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你熬夜賺的錢,補不回熬夜傷的身!

你熬夜賺的錢,補不回熬夜傷的身!

健康科普,來看看 「百科名醫」吧!

我們總是仗著自己還「年輕」,就肆無忌憚地造作,卻又在後悔時為時已晚!年輕欠下的「健康債」,遲早都要還的!

該吃飯的時候不好好吃飯,等你躺進醫院,想吃的東西卻統統都吃不了;該鍛煉時總說沒時間,等你有時間了,被病痛掏空的身體已經不起折騰;該睡覺時你天天熬夜,等你熬出了車子、房子,卻發現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享用了……

工作壓力大、加班常態化導致的過度勞累、健康透支,正威脅著不少人的生命。「過勞死」已不再是某一行業的特有現象,並且呈年輕化趨勢。

全國總工會開展的第八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顯示,47.1%的職工每周工作時間在40小時以內,31.3%的職工每周工作時間在41~48小時,每周工作時間在48小時以上的職工佔比21.6%。

過度加班不只存在於一些中小企業和私營企業,甚至擴散到了部分國企和事業單位。就連很多公務員也時常自嘲現在的工作狀態是「白加黑」「五加二」。

「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的路上。感覺身體被掏空。」不少職場人士如是說。你「過勞」了嗎?

何謂「過勞」?

「過勞」顧名思義,即工作強度超過人的生理極限。國家規定的8小時工作制是有科學依據的,早有科學研究指出,一天24小時被平均分成三等分,8小時休閑,8小時睡眠,8小時工作,這樣的安排對人體精力、健康的保護最為完美。若工作時間嚴重超過8小時,就會影響睡眠和休閑時間,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從而患各種疾病。

哪些人群容易出現「過勞」?

「過勞」的人群也可稱為高危人群,高危人群具有以下特點。

從職業角度看:這些人一般都是企業管理者、職業IT人、新聞媒體工作者、醫生、教育工作者、金融工作者,普遍壓力很大。

從生活習慣來看:日常生活作息不科學、不規律的人也容易成為「高危人群」。有的人未必是因為工作壓力大而導致身體紊亂,而是因為自身不注意飲食健康,日常嚴重缺乏鍛煉導致的。

從性格來看:這類人群往往對自身有過高要求,性格要強,希望得到的東西超出身體所能承受的能力。

從認知來看:這些人往往知性行不統一,對健康知識不知道,不做到,不堅持。

「過勞」易引起哪些疾病?

過勞首先會導致人體處於亞健康狀態。在普通人群里有15%的人患有各種疾病,70%的人基本健康,還有15%的人則是亞健康者,其中很多人就是由於過勞引起的。

過勞容易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骨骼肌肉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胃病、頸椎病等。心腦血管疾病與壓力有關,而胃腸道疾病的發生與情緒緊密相連,如果長期伏案工作易患頸椎疾病,至於乾眼綜合征,則與長期面對電腦有關,造成眼睛乾澀、發癢,視物不清。

身體「過勞」的9個信號,提醒你注意調整!

一旦身體過度勞累,在持續一段時間後出現以下9種特徵,則提示你需要注意了。

1.感覺很疲勞,不管怎麼補充睡眠,都不易恢復;

2.面色不正常,持續的蒼白和憔悴;

3.食欲不振,出現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

4.體重快速變化,快速下降或是迅速增加;

5.頭暈、頭痛;

6.睡眠出現嚴重障礙,失眠、早醒、易醒;

7.出現心理問題,情緒低落,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不願與人交流;

8.出現胸悶、氣短、心悸;

9.容易感冒,抵抗力下降。

這9個特徵是身體過勞值得警惕的信號。

5招教你預防「過勞」!

從飲食、睡眠、運動、情緒、防病五大角度提出了如何保健的方法。

首先,改善飲食。

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這是三餐的基本原則。黃金早餐應包括主食、肉蛋、蔬果、鹵類,若滿足其中三項,則是及格早餐;午餐的標準是有葷有素、有粗有細(即粗糧與細糧)、有干有稀(即乾飯與湯水)、低鹽低油;晚餐要做到早、少、淡。「早」即吃飯的時間與睡眠時間需相隔3~4個小時,「少」是指晚飯的總量佔一天飯量的20%即可。「淡」,即少鹽、少油。

其次,保證良好睡眠。

為了提高睡眠質量,下午四點之後不宜喝濃茶或咖啡;睡前一小時禁止劇烈運動,如快跑之類的運動;睡前一小時少接觸容易觸動情緒的影視劇、小說等;睡前半小時可用溫熱水泡腳,有助於身體的血液循環,增進睡眠;俗話說「要想不失眠,粥里加白蓮;要想覺睡好,粥里加點棗」。白蓮、紅棗都有安神助眠作用,晚飯可在稀飯里加上這兩樣,此外,溫牛奶、溫豆漿都有利於提高睡眠質量。總而言之,先睡心再睡眼,把一切與睡眠無關的事情,都擋在卧室之外。

第三,勤運動。

每周至少進行三次運動,每次不少於半個小時。年輕人可選擇劇烈的無氧運動,也可選擇不劇烈的有氧運動。中老年人最好選擇不劇烈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切忌一曝十寒。

第四,學會緩解壓力。

別與自己過不去,多和身邊人交流,熱愛團隊,培養多元化興趣,愛家庭。

最後,注意防病。

勤洗手,常通風、強鍛煉、多喝水、多菜果、睡好覺、心平靜。

我們一次次問,生活是什麼?

是一個個挑燈夜戰到天亮的通宵?是一頓頓胡塞海塞填飽肚子的餐食?還是酒桌上觥籌交錯的應酬……

都不是!

我們要記住「健康是1,其他都是0」。餘生不長,要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好好愛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活得久一點,走得更遠一點,在喜歡的人生命里陪伴長一點,在喜歡的事業中多拼搏一點。

資料來源: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百科名醫官方網站。

百科名醫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繫bd@baikemy.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科名醫網 的精彩文章:

男子故意將艾滋病傳染女學生?艾滋病並不可怕!
不靠基因編輯,艾滋病患者如何生一個健康寶寶?

TAG:百科名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