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戰略轉折,讓秦國從馬倌部族逆襲成為天下第一強國?
文/王凱迪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一統天下的千秋功業至今影響著現代中國的發展,秦國奠定的基業幾乎主導了整個傳統中國社會數千年來的政治文化進程。
然而,這樣一個強大的國家,在西周時卻僅僅是為周王豢養馬匹的馬倌家族,周邊戎狄環伺,隨時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究竟是什麼讓秦國可以從危機四伏的西戎之地崛起呢?
1、秦人祖先與馬結緣
秦國的崛起於馬匹息息相關,西北的馬匹與秦人的祖先很早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秦人的祖先雖然來自東方(商代東夷之後),但是從西周中前期開始,秦人祖先就定居在周人邊陲的西犬丘(今天甘肅天水市),成為專職為周王牧馬的氏族部落。秦人雖然不屬於戎狄,但是日常與戎狄雜居,已經難分彼此。然而,秦國在戎狄中依舊保持了對於周王室的忠誠,宣王時期,秦仲帥軍力戰西戎而亡,其子庄公一戰擊敗西戎,還於故地,其孫襄公則是在周幽王遭難之際,護送平王東遷洛邑。
圖/秦國早期西犬丘故址考古
由此可見,秦人雖然居於戎狄之所,但是西周后期的三代秦君為周王室可謂厥功甚偉。秦人的努力自然也得到了周王室的認可,其爵位迅速進為西陲大夫,最終列為諸侯(東周初年),封地也由剛開始的西犬丘五十里之地擴大為岐山以西的周人故地(雖然當時這些土地大部分為戎狄佔據)。
圖/秦國都城的變遷
2、秦國人的東進戰略
直至秦庄公時期(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當時的秦國政治中心始終保持在西犬丘(甘肅隴南禮縣)與秦邑(甘肅天水清水縣)之間的隴東高原之上,並保持著對周邊戎狄的高壓戰略態勢。
直到襄公時期(公元前776年),隨著西周王室在關中的統治力日漸削弱。秦國做出了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即從隴東高原上的西犬丘遷都到汧(陝西隴縣),由此翻越了隴山,進入渭水上游,便開始了對關中平原的實際性競爭。秦襄公的這次遷都舉動後的第五年,犬戎直入鎬京,幽王慘死於驪山腳下,襄公在護送平王東遷之際馬上開始了對關中一帶戎狄的進攻,昭示了秦國東進的野心。
圖/秦人東進
3、橫掃關中平原
到公元前八世紀後期,秦軍開始沿著汧水進入渭水上游,正式佔領岐山以西的周原故地,從而完成了對周王朝冊封之地的實際佔領。到公元前七世紀初,秦武公已經沿渭水流域一路向東,沿途消滅盪社、彭戲氏等小部族,迅速掃蕩整個關中平原,收拾周朝的關山舊河,直抵華山腳下。公元前672年,秦宣公向晉國宣戰,第一次帥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這表示秦國對於關中之地的佔領已經基本完成。
圖/烽火戲諸侯
秦國對於關中平原的佔領,是秦國立足西北統一天下的重要環節。正是由於秦人對於周王室的政治效忠以及正確的地緣戰略決策,讓秦國得意在偏遠的邊陲迅速發跡。
參考文獻:1.中國全史百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