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今日談古玩環境:為何古玩有虧有人賺個體系滿盤

今日談古玩環境:為何古玩有虧有人賺個體系滿盤

如果某藏家花了大量成本買到手的藏品價值10萬元,其中3萬元是七七八八花掉的成本。市場上出現的抄襲、模仿產品,沒有鑒定費用,只賣3萬元,價格一衝擊,正品也只好賣3萬元,由此形成的「假冒贗品定價」帶來的惡性循環,損耗的是真品的價值,打擊的是收藏者的積極性。

有人認為:「管他假不假冒、到不到代,只要我能得實惠就成」。很多人會認為假冒贗品給他們帶來了更加豐厚的利潤,我們就去走這條致富路。這種看法目光太短淺,古玩藝術品市場如果不能建立一套真實鑒定的系統,而去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去投機取巧,一味去集大家之所強,絞盡腦汁的制假售假,必然是涸澤而漁。

縱觀中國古玩行業,歷經上下五千年千錘百鍊,孕育出無數的人才,奇才,大師,同時也早就了許多欺世盜名之徒,看今天的古玩市場,假古玩到處都是,正是這些直接導致了古玩收藏市場的混亂、紊亂和紛亂。

現在藝術品行業一觸即開戰的狀態一直在持續,各種大大小小的戰役也已經數不勝數。其中每年一度的藝術品交易展示平台——「洽購會」,其本質也是一場價格戰:同一個古玩的藏家與藏家搞價格戰、買家與賣家之間也在搞價格戰。放眼四顧,如今的藝術品已經完全陷入到了一種無序發展、惡性競爭的局面,慢慢自然性出現拍賣市場興起,拍賣場交易記錄是可查可知性,在一定基礎上得一種價格上保守的趨勢。

為何許多年代悠久的瓷器不及清代宋代火爆:

收藏古玩的朋友往往看重「年份」,而忽視藏品本身的藝術性。須知,你收藏的是古代藝術品,不是所有的古物。有的古物「年份」很足,卻不具藝術性或藝術性甚低,則不宜納入「藝術收藏」範圍。如漢代時期的陶瓷,出土量非常巨大,真正具備藝術收藏價值的並不多,還不如年份短得多的清代藝術瓷。

(版權屬原作者)

溫馨說明:我們敬重和感謝原創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無法查獲作者所致,敬請原作者見諒!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部發布文章,敬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視界之窗 的精彩文章:

收藏大咖「劉益謙」談收藏-論投資
文物搶救多少價值連城古董

TAG:視界之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