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毛澤東親點344旅參謀長,先行授予中將,軍銜最高的駐外武官

毛澤東親點344旅參謀長,先行授予中將,軍銜最高的駐外武官

原標題:毛澤東親點344旅參謀長,先行授予中將,軍銜最高的駐外武官



韓振紀, 1905年生於河北高邑縣。參加過「五四」愛國運動,畢業於保定甲種工業學校機械科,受業於著名機械工程教育家劉仙洲,1924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講武堂,從此開始軍旅生涯,投身北伐戰爭。他1931年參加寧都起義,加入紅軍,1933年春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我軍燦爛的將星中,他文武兼備,其崗位調動頻繁,跨行、跨地區、跨軍地,在多個不同的領域都立下不朽功勛。

驍勇善戰 著名謀將

韓振紀體格健壯,自幼習武,一把大刀掄起來,三五人近不得身,上了戰場更無所畏懼。他在組織兵團運動戰、攻堅反攻堅方面尤為擅長,曾在幾支大部隊擔任參謀長。


1931年12月起,韓振紀曆任紅5軍團軍偵察科長、軍參謀處長,1933年1月任紅13軍副參謀長。在黃獅渡戰役中,軍團副總指揮兼13軍軍長趙博生率3個團扼守長源廟一帶,配合主力決戰。戰前,趙博生帶他察看地形,研究戰鬥部署。這裡地勢起伏交錯,容易隱蔽,對我防守極為不利。韓振紀建議:兵力分布互相呼應;前後挖兩道戰壕,後面一道為最後陣地,誓死一戰。趙博生採納了他的意見,並把指揮部設在前沿。

敵人出動飛機、大炮,轟炸紅軍陣地,步兵發起不間斷衝鋒,雙方廝殺在一起。趙博生身先士卒,與敵軍白刃拼搏,韓振紀手持大刀酣戰,渾身分不清是血和汗水。紅軍頑強守住了第一道陣地。這時,大批敵人沖向紅135團陣地。趙博生親自帶領特務連到了135團。敵人瘋狂進攻,戰士們的彈藥打完了,就用石塊猛砸敵人,部隊傷亡越來越大。情況危急,韓振紀立即帶人冒著炮火前去支援。趙博生命令他與全體幹部組成突擊隊,向敵人發起反衝鋒。趙博生不幸右額中彈,壯烈犧牲。戰役結束,主力部隊在紅5軍團的配合下,全殲敵人6個團。多年後,韓振紀仍惋嘆:「博生同志是我參加革命的引路人,他就犧牲在我身邊。」


長征初,韓振紀任中革軍委幹部團作戰科長,1934年冬任參謀長(與畢士悌有交替),協助團長陳賡、政委宋任窮擔負保衛黨中央的任務,參加奪取婁山關、激戰青杠坡、保衛遵義會議、四渡赤水、攻佔通安州等戰役戰鬥。攻克天險臘子口之後,前線部隊在交接防務過程中,誤以為敵守軍已被全殲,以致兵力出現空當。敵殘軍乘機反撲,如若敵人得手,紅軍主力將被斷為兩截。宋任窮政委見形勢危急,命令韓振紀執行狙擊任務。他率突擊隊與敵軍短兵相接,拼力搶奪,終於與後續部隊一起將敵擊潰,保障大部隊順利通過。


1935年9月後,原幹部團縮編為紅軍陝甘支隊隨營學校、紅一方面軍隨營學校,韓振紀任參謀長,率部參加擊潰馬步芳騎兵的戰鬥。戰後,他賦詩一首《洗衣歌》:「一瓢滾湯濯戎裝,垢膩未去蟲盡亡。舊衫新補補上補,線行蟣行行穿行。等閑萬里依我度,剎那三冬賴君防。艱難苦勞甘如旨,踏破殘夜是曉光。」



