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道士喜隱居?修仙也需有緣人,一個故事告訴你什麼叫「仙緣」
都知道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宗教文化結合厚重的中國歷史,總給人一種神秘感,許多小夥伴也會偶爾幻想自己是點石成金的活神仙,甚至歷史上想要修仙升天的也是大有人在,那這些人最終成功了嗎?這個我們無從考證,但我們可以從其他角度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佛說: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佛法無邊只渡有緣之人;基督說:好人上天堂,壞人下地獄。是的,每一個宗教都有自己的門檻,那道教的門檻是什麼呢?其實簡單,就一個「緣」字。我們常在一些神話類的書籍以及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景:一位頗有修為仙風道骨的老者遇到一個「有緣人」之後,不惜傾囊相授。
關於道家的緣,下面講一個小故事大概你就明白了。
在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名字叫,說王生自幼仰慕道家,聽聞嶗山多道士,於是便啟程去訪仙學道,來到山頂果然見一道觀。王生進門望老道士便拜,老道士說他吃不得苦,王生言之切切的說能吃苦。
於是,第二天老道士給他一柄斧讓他跟隨眾人去采樵,每天如此過了一個多月,王生漸漸有了悔意。這一天,砍柴回來的王生髮現觀中來了兩位客人,客人與師父正在對飲,天色漸漸暗了,老道士拿出一張紙裁成圓形,然後將紙貼在牆壁上,於是整間屋子都被皎潔的月光照亮了。
其中一位客人一高興,拿起一隻酒壺,遞給砍柴回來的眾弟子,讓他們盡情地喝,王生納悶,一壺酒怎夠一群人喝?然而這壺卻是取之不盡;另一位客人舉起手中的筷子向月中一擲,招來了嫦娥仙子獻歌獻舞,歌舞罷,嫦娥仙子又變成了筷子。
主客三人尚不盡興,又移案月宮對飲。。。後來月光漸暗,弟子們點上蠟燭後發現屋內只有老道士以及剩下的酒菜。
如此,王生打消了回家的念頭,繼續留在山上,又過了一個月,實在受不了這份清苦,便向老道士請辭,順便哀求老道士傳授一點法術,老道士問他想學什麼,他是這麼說的:「每見師行處,牆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很直白,他想學「穿牆術」。老道士倒也爽快,就教他了,不過有一言叮囑:「歸宜潔持,否則不驗。」他在山上練熟以後便下山了。
回家之後,王生興緻勃勃的向妻子說起這件事,妻子不信,他便要表演給妻子看,結果按照老道士教他的操作,卻把自己撞倒在地。
這個故事其實很諷刺,也說明了修仙不是人人都可以的,那這跟「緣」又有什麼關係呢?說王生無緣仙路,其實就是說他沒有斬斷塵世之根,我們來捋一捋整個故事的線索,王生因慕道而上山,卻因日子清苦而後悔,在目睹了師父與客人們的雅會後便又留了下來。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了,王生以為的修仙與現實差距不是一星半點,再一次決定留下來,其實只是想學一點師父那樣的本事。
而王生想學仙術的初始動機是什麼呢?無非就是想為自己的俗世生活增光添彩,他絕非一心向道的虔誠之人。這一點,在後來臨下山時向師父索取「穿牆術」便表露無遺,學什麼不好偏學這個,難道不是貪心作祟嗎?
因此,道家所謂的「緣」就很好理解了,既想修仙還又放不下俗世慾念的人,終究是無緣之人。那麼,文章開頭那個問題你有答案了嗎?
※取經時悟空為何那麼弱?兩點原因:人情世故要懂,佛祖苦心也要懂
TAG:溫火煮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