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這樣用功,時時處處都是佛法,幹什麼都是修行

這樣用功,時時處處都是佛法,幹什麼都是修行

佛在靈山莫遠求

 心中的菩提

印能法師 

00:00/05:06

提到修行,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要念佛、念經、打坐,沒錯,這些都是修行,而且是很重要方法和途徑。但修行不能僅僅局限於此,要有廣義的修行理念,要把生活中的一切都變成修行,這樣用功更能得力。

母音老人講過,打坐是助行,觀照是正行,真正的用功要在座下。即使每天能打坐四個小時,座下還有二十個小時,打坐所佔的比例還是太少,如果座上能夠用功,座下就放野馬的話,還不能算是真精進。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自己的心,不隨境界轉,所謂「背塵合覺」,就像凈慧老和尚說的:「讓覺知自己當下這一念,運用在任何境界上,都不被境界所轉化,這是用功的一個玄之又玄、簡之又簡的法門。」要在當下這一念心上用功,在面對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時,保持正念,學會轉心、觀照除習氣。要用佛法的道理修正自己的身口意,把我們與煩惱相應的種種習氣毛病一點一點磨掉,使我們的心越來越能夠趣向善法,越來越合乎戒定慧。「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能夠隨時撿點自己的過失,並認真改正,就是真正在修行。

在生活中,什麼人都有可能遇到,有討厭的,喜歡的,有誇讚的,貶損的,有指責的,謾罵的,都有可能遇到,真正會修行的人,可以把一切都變成修行,都看作是修心的好機會。「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別人修的好,就多虛心學習;別人有毛病,自己加以戒勉;別人讚揚,就保持謙虛;別人指責,就修鍊忍辱,這樣不管遇到什麼人,都是在修行。

六祖大師講: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

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

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

一個真正的修行人,要時常返觀內照,不能總盯著別人找不是,不能「法鏡外照」,就是拿著佛法的鏡子去對照、衡量別人。如果總是挑別人毛病,那麼這本身就是毛病。別人怎樣那是他的事,自己不能隨之愛憎起伏,否則就是心隨境轉,也是有過失,即使別人真的不對,也不代表自己對。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任何一個團體都是這樣,良莠不齊,魚龍混雜,即使學佛人的群體,也是如此,也不可能完美,因為都在修行途中,都還沒有成佛,都難免會有缺點和習氣,所以就需要去包容、去適應,適應別人的過程就是淡化我執的過程。而且,所得出結論還取決於看問題的角度,同樣一件事,樂觀的人會看到希望,悲觀的人會看到困難;從好的一面看能夠看到功德,從不好的一面看能夠看到過失,如果專門去伺求過失,一定能找到。

我們要學會在生活中保持觀照,在各種各樣的境界面前背塵合覺,而不是隨著客塵轉。一切都如空中花、水中月,夢幻泡影,虛幻不實,不去執著,但也不必刻意迴避,不即不離,不取不舍,隨緣應付,而心始終保持平靜。就像大德有首詩寫的那樣:「心隨萬物轉,轉處實能幽,隨緣識得性,無喜亦無憂」,能夠時時這樣做功夫,雖在世間生活,也同出世無異,這時就會明白,時時處處都是佛法,幹什麼都是修行,同修共勉吧。

個人學習心得,僅供參考,請以佛菩薩經論和祖師大德開示為準!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以防失聯,以後就能每天看到這樣的文章了,歡迎分享,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常新語 的精彩文章:

法無定法莫強求,勿失己道,莫擾他心
不要借「學佛」,來消磨時間

TAG:平常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