◆1940年7月在皖東北。前排左三為韓振紀,左五為黃克誠。


1937年9月,韓振紀任八路軍115師344旅687團副團長(實際是政委),與團長張紹東率部參加平型關戰鬥。林彪、聶榮臻部署:第343旅686團及687團一部佔領小寨至老爺廟以東高地,實施中間突擊;344旅687團主力佔領西溝村、蔡家峪、東河南鎮以南高地,切斷日軍退路,並阻擊由靈丘、淶源增援之敵。戰鬥打響,日軍搶佔老爺廟北側高地,企圖掩護主力突圍。徐海東旅長命令韓振紀指揮687團3營迅速搶佔該高地。韓振紀率3營從山腳下,一鼓作氣將已沖至半山腰的日軍超過,剛進入陣地就把敵人壓了下去,他率部追擊,與日軍拼刺刀。日本兵手持長槍圍成一圈,其軍官揮著指揮刀嚎叫,與我軍形成對峙。八路軍戰士高喊:「繳槍不殺!」日軍仍負隅頑抗,韓振紀命令:「快投集束手榴彈!」他自己先扔了一捆,把鬼子炸得血肉橫飛。


1938年1月,韓振紀接替負傷的楊勇任686團政委。同月,他調延安任中央黨校軍研室主任。1938年5、6月間,韓振紀被毛澤東指派回344 旅任參謀長,7月初,協助旅長徐海東、政委黃克誠,指揮該旅687團、688團、129師386旅772團及晉豫游擊支隊,血戰町店,斃、傷日軍500餘。1940年2月,八路軍第 2縱隊組建,韓振紀任參謀長,協助司令員左權、政委黃克誠開闢太南根據地,同年4月兼任冀魯豫軍區參謀長。縱隊兼軍區下轄5個旅、1個支隊,兩萬餘人。


1940年5、6月,黃克誠奉命與韓振紀率第 2 縱隊部,344 旅、新 2 旅南下豫皖蘇,與彭雪楓部合編為八路軍第 4 縱隊,韓振紀任豫皖蘇邊區保安司令員。不久,他協助黃克誠率部東進皖東北,1940年8月任八路軍第5縱隊參謀長,協助黃克誠指揮3個支隊共兩萬餘人,馳援黃橋戰役,歷經鏖戰,直下淮海,佔領鹽阜。新四軍、八路軍大會師,勝利完成開闢蘇北抗日根據地的重大戰略任務。


1943年2月,韓振紀任新四軍2 師兼淮南軍區參謀長,與政治部主任蕭望東協助羅炳輝、譚震林領導反日偽頑夾擊的鬥爭,並組成淮南津浦路西野戰司令部,指揮反「掃蕩」戰役,組織了山子頭、桂子山、五尖山、程家市及「一次消滅敵人4個營」的占雞崗戰鬥。

冶鑄群英 桃李天下

韓振紀受過嚴格正規的軍事教育,幾次擔任我軍早期軍事教育重要領導職務,參與培養了大批優秀指揮員,其中不乏名將。

1933年2月,韓振紀從5軍團調到蘇區紅軍學校(校長先後為劉伯承、葉劍英),歷任政治營營長、軍事團副團長,同年12月任公略步兵學校訓練主任。紅軍到達陝北後,在新的紅軍大學,韓振紀主授戰術課,指導沙盤作業並擔任實兵演習總導演。這時,紅軍部隊擴大,缺少師一級軍事指揮員,紅1軍團首長致電中央,請調韓振紀。1936年8月12日,周恩來與毛澤東、林彪致電左權、聶榮臻:因軍事教員不夠分配,韓振紀須任軍事教員職,不能調出。從 1937年初起,韓振紀先後任抗大第1期隊長、第3期第 1 大隊(軍事大隊)大隊長。


這一時期,他根據抗大教育方針,採取啟發式教學,把學員隊拉到野外,講解用圖及利用地形打擊敵人的理論和方法。他以重大戰例為題目,主講「圍點打援」,並讓學員根據親身經歷講「陣地攻守」,教學結合,思想活躍,學員們指揮水平有了質的提高。


1941年10月,韓振紀任抗大5 分校校長,在陳毅、賴傳珠領導下工作。1942年6月,他任華中抗大總分校副校長,協助陳毅(兼校長)主持總分校日常工作。


韓振紀堅持抗大教育內容理論聯繫實際、少而精的原則。他組織教學以「嚴」著稱,要求軍事學員不僅要有組織攻防的能力,同時還要苦練射擊、投彈、刺殺三大技術,訓練時摸爬滾打,一身汗,一身泥。


1942年8月初,在陳毅領導下,韓振紀主持召開華中抗日軍政大學教育會議,他在《關於抗大軍事教育上的意見》的報告中講:「反對空洞地教理論」「軍事技術本身無階級性」「吸收其他軍隊的軍事技術」「不照抄蘇軍戰術教材」等。這些說法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

