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代女俑髮型識別指南

唐代女俑髮型識別指南

在博物館裡,我們常常能看到許多「唐美麗」——唐代女俑的身影。她們不僅穿著各式服裝,連髮髻都很多樣,今天就選取一些常見的女俑髮型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PS:傳統服飾、髮型等的研究歷來爭議頗多,本文觀點僅代表部分學者的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墮 馬 髻

墮馬髻也許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唐代髮型之一。

實際上,這一名稱在漢代已經出現,但是漢代墮馬髻的具體形態還不能確定。唐代使用這一名稱主要是用來描述髮髻偏於一側的髮式。

唐代墮馬髻女立俑,故宮博物院藏

墮馬髻的形態為雙鬢抱面(鬢髮垂於耳際且向臉部梳攏),髮髻不是位於頭頂正中,而是偏向一側。也有人把它稱為拋家髻。

這種髮髻在晚唐尤為多見。著名的《虢國夫人游春圖》中就能看到梳墮馬髻的女性形象。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梳墮馬髻的女性之一

《虢國夫人游春圖》中梳墮馬髻的女性之二

倭 墮 髻

晚唐詞人溫庭筠有「倭墮低梳髻,連娟細掃眉」的詞句,為我們呈現了一名晚唐美人的形象。那麼倭墮髻是什麼樣子呢?

唐代三彩載樂駱駝俑,中間的女立俑梳倭墮髻

它所呈現的形態也是雙鬢抱面,髮髻有單個或多個,由後向前置於頭頂。也有人把它稱為烏蠻髻。

唐代女立俑,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盛唐時的很多女立俑都是這個髮型,配上她們標準的圓潤臉龐,顯得生活格外幸福。

唐代女立俑,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半 翻 髻

大致是將頭髮向上梳於頭頂再向前或者向後翻綰所形成的一種高髻,還可細分為單刀半翻髻、雙刀半翻髻。

這種髮髻的流行時間比較長,從唐代初年到盛唐時期都能見到。視覺上似乎能提高人的海拔。

三彩梳妝女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女俑梳著高高的單刀半翻髻,身穿小袖腰襦,外罩繡花半臂,裙褶處遍綉柿蒂花。左手拿著小鏡子,右手似乎打算補個妝。

丫 髻

應該是得名於小小的髮髻有些像樹丫,也有人認為是因髮髻形似「丫」字而得名。感覺這樣的髮型不失幾分俏皮。

畫彩女射俑,故宮博物院藏

女俑梳丫髻,穿翻領窄袖衣,腰系帶,足著靴。頭偏向左,雙手彷彿在持弓射獵。這樣的女性形象是不是有幾分英姿颯爽?

雙鬟(環)望仙髻

女舞俑,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這件女俑頭上略顯誇張的髮髻就是雙環望仙髻,她身著的服裝是舞女的舞裙。

雙環望仙髻是舞女常常梳的髮式,一些未婚少女也喜歡梳。《妝台記》中有「開元中梳雙鬟望仙髻」的記載。

這樣的髮髻一眼看去就有一種非日常的表演裝扮之感。如果純粹利用自身的頭髮,也很難梳成並保持這樣的浮誇髮型。所以有學者推測,雙環望仙髻的兩個大發環里應該有金屬絲一類的支撐物。

螺 髻

形狀似螺,還可細分為單螺髻和雙螺髻。

持腰鼓女俑,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的女俑梳雙螺髻,內穿窄袖襦衫,外套半臂,下著長裙。跽坐,雙手持腰鼓,彷彿正在演奏。

高 髻

就是非常高大的髮髻,還可以根據髮髻的形狀細分出不同種類。常見的比如單球髻和雙球髻等。

三彩釉陶女坐俑,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女俑梳單球髻,穿袒胸窄袖衫、長裙,外著披帛,雙手放在胸腹部,坐在束腰墩形坐具上。真真是一位安靜的美女呢!

雙 垂 髻

髮髻綰成兩個小球在臉兩邊。這個髮型好像比較減齡。

捧物女俑,西安博物院藏

張萱的《搗練圖》里也出現了梳雙垂髻的小姐姐:

《搗練圖》局部之一

《搗練圖》局部之二

鬧 掃 妝 髻

這種髮型流行的時間比較晚,屬於生活中不正式的髮型。

根據孫機先生的研究,唐宋時期的「鬧掃妝」一詞有雜寶裝飾、喧鬧炫耀的意思,同理,這種髮髻形態上也應該比較重疊、繁複,流行於中晚唐時期。

//////////

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髮髻以外,盛唐時還出現了一種特殊的鬢角髮型——蟬鬢。也就是將鬢角的頭髮向外梳,形成薄薄的一層。

高質量的蟬鬢可以達到薄如蟬翼、黑如蟬身的效果。盧照鄰 《長安古意》中有「片片行雲著蟬鬢」的詩句。白居易也曾用「蟬鬢鬅鬙雲滿衣」來描述這種髮型,極其恰切。

上面提到的這些靚麗髮型,也可以按照流行的時間順序來總結,變成一部唐代女俑潮流髮型演變史:

唐代初年,女俑髮髻較為低平,形式較少。之後,髮髻變得更為多樣,半翻髻可以看作是流行時尚。

到玄宗年間,各類高髻和雙鬢抱面的髮髻成為主流,天寶以後以墮馬髻為主,而侍女形象多見雙垂髻。

唐代末年,胸像女俑的髮髻以墮馬髻和鬧掃妝髻為主。

此處可以參考一下《唐代婦女服裝與化妝》一文中的線描圖,來更加直觀地感受女俑髮型時尚的變化:

其實,相比多變的髮型而言,作為整日擔心禿頭的少女(或少男),朋友們是不是更加羨慕唐美麗的高髻中包含的發量?偷偷告訴你們:有許多高大的髮髻,不全是用自己的頭髮梳成的,而是用了義髻,也就是假髮啦!

《楊太真外傳》中就提到楊貴妃「常以假髻為首飾」。新疆吐魯番阿斯塔納也出土過糊紙、加彩漆繪畫的義髻。

木質義髻,新疆阿斯塔納唐墓出土

圖自新浪看點《雲鬢花顏金步搖,帶你走進唐朝的髮型時尚界》

畢竟,比唐朝美人大好幾百歲的辛追老太太都用上了假髮,唐妞們使用義髻也不足為奇。

下次再見到「唐美麗」,你是不是能認出她們頭上那些各具風韻的髮髻式樣呢?

參考文獻:

孫機.唐代婦女服裝與化妝[J].文物.1984(4).

馬大勇.雲鬢鳳釵:中國古代女子髮型髮飾[M].齊魯書社.2009.

程義. 關中唐代墓葬初步研究[D].西北大學,2007.

齊東方、申秦雁. 花舞大唐春[M].文物出版社.2003.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坑文化藝術 的精彩文章:

2018環球小姐服裝秀,你中意哪款?
中國經典油畫肖像

TAG:老坑文化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