運行則為散熱上行。本穴物質即為胃經體內經脈氣血上行所化,在體內經脈中,氣血物質是以氣的形式而上行,由體內經脈出體表經脈後經氣冷卻液化為經水,經水位於胃經之最上部,處於不穩定狀態,如淚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溝通陽明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內外相通。




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由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外出變化而來,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出體表後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溫熱之氣,氣血物質的陰陽相濟之性同於蹺脈,故為蹺脈足陽明之會。此外,本穴的地部經水其性又同於任脈,可循地部別走任脈的承漿穴,故其又為任脈足陽明之會。



附註:足陽明經、陽蹺、任脈交會穴,承泣穴: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




【取穴位置】





承泣穴位於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定位此穴時通常採用正坐或仰靠、仰卧的姿勢。





【穴位解剖】





承泣穴在眶下緣上方,眼輪匝肌中,深層眶內有眼球下直肌,下斜肌;有眶下動、靜脈分支,眼動、靜脈的分支;布有眶下神經分支及動眼神經下支的肌支,面神經分支。




【功能主治】




功能

:承泣穴有散風清熱,明目止淚,祛風散熱,疏邪明目的作用。將體內胃經的物質營養及能源輸送頭面天部及任脈、陽蹺脈等。




主治

:目赤腫痛,流淚,夜盲,眼瞼瞤動,口眼歪斜。近視、夜盲、眼顫動、眼瞼痙攣、角膜炎、視神經萎縮、眼睛疲勞、迎風流淚、老花眼、白內障等常見的多種眼部疾病,當然需要採用其他相關穴道一同治療才能取得顯著效果。此穴是穴道療法中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道之一。







【穴位配伍】





承泣配風池、睛明,耳尖放血,有疏風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承泣配足三里、合谷、攢竹、風池,有補益氣血,祛風清熱的作用,主治眼胞瞼外翻及口眼歪斜。




【刺灸法】





直刺,囑患者眼向上看,輕輕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緩緩刺入0.5-1寸,不宜過深。勿大幅度捻轉提插,出針後局部壓迫1-2分鐘,以防出血。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於治療結膜炎、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斜視、白內障、視神經萎縮、面神經麻痹、面肌痙攣等。






每日一猜:




位於人體面部,瞳孔直下,當眶下孔凹陷處

」猜一穴位。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每日早上十點左右在留言處


或看第二天的每日一穴文章中


為您揭秘~




歡迎大家在留言處留下評論,一起討論~



推薦閱讀




  1. 手上長這種透明小水泡?那是身體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



  2. 一泡尿引發的命案!請把醫生的忠告轉給所有人



  3. 中醫解夢,比「周公」靠譜!



  4. 虛→寒→濕→凝→瘀→堵→瘤→癌!趕緊學兩招,救救你垂危的身體!



版權聲明: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責編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

忍冬(微信號:w13714009507)







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疾


黃帝內經一聊就懂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本號致力於弘揚內經養生之術,每天分享健康養生之道。《靈樞》《素問》,一聊就懂!






如何養生?請

點擊

閱讀原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