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護孩子的童真?這個媽媽的回答贊爆了!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總有一段時間會變得非常皮。水壺也想摸、泥巴也想玩……對什麼都好奇。
但是在孩子無所畏懼的童心面前,當媽的總有一千一萬個不放心。所以有一段時間,我總是約束著他。
家裡所有帶尖角的傢具都被我換掉,就怕他被磕傷。小區里的兒童遊樂區,如果我不在場,絕不允許他靠近。他要去哪裡,我都要跟著。
他喜歡玩泥巴,我說不行,太髒了;他喜歡上撕書摺紙,我覺得那是不乖壞脾氣;……
終於有一天,孩子經受不住這樣的高壓,嚎啕大哭:
「媽媽為什麼我做什麼都不可以……為什麼你總是看著我,我是大壞蛋么?」
看著孩子哭泣的模樣,我突然意識到「第一次為人父母,我做的並不好」。我們總是喜歡打著愛的旗號,不允許孩子做這、也不准他做那兒。
但這樣的「保護」真的是對孩子好么?
想起育姐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孫儷分享等等、小花兄妹倆的日常。比如玩樹葉、玩泥巴、塗地板,甚至是兩個孩子玩心大起,想給鄧超化妝、扎小辮、帶卡通帽……他們也會積極配合,並在一旁拍照紀念。
平日里自家的孩子要是這樣,早就會被爸媽一頓臭罵了。
但是孫儷夫婦不僅不阻攔,反而會非常贊同孩子天真浪漫的想法。就像是孫儷在微博中說的:
「我們家的牆就是他們的畫板,從前我試圖想要阻止他們的時候鄧先生會阻止我,說別影響他們的創作,牆紙可以換,可是靈感被抹殺掉就沒有了。」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因我們而來,但絕非為我們而來。在孩子慢慢長大的路上,他應當有自己自由探索的空間。
而且那些在我們眼中「亂七八糟」的行為,正是孩子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方式。
其實,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天起,便自然而然地對這個陌生的世界,產生無止境的好奇心。
身為爸爸媽媽,我們應該做的,從來都不是扼制孩子的探索,而是守護孩子的童真。
很喜歡宮崎駿的一部經典電影《龍貓》。裡面小梅的父親,正是這樣一種純粹、溫暖且治癒的存在。他不但理解孩子的幻想,還常常作為引導者鼓勵孩子去探索。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情節——
由於母親身患重病,小梅隨著父親和姐姐一起回鄉下老家養病。陌生而新奇的鄉村田野,便成為了小梅想去探索的新世界。
而傳說中居住在森林裡的「大自然的精靈」——龍貓,更是讓小梅魂牽夢繞。
她纏著爸爸追問:龍貓真的存在嗎?
面對著孩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想必很多爸爸媽媽都會選擇以敷衍的態度來答覆,但小梅的父親卻選擇了另一種做法。
他並沒有阻止或取笑天真的女兒,反而認真地鼓勵她,並和孩子一起去尋找龍貓。
如此小心翼翼地保護著孩子的童真和美好,無怪乎姐妹倆能健康而善良地長大。
- 她們會把傘借給途遇的龍貓,換來一把樹種;
- 會尊敬照顧她們的村裡奶奶;
- 也會和嘴硬心軟的鄰居男孩和睦相處。
其實,家庭中這些溫暖且治癒人的存在,不就是《龍貓》想要告訴我們的嗎?
只有父母言傳身教,保護孩子探索世界的步伐,她們才能在人生路程中走得更遠。
我覺得所有渴望給孩子愛的家長,都應該去看看《龍貓》這部電影。因為它真的會教你很多。
※開「吼」前多說3個字,你想跟孩子發火都難!
※完美媽媽?不存在的,30分媽媽萬歲!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