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文 | 歡樂美

來源 | DaDa媽媽(ID:dadareading)

1


孩子發脾氣時,你第一句話怎麼說?

前段時間熱播的《不可思議的媽媽》中,四位明星媽媽正帶著寶貝們吃大餐。

面對豐盛大餐,胡可的兒子小魚兒心心念念的卻是自己的新玩具,他要求媽媽現在、立刻、馬上把新玩具組裝成「機器人」。

遭到媽媽的反對後,小魚兒立馬送上了「魚式怒目」,一場暴風雨眼看就要來臨了。

看著發脾氣的兒子,胡可溫和而堅定地說:


我知道你很想讓玩具"變身",你很想讓它變成拿著武器的機器人,但是要等到吃完飯以後,這是規則,你要遵守規則。」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

當小魚兒因無法帶走心愛的玩具而崩潰大哭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很想要這個玩具,現在拿不回家你心裡有點難過,但是這是規則......」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

當小魚兒從水堡里出來因害怕而哭泣時,胡可說:


我知道你有點害怕,但是你表現很好、很勇敢,你堅持下來了對不對。」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綜藝《不可思議的媽媽》

在整檔節目里,但凡小魚兒鬧情緒,胡可必定第一時間送上的「我知道」句式。

簡單的一句話,代表著你體會到了孩子的感受,理解他內心正在發生什麼。

「我知道」三個字,意味著接納和共情。

一個好媽媽不是在孩子情緒爆發時責備他,或用更大的音量壓制他,而是應該第一時間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


2


別對情緒崩潰中的孩子講道理

在幼兒園門口遛彎,恰巧遇到小朋友們放學。

有個小姑娘看到有小夥伴在吃雪糕後對媽媽說:「媽媽我也要吃雪糕。」

媽媽:「你最近有點咳嗽,不能吃雪糕。」

女孩:「能吃!能吃!就要吃……」

這個媽媽沒有妥協,小女孩就坐在地上大哭起來。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電視劇《虹色夏戀》

媽媽氣急敗壞地說:「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你就坐這兒哭吧,我走了!」

話音未落,媽媽氣沖沖離開,只留下原地哭泣的孩子。

路過的一位大媽好心「勸」孩子:「快追你媽吧,你媽不要你了。」

聽到媽媽不要自己的話,女孩迅速爬起並大哭著向媽媽離開的方向跑去......

不被理解和接納的孩子真可憐!

「這麼點小事有什麼好哭的」,這是我們常常用來責備孩子的理由。

但對孩子來說什麼是大事,什麼又是小事呢?

在炎炎夏日,孩子萬般渴望卻得不到自己想吃的雪糕,對她來說,這就是一件大事。

如果那位媽媽能夠這樣和她的孩子說:

「寶貝,媽媽知道你很想吃雪糕,這麼熱的天吃根雪糕,冰冰涼涼的一定很舒服,可是你現在有點咳嗽,我們改天再買好嗎?」

在第一時間得到媽媽愛和接納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媽媽的「拒絕」。

如果接納沒有發生,媽媽講的所有道理都會被孩子的情緒屏蔽。

因此,對正哭得昏天黑地的孩子講道理,實在不是一件明智的事兒。

腦科學研究發現:情緒系統先於理智系統發育並成熟。也就是說人類的「情緒腦」要比「理智腦」優先發育。

當孩子情緒爆發時,他弱小的「理智腦」完全管不住強大的「情緒腦」。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電視劇《一半藍色》

幼兒教育專家李群鋒在《兒童情緒心理學》一書中說:兒童的情緒和大人的不一樣。

孩子的情緒表達往往直接,且是通過行為來表達的。

當孩子有情緒時,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納,時刻提醒自己,孩子的情緒和大人的不一樣。

作為成年人,我們常常將自己的觀念和價值判斷強加在孩子身上,殊不知孩子感受到的世界和我們的並不一樣。

3


不會接納情緒的父母,常常將孩子逼向崩潰

今天早上,同事一上班就紅著眼睛跟我們倒苦水:青春期真是太可怕了,一向乖巧聽話的女兒居然對自己說,再也不想當她的女兒了!

