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徐健:中華傳統文化名句書寫

徐健:中華傳統文化名句書寫

徐健:中華傳統文化名句書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徐 健

徐 健,字逸清,號逸清草堂。現為火箭軍美術書法研究院辦公室主任、藝委會委員,中國書協會員,中國書協首屆國學班成員,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課題班成員,北京大學書法研究生。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特聘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劉洪彪草書高研班助教。

書法作品曾入展第一、二屆全國青年作品展,第二、三、四屆「蘭亭獎」作品展,第二屆草書作品展,第三屆隸書作品展等數十次全國、全軍重要展覽。曾獲第九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獎」提名,首屆冊頁作品展三等獎,第二屆隸書作品展「全國獎」提名獎,第七屆楹聯作品展最高獎,北京電視書法大獎賽金獎,全軍展最高獎4次、二等獎5次等。2010年被中國書協授予「中國書法進萬家」先進個人稱號。

書法作品被中南海、國家體育場、民族文化宮等單位收藏。有《徐健書法作品集》《聚焦名家·徐健卷》《當代書畫名家·2008徐健書法選》《當代優秀軍旅書法家系列叢書·徐健卷》等專輯行世。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徐健:中華傳統文化名句書寫

▲ 徐 健書《莊子·內篇·人間世》句

原典:

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以禮飲酒者,始乎治,常卒乎亂,泰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

言者,風波也;行者,實喪也。夫風波易以動,實喪易以危。故忿設無由,巧言偏辭。獸死不擇音,氣息勃然,於是並生厲心。剋核太至,則必有不肖之心應之,而不知其然也。苟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終!故法言曰:「無遷令,無勸成。過度益也。」遷令勸成殆事。美成在久,惡成不及改,可不慎與!

——[戰國]莊周《莊子·內篇·人間世》

釋義:

上述原典見於《莊子·人間世》第二節,借葉公子高出使齊國一事,道出臣子與君主相處的艱難。這裡寫出臣子面對君主時的疑懼之情,接受使命時,或不免於「人道之患」,或不免於「陰陽之患」。進而寫傳言的困難及使用語官不慎所造成的禍害。解除「陰陽之患」,唯有虛心安命,消極地提出「忘身」。最後由「人道之患」說到「乘物以游心」「養中」,這也是「托不得已」的事。「養中」「游心」,其要乃在順任自然。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的本意是一個事物開始時單純細微,臨近結束時變得紛繁巨大,引申為任何具有遠大前程的事業,儘管在初創之時微不足道,等到將要完成的時候就一定會發展得非常巨大。

莊子將孔子塑造成道家的代言人,假借孔子之口,談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孔子告訴葉公子高,智巧是產生爭鬥的根源,「且以巧鬥力者,始乎陽,常卒乎陰,泰至則多奇巧……凡事亦然,始乎諒,常卒乎鄙;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描述了這樣一種人生世態,即生活中人們常以機巧和智慧來相互較量,開始時常常是光明正大、規規矩矩、彼此見諒、單純直簡,但到最後往往都會走向反面——設置陰謀、構作巧詐、卑鄙下作、肆意妄為。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就是人們「機心」的存在。莊子以細緻而率真的筆法,將現實世界中的人際爭鋒以及隨之而起的情態顯現和最終歸宿,都做了深刻揭示與剖析。

《人間世》篇,主旨在描述人際關係的紛爭糾結,以及處人與自處之道。處於一個權謀獪詐的戰亂時代,無事者慘遭殺戮,社會成了人獸化的陷阱,一部血淋淋的歷史,慘不忍睹地暴露在眼前,莊子揭露了人間世的險惡面,而他所提供的處世與自處之道卻是無奈的。

《莊子》又名《南華經》,是道家經文,是戰國中期莊子及其後學所著,到了漢代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其書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一書主要反映了莊子的批判哲學、藝術、美學、審美觀等。其內容豐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學、人生、政治、社會、藝術、宇宙生成論等諸多方面。

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莊子之語看似誇言萬里,想像漫無邊際,然皆有根基,重於史料議理。魯迅先生說:「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被譽為「鉗揵九流,括囊百氏」。

操其要於上,而分其詳於下。

徐健:中華傳統文化名句書寫

▲徐 健書《中興五論·論執要之道》句

原典:

今朝廷有一政事,而多出於御批;有一委任,而多出於特旨。使政事而皆善,委任而皆當,固足以彰陛下之聖德,而猶不免好詳之名。萬一不然,而徒使宰輔之避事者得用以借口,此臣愛君之心所不能以自已也,臣願陛下操其要於上而分其詳於下。凡一政事,一委任,必使三省審議取旨,不降御批,不出特旨,一切用祖宗上下相維之法。使權固在我,不蹈曩日專權之患。而怨有所歸,無代大臣受怨之失。此臣所以為陛下願之也。

——[南宋]陳亮《中興五論·論執要之道》

釋義:

陳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千言立就。嘗考古人用兵成敗之跡,著《酌古論》。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南宋與金議和,26歲的陳亮極力反對,以布衣身份給宋孝宗連上五書,力主北伐中原、收復失地,並提出一系列的抗金方略。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中興五論》,即《中興論》《論開誠之道》《論執要之道》《論勵臣之道》《論正體之道》。由於投降派的阻撓,陳亮的上書均奏入未報,他只得回鄉著述講學,將一腔愛國熱情寄寓曲詞。「復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髮蒼」,是陳亮一生堅持抗金復國、矢志不渝的真實寫照。

「操其要於上,而分其詳於下」出自《中興五論》第三論《論執要之道》,是針對宋孝宗攬權獨斷的弊端而發的。要:重大、重要的事情;詳:具體繁雜的事情。陳亮認為君主的職責,「本在於辨邪正、專委任,明政之大體,總權之大綱」,無須事必躬親,因此只要在上面抓大事、要事,把具體繁雜的事務分給臣下去做就可以了。勸諫宋孝宗要「得操要之實,而鑒好詳之弊」。這句話啟示我們做事情的方法很重要,要懂得各負其責,注重做事情的層次和程序,既要確保事情發展的正確方向,又給具體做事情的人靈活安排做事方法的選擇,激發他們做事情的熱情和創造力。

陳亮在詩詞上也有很高的造詣。陳亮詞作現存74首。他的愛國詞作能結合政治議論,自抒胸臆,曾自言其詞作「平生經濟之懷,略已陳矣。」如《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於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念奴嬌·登多景樓》:「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以及《賀新郎·寄辛幼安和見懷韻》:「父老長安今余幾?後死無仇可雪」等,可見其愛國憤世之情,慷慨激烈,氣勢磅礴。詞風與辛棄疾相近似。劉熙載《藝概》卷四說:「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其著作後人編為《龍川文集》《龍川詞》。(中國書法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一」長樂王丘穆陵亮夫人尉遲為亡息牛橛造彌勒像記
神采飛動,形隨意出——黎柱成花鳥畫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