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苦,你本不必吃
點擊
每日一讀
,
訂閱
最震撼心靈的閱讀!
從小到大一直被教育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人生唯有吃苦奮鬥,才能獲得想要的生活。
殊不知,有一些苦是沒有必要去吃的。
朋友研究生畢業,經過導師的介紹去了一家有名的企業實習,因為實習期主要是積攢經驗,於是只有補助沒有工資。
為了能夠更快的到達公司節省時間,朋友想租在公司附近住,公司附近的房租相對較高,於是只好繼續向媽媽領生活費。
但是媽媽很不高興的說:你才剛上班,連上班時間長點都不願意,這點苦都吃不了,以後怎麼辦?
朋友只好和媽媽解釋說:
有些苦,實在沒必要吃。
能夠進大公司實習,是為了自己今後的前程,能夠快速的到達公司,是為了自己的工作效率。
若是為了便宜的房租專門租到了很遠的地方,來回上班耽誤了時間,還覺得自己是在吃苦,實在是自欺欺人。
無意義的吃苦,只是在感動自己。
可以養生,就別傷身
曾經在朋友圈看到過一篇被大家轉發的文章《你見過凌晨四點的北京么》。
裡面的主旨內容就是,年輕人不應該在奮鬥的年紀選擇安逸,每個人都是從加班到凌晨走過來的,這樣努力才可能換來自己的成功。
在這個每個人都焦慮自己能不能成功的時代,好像加班已經成為了一種衡量一個人努力與否的標準。
但同時,朋友圈還轉發著這樣的文章《我,28歲,胃癌晚期》。
不少人看似在為了自己的未來努力加班,殊不知其實是在透支自己的健康。
人一生最不應該盲目吃的苦,就是透支未來的健康的苦。
可以貴一點,就別活得太便宜
有些家庭總是貫徹著「窮養」孩子的理念,即使家庭條件很好,也要裝作不好的樣子,達到讓孩子吃苦的目的。
朋友告訴我,她小的時候,父母總是讓她省吃儉用,不要買漂亮衣服,筆沒用完上一個堅決不買下一個。
時不時的還要在家庭中,進行憶苦思甜活動,長期下來,她將人生應該過的苦一點的觀點深深的印在了腦海中。
以至於長大後,為了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要用吃泡麵省下來的錢買;衣服永遠都是地攤貨;不去任何的娛樂場所,生活過的十分擰巴。
因為過於節省而失去了生活中的很多樂趣,實在是得不償失。
在「捨得」中,尋求最合理的消費方式,在能力範圍中,追求最高的生活品質,這一點都沒錯。
餘生很短,不過70多個春天,76000多頓飯,27375次日落。
願你能在短暫的餘生中,找到和生活相處的最佳模式,不再去吃那些沒有必要的苦。
TAG:每日一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