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最早的垂直起降戰機:距今已有半個世紀 裝了4個巨大的風扇

中國最早的垂直起降戰機:距今已有半個世紀 裝了4個巨大的風扇

近期,除了大家翹首以盼的新一代彈射型航母外,傳聞已經開工的075型兩棲攻擊艦也逐漸成為了廣大軍迷朋友們熱議的焦點之一。畢竟未來這款兩棲攻擊艦的服役,將可以極大的加強我國海軍目前所欠缺的兩棲垂直登陸與火力投送能力。

雖然到目前為止,我們並沒有權威的渠道對這款仍在襁褓之中的"小平頂"進行更深入的了解,但可以肯定的是,伴隨著國產兩棲攻擊艦的出現,與這類特殊艦種息息相關的垂直起降戰機欠缺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將成為我國海軍未來裝備規劃必然考慮的一點。

(075型兩棲攻擊艦已經開工,垂直起降戰機的研發刻不容緩)

說起垂直起降戰機,我們腦海中肯定首先浮現出的是經典的英國"鷂"式、蘇聯雅克-38/141乃至已經具備隱身戰機性能的美國F-35B等型號。作為起降方式與傳統戰機迥然不同機型,垂直起降戰機在具有良好的使用靈活性的同時,也因技術複雜、維護頻繁等缺陷而聞名。

所以迄今為止,也就只有英美俄這三個國家成功研製並裝備了這種機型,可見其技術門檻之高。不過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我國其實早在大約半個世紀之前的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著手研製過了"高大上"的垂直起降戰機。

(我國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對"高大上"的垂直起降戰機進行了研究)

1966年英國"鷂"式戰機的首飛成功,讓全世界都了解到了垂直起降飛機這種獨特的設計思想。自然而然的,"鷂"式戰機這種不需要依託機場就能實現起降,且極具戰術靈活性作戰模式,很快就引起了當時我國空軍的高度關注。

於是,空軍在1968年向國防科委提交的《關於"三五"期間我國飛機發展問題的建設的幾點意見》報告中,就提到了"儘快解決垂直起降戰機的問題,把全國變成"活基地",使敵人攻不勝攻,防不勝防"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被稱為國產垂直起降戰機開山之作的"4號"任務就此誕生。

("4號"任務就是我國垂直起降戰機的開山之作)

出於降低風險與縮短研製周期的考慮,"4號"任務的研製並未選擇全面從零開始。而是以當時我國空軍裝備規模最大,且戰功卓著的殲-6戰機為基礎進行研發。整個研發項目由瀋陽601所負責設計,606所提供垂直起降動力系統的配套。

至於"4"號任務最為核心的動力系統,最初採用的是在殲-6戰機機身兩側各增加2台升力風扇以及更為激進的噴氣式升力發動機兩套設計方案。在經過航空工業領導小組研究後,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技術更為簡單的升力風扇方案的攻關上,難度更大的912升力發動機僅作為備選進入預研。

(採用4台升力風扇的"4號"任務選擇以殲-6為基礎進行設計)

略微遺憾的是,由於相關設計經驗嚴重不足外加加工水平的限制,就算是技術上更為簡單的升力風扇方案,也一直面臨著推力不足、重量超重等缺陷,這直接導致了"4號"任務死重過多,且整體氣動布局受到了嚴重的破壞。而這些問題,直到整個"4號"任務終止也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此外還值得一提的是,"4號"任務在匆忙上馬之初為了儘可能縮短研發流程,為此還專門從當時仍在試飛的殲-8項目中抽調了116名技術骨幹參與"4號"任務,而這也差點導致殲-8項目胎死腹中。不過,隨著1972年"4號"任務的下馬,最終還是殲-8笑到了最後。

(當時處於試飛階段的殲-8差點因為"4"號任務而胎死腹中)

可以說,拋去政治因素干擾,"4號"任務這無果而終的結局,與空軍盲目脫離當時我國航空工業的實際情況,強行上馬這個垂直起降戰機項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毫無相關設計經驗,工業基礎薄弱的背景下,想要在短時間內研發出技術門檻極高的垂直起降飛機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過我們還是得承認,我國航空工業在半個世紀前對垂直起降這個模式的探索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在這個過程中,科研人員所得到的那些經驗教訓,完全可以作為研究更先進的垂直起降動力系統的借鑒,這也是整個"4號"任務最為重要的意義。(利刃/Q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利刃軍事 的精彩文章:

印度潛艇曾被自己的導彈擊沉!印海軍:早買一種救命裝備就好了
暗藏玄機!美國兩大軍艦同時現身,一張照片透露出致命信息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