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F35就那麼回事?為隱身給雷達帶上黑圍巾,反而暴露底線

F35就那麼回事?為隱身給雷達帶上黑圍巾,反而暴露底線

一直以來,F-35都是一款比較有爭議的五代機,這種爭議不是說它到底是不是五代機,而是它針對自身定位、需求在各方面做的一些妥協,比如說大家關注的機動性能差、載彈量小等等。

但在眾多質疑當中,作為五代機核心特點的隱身卻鮮有被提及。在很多材料中,F-35的隱身性能雖然不如發揮到極致的F-22,但也十分出色。那麼F-35的隱身性能究竟如何呢?今天,我們就試著通過一個細節來說說這事。

F-35的APG-81雷達帶上「黑圍巾」,該雷達以功能強大著稱,這背後隱藏著不少信息

F-35的APG-81雷達截面是圓形的,而它安裝的位置的機首橫截面比這大很多。因此,有別於F-22的APG-77是把安裝位置的橫截面填滿,APG-81是規矩的圓形,然後裝在機首,露出一大塊底座。

這個多出來的部分怎麼處理?在生產線照片里可以看到他用黑色物質填起來,只露出天線陣面。這黑色填充物不用說也知道是吸波物質做成的吸波結構,可以避免天線本體以及底座被照射到。

生產線上還沒帶「黑圍巾」的F-35戰鬥機

這可能表示,F-35的雷達罩或許是全透波的。

F-22的雷達罩是頻選雷達罩,只允許特定頻率進出,但這種作法等於限制雷達自己的寬頻譜優勢。如果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想要充分發揮寬頻譜優勢,又要探測、又要電子戰、又要通信,就不適合用F-22的頻選雷達罩。

使用頻選雷達罩後F-22的正向隱身性能在一定條件得到優化,但性能了雷達潛在性能

如果用全透波雷達罩,就必須小心處理天線艙的結構。這時,用吸波填充物填滿天線艙,只露出不可避免的發射陣面,就可以降低天線艙的雷達反射面積。

當然,如果用了F-22的頻選雷達罩,也是可以用吸波填充物。因為頻選雷達罩一樣會有允許通過的頻率。如果敵方雷達頻率剛好對應到頻選雷達罩的頻率,還是可以進入,那這時吸波填充物就會有幫助。因此,天線艙有吸波填充物並不是說F-35一定沒有用頻選雷達罩。只是結合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性能優勢以及F-35號稱可以發揮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多用途性來看,用全透波雷達罩搭配天線艙填充物的可能性是有的。

新一代戰機採用相控陣雷達後,考慮隱身都會把雷達傾斜放置,但微斜即可太大也沒用

這時就可以估正面雷達反射面積下限了。像F-22那樣有頻選雷達罩時,特定波長以外的波會在天線罩表面反射,這時天線罩的隱身外型有效,雷達反射面積可以很小。而當雷達波可以進入天線罩時,例如頻率剛好對到,或是天線罩根本是透波的,那麼雷達就會看到天線陣面以及天線艙。如果天線艙用吸波填充物填滿,可以當作沒有回波,這時就剩下天線陣面。

天線陣面的幾何截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由於天線是設計來增加增益的,所以通常雷達反射面積會比幾何截面積大,但這裡先取幾何截面積1平方米來算。APG-81採用上翹設計,具體上翹多少我不清楚,但一般這種設計都是上翹10~15度。上翹10度的效果大約可以把雷達反射面積降低100倍。所以雷達對飛機正面就會貢獻0.01平方米的雷達反射面積。

F-35複雜的底部以及機頭下方的光學窗口都會影響隱身

F-35的光學窗口對雷達波來說也是透明的。這些不可避免的部位的雷達反射面積加一加也很容易達到0.01平方米級。也就是對於F-35而言,天線貢獻的0.01平方米並不是太誇張的致命數字,如果為了把天線的貢獻降低,用頻選雷達罩,雷達反射面積量級不會減少,又會大幅犧牲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優勢。

所以綜合來看,F-35可能用透波雷達罩,而在這情況下它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下限就是0.01平方米。而把光電窗口等無可避免的項目算進去,很容易就達到0.x~1平方米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貞觀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工再下一城:白菜化反裝甲神器,打坦克就像掃把掃地
蘇35兩大隱藏技能曝光,未來可輕鬆與運20加油機配合

TAG:貞觀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