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廣州和香港,就知道上海話的處境有多差
01
朋友第一次來上海旅行,想像中的上海灘處處吳儂軟語,漫步街頭卻聽不到上海話,很是疑惑。
我跟她解釋,上海有4成外來常住人口,加上大量的流動人口,外來人口的比例遠遠超過本地人口,上海話的使用面也越來越小。你和一個陌生人說話,用普通話開口比較保險,確保對方能聽懂。
而且上海人比較友善,即使上海人之間談話,如果有外來朋友在場,上海人怕被對方以為自己搞小團體排擠他,往往也用普通話。
還有我們的父輩,以前說慣了上海話,可是現在出門,這些阿姨爺叔開口都是用有點口音的普通話和別人交流的,就是怕對方不是上海人聽不懂。
可惜,我們的友善換來的是,現在在公眾場合和朋友說上海話,肯定會被扣上一個排外的帽子。
曾在抖音上看到一個推薦咖啡館的小視頻,因為用上海話配音,被一群外來朋友圍攻。其實,視頻已經考慮到了外地朋友的感受,配有中文字幕。
然而,這些天天叫著「上海人排外」的人,卻樂此不疲地做著「排滬」的事情,以此獲取莫名的存在感。
02
這些年,海外回滬探親的上海人常常嘆息找不到回家的感覺。
這些老上海人雖然離開故鄉很久,但是他們依然講著一口地道的上海話,回來上海,卻找不到鄉音了。
鄉音是最響亮的聲音,沒有鄉音,何處遣鄉愁。
現在在上海講上海話得到回應,有種在他鄉遇故知的感覺……
由於缺乏語言環境,現在能說一口流利滬語的年輕人不多了。據統計,現在上海6-20歲能夠熟練使用上海方言的人,只有22.4%。也就是說,有近8成的90後00後的上海小囡,連洋涇浜上海話也不會說幾句。
很多朋友跟我說,自己的孩子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就是不會說上海話。從幼兒園起開始推行普通話,在學校里不允許說上海話,在家裡也漸漸不習慣說了,大人也就跟著孩子說普通話。
到現在有點後悔,當初應該教導孩子說上海話的。
畢竟,這是在上海啊……
03
難道說方言就是排外了嗎?
在我國眾多的方言中,被分為了七大類,分別是北語、吳語、湘語、客語、閩語、粵語、贛語,而吳語與粵語在我國都是使用的非常廣的兩種方言。
吳語曾是「中國第一方言」,吳語人口在全國僅次於官話人口。上海話是吳語的標杆,在20世紀初,已具有江浙一帶「普通話」的地位。
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就曾提到,當時一個常州人和一個無錫人見面時往往都說上海話,儘管常州話和無錫話本就能夠互通。
隨著時代的發展,上海話的強勢,終究是過去了。在影響力上,吳語的影響力越來越不如粵語。
粵語與現代文化很好地融合了在一起,因為有香港的存在,還有粵語歌曲和影視的強化,粵語的文化認同和政治影響遠大於上海話,官方認可,民間傳承意識強。即使那些不會說粵語的人,對粵語也並不排斥。
在以前,很多人喜歡學唱粵語歌,模仿TVB劇中的影星說話。
全國很多高校有高校粵語協會,粵語可能是全國高校唯一設立有交流協會的方言。
廣東有用粵語播音的珠江電視台和南方電視台,就算播普通話的電視劇也會把它配音成粵語再播出,更有無數用粵語廣播的廣播電台。
老上海電影雖然也興盛一時,但是拍攝始終採用普通話。採用大量上海話對白的,想得起來的也就《孽債》、《羅曼蒂克消亡史》、《紅色》等幾部吧。
去過香港的人都知道,以前大街小巷幾乎都在講廣東話,這幾年講普通話才稍微多一些了,但廣東話還是主流。
在廣州,公共場合什麼普通話、潮汕話、客家話都有,也有一些地道的老廣州一直講廣東話。 初來乍到的人,到了廣東,抱怨聽不懂廣東話,旁邊有人會說:「你在廣東,聽不懂廣東話,快去學啊,你要融入廣東啊。」
可如果是發生在上海,上海人講幾句自己的本地話,就會觸痛外來朋友敏感的神經:「我聽不懂上海話,請說普通話。」就變成排外了。
深圳是個新移民城市,來了就是深圳人。但是別忘了,全國人民的深圳,地鐵可是全部有粵語報站的。
「方言代言人」汪涵宣傳保護長沙話,全國人民都會認為這是保護文化的有利舉措,而上海人宣傳上海話,全國人民就會說上海排外。