領導軍工 艱難創業

長征初期,毛澤東一度隨幹部團行軍,了解到韓振紀曾學習機械工業4年,這為他爾後擔負人民軍工的領導工作埋下了伏筆。


1941年1月,韓振紀首任新四軍軍工部部長(軍直黨委委員)。此前,新四軍只有一些修械所,他與副部長孫象涵、吳師孟在一個月內就搞起了7個工廠,生產大批火藥、地雷、手榴彈、八二迫擊炮及炮彈,還有專門打擊日軍汽艇的魚雷。在敵人大「掃蕩」中,軍工部兩次緊急轉移,他指揮軍工戰士乘船迂迴河汊蘆葦之中,神出鬼沒,斃傷日軍。新四軍軍工部8個月,打下了華中人民軍工規模化的基礎,以後,軍工分散到各師,不斷發展壯大。後來,他在淮南以參謀長身份領導軍工部研製了槍榴彈、平曲射兩用炮、擲彈筒以及高爆炸藥等 「新式」武器,並帶出了吳運鐸等一批模範人物。


1945年11月初,韓振紀率新四軍第2師組成的4個架子團(只有幹部)開赴東北,接到新的命令,在瀋陽就任東北人民自治軍軍工部部長兼政委,他帶去的部隊組建了松江軍區。在戰局被動形勢下,他坐鎮南滿,領導6個地區同時進行了史無前例的軍工大遷移,邊轉移、邊生產大量武器彈藥,創造了軍工史上的奇蹟。


韓振紀親自指揮,從鞍山等地搬運鋼材萬餘噸及各種機器200餘台,主要靠騾馬拉大車,歷經千辛萬苦。遼陽的同志從蘇軍手裡接收了多家兵工廠,不情願搬出。韓振紀下了死命令:「必須立即行動,否則撤職查辦!」並派專人督促、協助搬運工作。轉撤不久,遼陽即被蔣軍佔領,大家激動地說:「幸虧韓部長抓得緊,否則人財兩空!」


軍工部把機器530餘台轉移到本溪,建立兵工廠,生產武器彈藥,支援部隊作戰。不久,軍工部轉移至通化,迅速建起了幾個廠,生產子彈30餘萬發。

1946年1月,東北人民自治軍改稱東北民主聯軍,韓振紀仍任軍工部部長兼政委。四平戰役開始後,軍工部生產手榴彈12萬顆,其中在通化生產8萬多顆。1946年4月,他奉命再次組織各廠共180餘車廂機器、物資,通過鐵路由通化向吉東遷移、建廠,生產手榴彈4萬顆,同時生產迫擊炮彈。


由於蔣軍步步緊逼,從1946年6月,韓振紀和王逢原副部長指揮軍工部把吉東等地400餘車廂機器、物資撤運到朝鮮境內,由於蘇聯駐軍干涉,又分3路,經過一個多月艱苦輾轉,經訓戎鐵路運抵琿春,在此創建東北解放區第一個、也是北滿最大的軍工基地,形成以琿春為中心,包括鶴崗、佳木斯;雞西、東安;哈爾濱四大軍工基地。



◆1947年春,伍修權(左二)在琿春考察東北軍工部。


1947年2月,東北局任命伍修權為軍工部長,如此一來,東北軍工就有了兩位部長。伍修權對軍工部進行了1個月考察後,向東北局書面報告:「從我見到的5軍團幹部中,我認為韓是意識上最好的一個,作風艱苦,老軍事幹部,懂得些技術而又願意搞這一套,這是很難得的。」「堅決主張仍以韓為部長兼政委,自己則從旁幫助。」東北局採納了他的建議,下令明確韓振紀仍為東北民主聯軍軍工部部長兼政委,伍修權以聯軍第二參謀長身份領導軍工部工作。


1947年上半年,東北形勢好轉,各部隊、各地區都有自己的軍工,上面找韓振紀談話,讓他統管起來,但他卻說東北軍工人員來自四面八方,自己是從新四軍來的,指揮不便,建議由資歷更老的同志負責。10月,東北局在哈爾濱改組軍工部,何長工任部長,伍修權兼政委,韓振紀任第一副部長兼第一辦事處(琿春)、第七辦事處(吉林)主任。此後,韓振紀在琿春軍工基地,領導製造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門大炮;琿春成為重要的炮彈生產基地,1948年上半年,炮彈月產達4萬發以上,在我軍工史上創下多項第一。


