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果沒有核武器,現在的俄羅斯還能守住那麼大的領土嗎?

如果沒有核武器,現在的俄羅斯還能守住那麼大的領土嗎?

原標題:如果沒有核武器,現在的俄羅斯還能守住那麼大的領土嗎?


如果沒有核武器,現在的俄羅斯照樣能守住自己的領土。幾百年來,俄羅斯的領土歷經數次大的變遷,據稱「俄羅斯帝國400年領土拓展400倍」,1922年蘇聯建立後各加盟共和國陸續加入領土面積達到2240.22萬平方公里。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保留了76%的領土面積達到1709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6,目前仍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然而,1991年蘇聯的解體並不是被對手的武力壓垮的,而是被「不戰而勝」的。


比如:在整個冷戰時期,蘇聯/華約陣營的軍力明顯強於美國/北約陣營,尤其是核力量,當年蘇聯核武器研製起步雖晚發展卻十分迅速已比美國更勝一籌,核武器數量兩倍於美國,尤其在核爆威力上凌駕美國之上。1980年代,蘇聯核彈數量達到40000顆以上,超過了美國,蘇聯核武器爆炸總當量為100億噸。同時,蘇聯還擁有超越美國的洲際導彈數量,核打擊能力首屈一指。倘若蘇美之間爆發全面戰爭,則蘇聯憑藉標準而成熟的大縱深作戰理論,依靠龐大裝甲集團軍所形成的「鋼鐵洪流」,或能在一個月內推平整個歐洲。



俄羅斯要守住如此之大的領土,的確需要有雄厚的人力物力軍力作後盾,當然也少不了核武器這樣的殺手鐧作威懾力量。但這些或不是主要的,如當年蘇德戰爭,蘇聯之所以能力挽狂瀾,並最終取得戰爭勝利,還因為有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大力援助,擁有先進的作戰理論等,尤其有英雄的蘇聯人民被激發了的「為祖國而戰」戰鬥精神作強大支撐。當時,每個蘇聯人都英勇殺敵,有資料顯示,戰爭期間,有2700萬人死亡,其中1800多萬為平民,幾乎每個家庭都有人員傷亡;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湧現了以彼得羅夫斯基中將、馬特洛索夫、卓婭為代表的一批英雄典型,如有軍民1.16萬餘人成為「蘇聯英雄」,700萬軍人榮獲各種勳章和獎章。


現在已進入信息時代,領土疆域之上又有了「信息主權」,武力或已無法消滅一國家,「信息」與「精神」攻擊「效費比」或更高。普京非常重視信息疆域的安全,還強調必須打好信息戰,早在2013年就要求「俄必須提高有效反擊網路威脅,保護戰略設施信息系統的水平」,並指出「信息攻擊已經被用來完成軍事和政治任務,它的殺傷力甚至可能超過常規武器」。之後,俄羅斯還建成專門負責國家信息安全的兵種,主要任務是監控和處理來自外部的信息,抵禦網路攻擊。尤其對普京來說,「一個強大的領導人,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始終是其領導億萬人民的「精神法寶」,解決國內問題,提高民眾福祉等牢牢握在手中,這或許比握有強大的核力量更有凝聚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輕說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已成僱傭兵的主要戰場,超過60萬僱傭兵為錢賣命
全世界海軍只有美軍配備指揮艦,百年海軍積攢下來的寶貴經驗?

TAG:軍事輕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