原來,同事在收拾女兒房間時,無意翻到一本素描集,整整一本畫的都是女兒班上同學的肖像。

怪不得女兒最近上課不專心、寫作業打哈欠。

同事很生氣,女兒放學回來剛進門,她便單刀直入展開犀利的思想教育:「你馬上就初三了,學習那麼緊張,作業都做不完,還天天整這些沒用的事!」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電視劇《小別離》

女兒也不是好惹的,立即從一臉懵圈切換到戰鬥模式:

「誰讓你翻我東西的?經過我允許了嗎?這些怎麼沒用了,你就知道成績!到底我重要還是成績重要!」

母女倆越懟越起勁,最終,這場爭吵在女兒「不認媽媽」的狠話中悲傷收場。

同事想不明白,原來那麼乖巧的孩子去哪兒了?怎麼突然感覺換了個人?

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說:


「當我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致彼此疏遠和傷害時,這種溝通方式會讓人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 」

《少年說》中有位名叫袁璟頤的孩子,鼓起勇氣向自己的母親吶喊:不要再拿我和「別人家的孩子」比了!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孩子拼盡全力只是想告訴媽媽:你看看我的優點吧,看看我的努力吧,我很痛苦啊!

然而面對孩子發心的吶喊,媽媽完美地避開了重點,她給孩子的回應是:我知道你很棒,但是第一、第二、第三......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我知道」很短很敷衍,「但是」很長很具體!

孩子長期被壓抑的情緒,在即將崩潰的一刻依舊沒有被接納和認同。

今年六月,安徽滁州一名十四歲的花季少女就因考試失利,與父母發生爭執而選擇了跳湖輕生。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暫且不談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父母能夠在第一時間接納孩子的情緒,給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結果可能會很不一樣。

當孩子被負面情緒包裹時,父母所有咄咄逼人的說教,都會成為壓在孩子瀕臨崩潰神經上的最後一根稻草。

情緒看不見,但不表示不存在。

父母與孩子的「作戰」,其實多數時候都是與孩子情緒的較量。

這些情緒,很幼稚卻充滿力量,父母若將之視為洪水猛獸,它便會衝垮你的防線;父母若能開渠疏導,它便會成為灌溉親子關係的養料。


4


永遠保持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姿態

作為父母,我們有一項挑戰就是:為孩子的情緒貼標籤,幫助孩子認識並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發飆時,他也不明白自己正在經歷一種怎樣的情緒,而家長要有和孩子共情的能力:


「我知道你沒有考好,你也很生氣......」

「我知道你的朋友離開了,你有點難過......」

「老師今天的評價並不準確,你很委屈吧......」

孩子首先要學會認識到情緒,然後才能正確地表達情緒。

當孩子的情緒無法排解時,父母要充當孩子的「情緒管理師」,陪孩子一起打打球,看場電影,聽聽孩子喜歡的音樂,和孩子一起找找適合他的宣洩方式。

所有不傷人傷已的宣洩方式都是可行的,在引導和陪伴的過程中,親子關係也會越來越融洽。

當然,在安撫和接納孩子情緒的同時,也別忘了一個詞:溫柔的堅持

這裡的溫柔,指的是面對孩子的情緒要溫柔以待,無條件接納,但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必須堅持原則,不能妥協。

孩子發脾氣時,第一句話要這樣說

圖片來源:電視劇《我的女兒琴四月》

為人父母,我們都曾對身邊的小天使許下過「永遠愛你」的誓言。

永遠有多遠?

它不僅僅是一個時間的跨度,更重要的考驗是,當你的小天使轉身就化為小惡魔時,你還能不能控制好情緒,接納那個「不可愛」的他?

會發脾氣,才是孩子真實的表現。

當他發脾氣時,讓我們蹲下來,以接納的姿態,耐心地看看孩子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並告訴他:

孩子,在爸媽這裡你是可以犯錯的,你的委屈是可以流露的,你的感受我們正在嘗試體會,你的內心我們能懂,我們始終是站在一起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中國幼兒園太喪心病狂了,居然逼出了這麼多民間手工藝術家
孩子便秘,給他吃香蕉,也許我們都錯了!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