從1945年10月至1949年5月,東北軍工共生產手榴彈4995799枚,各種炮彈3297530發,各種炮3135門,各種槍12159支,保障東北,供應華東,支援關內,在三大戰役中起到重大作用,劉少奇、陳毅、粟裕給予高度評價。


1958年9月,韓振紀任總參軍械部部長,領導全軍軍械工作。1959 年 2 月,他任總後黨委常委、軍械部部長,1962年10月任總後黨委常委、副部長,同年兼任國務院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委員。韓振紀是我軍第二次大規模軍械裝備換裝工作的重要領導者之一,在領導軍械彈藥的科研、生產、訂購、維修、援外、儲運、教育、完成戰勤任務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

特殊時期 中將武官

建國初期,中蘇友好是國策,1955年5月,韓振紀任駐蘇武官,被先行授予中將軍銜,成為當時中國外交史上兩位軍銜最高的駐外武官之一(邊章五於1949年被特授中將軍銜)。


韓振紀到任後,經多方聯繫,蘇軍第一副總參謀長安東諾夫大將夫婦獲准參加了他的家宴。原來,蘇方規定各級軍官不準同他國人員私下接觸,這一次,中國武官破例受到了如此待遇,其他國家武官很羨慕。李克農副總長來電錶揚。

那時,留學蘇聯中國軍官中,從兵團到排級都有,韓振紀很關心他們的學習。經蘇軍方批准,他在各地巡視,看望大家,聽取隊長、支部書記彙報,拜訪軍校負責人。他了解到總後錢信忠、塗通今等人獲得醫學副博士學位準備回國,於是向黃克誠部長彙報,黃克誠報粟裕總參謀長決定,讓他們再到列寧格勒軍事醫學院學習半年。這幾位同志後來為我國軍事醫學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2月,聶榮臻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毛澤東、周恩來和國防部長彭德懷,先後在莫斯科和列寧格勒向駐留蘇的中國軍官授銜授勛。在蘇聯訪問的朱德元帥接見了全體人員。韓振紀領導武官處籌辦,並主持儀式,宣讀命令。這一次,他被正式授予中將軍銜。北京來的同志按照有關決定,給他帶來一級八一勳章,他卻說:「只有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擔任師以上職務的軍官才能授予一級八一勳章,本人履歷中沒有 『師』這個字眼,你們帶錯了!」執意將一級八一勳章退回。最終,他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57年11月,毛澤東看望駐蘇大使館人員,二排右起第3人為韓振紀。


1957年9月,聶榮臻、陳賡、宋任窮率中國政府工業代表團,在莫斯科與蘇方舉行關於原子彈和導彈生產技術援助及勘建導彈試驗靶場的談判。韓振紀參與談判並做了大量工作。這次談判順利,聶帥擬派韓振紀返京向中央彙報。這時,雷英夫有意擔當此任,韓振紀考慮到他曾擔任過周總理的軍事秘書,由他向上面彙報更方便,於是建議聶帥改派雷英夫回國。韓振紀從工作出發,能讓則讓,這是他的一貫作風。


1957年11月,毛澤東、宋慶齡率中國黨政代表團,彭德懷、葉劍英率軍事友好訪蘇代表團訪問蘇聯,韓振紀為代表團團員兼顧問。這次訪問規格之高,在世界外交史上也罕見。葉帥指示他主要隨彭總活動,中蘇兩軍領導人對口會見這一類活動,只管協調,不具體參加。一天,彭總向他介紹了毛主席在社會主義國家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上的講話以及朱可夫被解職的情況,強調:「社會主義國家要團結,我們不能干涉人家內政。」朱可夫是蘇軍二戰功勛元帥,在中國赫赫有名。韓振紀立即把這個精神向武官處及各地留學生支部負責人作了傳達,他的表達很直白:「別人的事,想不清楚就不要想,大家必須從國家外交政策出發,與蘇聯同志接觸時千萬注意,不要引起誤會。」


11月7日上午,中國各代表團成員登上了紅場觀禮台,觀看閱兵和群眾遊行。韓振紀盡其所知地給大家做介紹。活動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感觸良多,彭總說:「我們自己也要研製新式火箭、導彈,洲際彈道導彈。」他對韓振紀說:「將來讓你搞軍隊裝備建設!」