其實,全國各地多走走你就會發現,論排外,上海根本排不上號。
無非其他普通城市要麼上不了熱度,要麼捍衛著自己的傳統文化,要麼沒有這麼大流量的外來人口湧入罷了。
04
越是發達的地區越容易被指責排外,這在全世界哪個地方都一樣
大城市的開放交流是趨勢,但和外來人口之間的相互容納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就像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國際化大都市一樣。
即使全球最通用的英語,也分美音和英音。美音時尚,通俗易懂易上手,應用範圍也廣。但很多人依然喜歡語調不好掌握的英音,更喜歡倫敦調,喜歡BBC的聲音,感覺英音比較優雅高貴。
在英國等級觀念還是蠻強的,會根據口音來判斷社會地位,如果沒有學好英音的話,跑過去也是會被鄙視的。
也就是說,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手段,同時也是和身份、地位掛鉤的。
這點社會學家布爾迪厄說過:「語言關係總是符號權力的關係。通過這種關係,言說者及其各自所屬的各種集團之間的力量關係以一種變相的方式體現出來。」
馬克斯·魏因賴希說得更直接:「語言就是擁有陸軍和海軍的方言」(A language is a dialect with an army and navy.)
一方面,權力決定了語言,我們小時候都學過都德的《最後一課》。
反過來,語言本身也是一種權力的體現。生活中,語言的權力遊戲無處不在。
電視劇《天道》中有句台詞:「你能給予我什麼那是次要的,但是,你至少別剝奪我什麼。」
英國有很多殖民地,在語言、生活方式、思維觀念上都被他們同化了。
中國也曾被殖民過,但是頑強地保留了自己的文化。
中華大地的融合性很強,很多外國人過來後,他們都學會了說基本的中國話,也學會了用筷子,喜歡上了中國菜,生活方式也入鄉隨俗了,不知不覺就被同化了。
05
隨著社會越來越發達,越來越進步,使用統一的語言和文字,更有利於社會生產及交流。
只是,我們在使用通用語的同時,方言也是不能輕易丟的。
方言是一種身份認同,會帶來歸屬感。
看過一個採訪視頻,一名去到香港工作了7年的海歸派電台主持周一諾說,來香港工作7年了,廣東話依舊是半桶水,在香港如果不會說廣東話,特別是去到一些地道的餐廳,不會用粵語點餐的時候就感覺自己像是一名遊客,沒有歸屬感。
方言是一座圍城,裡面的才是自己人。
每個地方人們的生活觀念、處事原則都是根植在一個特定的地方區域裡面的,如果你不去學習一個地方的語言,不去了解當地的文化,那實際上就是一個過客。即使長期居住在那裡,但是從思想上行為上肯定會與當地人有隔閡的。你永遠是邊緣人,你融入不到他們的主流社會。
上海人不會說上海話,憑什麼證明你是上海人?唯一能夠區別你是哪裡人的,是你能講那兒的方言,只有你能講一口地地道道的方言,你才能拍著胸脯說我是那兒的人。
方言是一種血緣的維繫,天然帶有親切感。
精通多種方言的汪涵說過,「普通話可以讓你走得更遠,可以讓你走得更方便,但是方言,可以讓你不要忘記你從哪裡出發。普通話讓你交流極其順暢,而方言讓你感受到無限的溫暖。」
06
每種方言都代表了一種地域文化,有其自豪感
上海相當長一段時間都是國內最繁華的城市,海派文化也是國內最成熟的城市文化。那時說上海話有種自豪感。加上上海話相對比較難學,這道「技術門檻」更加劇了會說上海話的群體認同。
某些時候的深入交流,上海話比普通話更為靈活和豐富,而且上海活很多是意會的,很難用其它語言來解釋,很多上海人都懂的。
上海是一個容納百川的地方,我們在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也希望宣傳自己的文化
上海話是上海文化的不二載體,沒有上海話的上海,就沒有靈魂。
不管吳語、粵語、京腔,都是一個地方的文化積澱,都是值得傳承的。只有這樣的傳承,才能更好地體現中華文化的獨特性和多樣性。
·END·
作者:壹默瞭然,文字里詩意,煙火中成長。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