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35個常用穴位位置與功效大全,配穴點陣圖詳解,很實用!

35個常用穴位位置與功效大全,配穴點陣圖詳解,很實用!

定穴位是每一位中醫人必學的項目,但是人身體穴位眾多切複雜,想要準確的找到穴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各個穴位的分布更是讓學中醫的焦頭爛額,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常用穴位的功效與位置,幫助你準確找到常用穴位!

一、頭面部常用穴位

1.百會

[位置]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主治]頭痛、眩暈、高血壓、脫肛等。

2.太陽

[位置]在眉梢與外眼角之間,向後約1寸凹陷處。

[主治]頭痛、偏頭痛、眼疾、面癱。

3.陽白

[位置]前額,目直視瞳孔正中直上,眉上1寸。

[主治]面癱、頭痛、眼疾。

4.攢竹

[位置]前額眉毛內側端。

[主治]頭痛、眼疾、眉棱骨痛、面癱。

5.睛明

[位置]閉目,在目內眥角上方0.1寸處。

[主治]眼科各種病症、面癱。

6.風池

[位置]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之間凹陷,與乳突平齊。

[主治]感冒、頭痛、頭暈、項強頸痛、眼疾、高血壓病。

7.風府

[位置]後正中髮際直上1寸。

[主治]眩暈、項強頸痛、中風不語、癔病、咽喉腫痛等。

8.迎香

[位置]鼻翼旁0.5寸。

[主治]鼻炎、鼻塞、口歪。

9.印堂

[位置]兩眉頭線之中點。

[主治]頭痛、眩暈、鼻疾、皮疾、高血壓。

10.人中

[位置]人中溝上1/3與下2/3的交界處。

[主治]昏迷、癲狂、口眼歪斜、腰脊痛。

11.神庭

[位置]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頭痛、目眩、眼疾、鼻話、癲狂。

12.頭維

[位置]額角髮際上0.5寸。

[主治]頭痛、目眩、眼疾。

二、胸腹部常用穴位

13.膻中

[位置]兩乳之間,胸骨正中線上,平第四肋間。

[主治]支氣管炎、哮喘、胸痛、肋間神經痛、冠心病。

14.中脘

[位置]腹部,前正中線,臍上4寸處。

[主治]胃痛、胃潰瘍、慢性胃炎、嘔吐、呃逆等。

15.天樞

[位置]腹部,肚臍旁開2寸。

[主治]急慢性胃炎、腸炎、痢話、便秘等。

16.氣海

[位置]腹部,前正中線,臍下1.5寸。

[主治]腹脹、腹痛,氣虛體弱。

17.關元

[位置]腹部,前正中線,臍下3寸。

[主治]腹痛、腹疾、尿路感染、月經不調、性功能障礙。

18.大橫

[位置]臍中旁開4寸。

[主治]腹瀉、便秘、腹痛。

人體經絡是個大葯庫!經常按摩穴位.盡量用人體自身葯庫中的葯,減少對外在藥物的依賴.其實吃藥就是通過葯的各種性能,通過胃的消化,肝腎的解毒,腸的吸 收,提供臟腑特別缺少的各種營養物質元素,使人體陰陽平衡,如果不依賴於外界的攝入也能達到如此功效,何樂不為呢?

三、上肢部常用穴位

19.曲池

[位置]曲肘成直角,在肘橫紋頭與肱骨外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上肢關節疼痛、癱瘓、麻木、高血壓、高燒、過敏性疾病、皮膚病等。

20.合谷

[位置]第一、二掌骨之中點。

[主治]感冒、五官科疾病、面神經麻痹、神經科疾病、各種疼痛等。

21.尺澤

[位置]在上肢肘窩橫紋上,肱二頭肌腱外側處。

[主治]咳嗽、哮喘、咽喉腫痛、臂痛、肘關節疼痛、皮膚病等。

22.內關

[位置]伸臂、仰掌,前臂內側,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

[主治]心臟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精神障礙、胃痛、嘔吐、各種疼痛等。

23.勞宮

[位置]手掌中心,握掌時,中指尖所點處。

[主治]中風昏迷、心絞痛、癔病、手指麻、掌痛等症。

24.神門

[位置]腕橫紡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煩、驚悸、善忘、不寐。

25.外關

[位置]腕背橫紋上2寸,心煩骨與橈骨之間。

[主治]熱病、頭痛、耳聾、耳鳴、肘臂屈伸不利。

26.扭傷穴

[位置]屈肘,掌心向內,曲池穴與腕背側橫紋中央連線的上1/4與下3/4交界處。

[主治]急性腰扭傷。

四、下肢部常用穴位

27.環跳

[位置]在股骨大轉了最高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1/3與內2/3交界處。

[主治]腰腿痛、坐骨神經痛、下肢麻痹、癱瘓、麻木等。

28.血海

[位置]髕骨內上方2寸處。

[主治]月經不調、崩漏、閉經、股內側痛等。

29.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

[主治]脾胃不和、噁心嘔吐、胃痛、急性胃腸炎、關節炎、下肢麻痹、半身不遂等。

30.陽陵泉

[位置]屈膝,在腓骨小頭前下方凹陷處。

[主治]肝膽疾病、高血壓、偏癱、下肢麻木疼痛等症。

31.委中

[位置]腘窩橫紋之中點。

[主治]急性胃炎、嘔吐、腰腿痛、坐骨神經痛、關節炎、偏癱、腰痛、牛皮癬等症。

32.承山

[位置]腓腸肌兩肌腹之間凹陷的頂端。

[主治]腰痛、腓腸肌痙攣、便秘等。

33.三陰交

[位置]內踝高點直上3寸,在脛骨後緣。

[主治]泌書法、生殖系統疾病、下腹痛、腹瀉、濕疹、神經性皮炎、蕁麻疹等。

34.懸鐘

[位置]外踝最高點上3寸,腓骨後緣。

[主治]脅痛、胸腹脹滿、足與小腿攣痛、痔出血等。

35.湧泉

[位置]足底,足趾屈時呈凹陷處。

[主治]頭痛、目眩、頭昏、咽痛、小便不利、大便困難、昏劂等。

許多人感覺提及中醫經絡與穴位養生,覺得很神秘,遙不可及,其實中醫穴位養生方法非常簡單,許多操作都可以自己解決,如按摩,艾灸,拔罐等,穴位養生視頻。

穴位療法對疾病的治療,的確有極高的效果,這已經得到大家的認同了,而且,最近也逐漸借科學的方法剖析其效果。

結論,簡單地說,就是: 穴位就位於能量流動的通路上。這種通路稱為「經絡」,穴位的正確稱法應是「經穴」。內臟若有異常,就會反應在位於那有異常的內臟經絡上,更進一步地會反應在能量不順的經穴上。因此,通過給予穴位刺激,使能量的流動順暢,而達到治病的效果,這就是穴位療法的目的了。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艾灸學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面部最難搞的問題:眼袋有多大,人就有多老!

圖解「撥筋」如此神奇!

現代人如何做到「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

人越虛越懶,越懶越虛?快來看看你是什麼虛了!

身體這3個表現,尿酸已經高的可怕!做到「三多四少」降尿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蓬軒 的精彩文章:

雙腳是健康,有這四個癥狀,說明身體出問題了
孩子頻繁眨眼,是不是病?該怎麼辦?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