一生唯謹慎 大事不糊塗

韓振紀嚴以律己,榮辱不驚,不爭名利;他個性剛強,堅持原則,敢於講真話;他不擅交際,不搞小圈子,一些老同志說他「哪個山頭的也不是」。


1945年3月,新四軍軍部又一次調韓振紀任軍工部長,赴江南籌組生產,因無事可做,心裡很不安。蘇浙軍區司令員粟裕讓他任軍區參謀長,協助指揮第3次天目山反頑戰役。仗打完了,軍部來電詢問他是否繼續留任,當時,蘇浙軍區已有一位參謀長,也很優秀,軍部對其職務並無新安排,因此,韓振紀感到難以回復。最終,他又調回2師任參謀長,參加指揮對日反攻作戰。此事對他個人前途的影響顯而易見。1957年,粟裕隨軍事代表團訪問蘇聯,向他問起這個事,他只說了一句:「不奪他人之功。」


1948年11月下旬,東北野戰軍入關。1949年春,他考慮到朝鮮南北存在發生戰爭可能,不同意撤銷琿春這個處在中朝邊境重要戰略位置的彈藥基地,與東北局某領導人意圖相悖,結果被轉到地方,降職擔任東北行政委員會工業部機器局局長。解放戰爭3年,部隊大發展,不少下級的職位遠超過他,老同志們看不過去。他卻不以為然:「我是脫了皮鞋換草鞋的,要當官,當初就不參加紅軍了!」他上任後領導開展「創造新紀錄運動」,掀起了生產高潮,並向全國推廣,縱深發展。1950 年 6 月,他調任中央重工業部黨組成員、機器局局長。1952年12月,軍委下令韓振紀回軍隊工作,任總後汽車拖拉機管理部部長。

1959年8月18日到9月12日,軍委召開擴大會議批判彭德懷、黃克誠。會上,有人追問1957年彭總訪蘇時與蘇軍領導人談話內容,他恪守作人原則,敢於擔當,不貽人口實,坦然說:「報紙上都有,個別有我在場時也是外交辭令,我知道的,大家都知道。」



◆1962年,任總後副部長的韓振紀。


1965年5月,韓振紀身體患病,主動向軍委提出:「占著位置不能工作,對黨的事業更為不利,給能幹的同志騰位置。」7月,軍委批准他離休。


韓振紀不沽名釣譽,從不允許別人宣揚自己。吳運鐸寫《把一切獻給黨》,曾把初稿交他審閱,他提筆把自己名字全部勾掉。20世紀60年代,有位作家寫了一篇有關韓振紀的文章,他要來稿子一看,見題目為「人民兵工之父」,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說:「這篇文章不看了,本人決不苟同!」作家原以為以韓振紀的經歷,稱他為「人民兵工之父」名副其實,但聽本人這樣講,不由得對這位老革命由衷讚佩。


韓振紀國學淵博,書法遒勁,在書畫、古籍、碑拓鑒賞方面有很高造詣,多年來用薪水選購,收藏頗豐。「文革」初期,造反派批判他搞四舊。他被迫檢查:「遊山玩水、跳舞與看戲,我少參加或不參加。寫字、養花、古書、碑拓、字畫橫豎是一種娛樂。馬克思以自然科學為娛樂!」他讓秘書把藏品裝滿一輛中吉普車(後加拖斗),送交故宮。故宮專家鑒定這些文物已經達到相當高等級,便逐一清點登記入庫,還付給了100元現金。他惱火了,立刻命秘書把這筆錢作為黨費上交組織。


1968年3月發生了「楊(成武)、余(立金)、傅(崇碧)」事件,空軍政委余立金遭人誣陷,其中一條是皖南事變「叛徒」。當年,韓振紀在抗大5分校兼任學委書記,負責整風,余立金任5分校政治部主任,這段歷史他清楚。他便不顧個人處境,堅持寫材料送到有關部門,證明1942年整風時已查清余立金皖南事變中根本沒有被捕,何來「叛徒」之說?余立金被關押5年後「解脫」,這個材料起到一定作用。


1969年10月,韓振紀及部分家人被戰備「疏散」到山東泰安,1970 年12月轉至西安,在此期間,他患了小腸淋巴癌,1973年10月回到北京。1975 年3月30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立下豐功的韓振紀將軍,因患急性心肌梗塞病逝,享年 70 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揭秘 的精彩文章:

民國一位偉人,曾經說過我國首都如果定都在此地,將會稱霸亞洲

TAG:歷史新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