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好的人生能講究,也能將就

好的人生能講究,也能將就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 漁樵· 主播 | 簡寧

《臨江仙》

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鳴。

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夜闌風靜縠紋平。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千百年來,世界上有華人處,就有蘇東坡的詞。

這位大文豪之所以深受人們喜愛,不僅是因為他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更因為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和充滿智慧的生活哲學。

林語堂曾說:

像蘇東坡這樣的人物,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

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不可數數見的。

蘇東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東坡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

縱然才高如他,也直到不惑之年才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1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元豐三年,新年伊始,百官們紛紛換上朝服,帶著一片喜氣走向皇宮,等待上朝。

在步伐一致的人潮中,有一個人卻低著頭反道而行,因為他迫不得已離開了汴京,被貶往黃州。

這個神情落寞的中年人就是蘇軾。

那年,蘇軾已經四十三歲了,官場沉浮十餘年,他沒有學會明哲保身,而是始終保持赤子之心,看到不忿之事,不吐不快。

當時,宰相王安石提出變法,蘇軾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他的堅持惹怒了對方,一些心懷鬼胎的小人借題發揮,從蘇軾的大量詩作中挑出他們認為隱含譏諷之意的句子,添油加醋地在皇帝面前說蘇軾的壞話。

一時間,朝廷內一片倒蘇之聲。

不出意料,蘇軾很快被逮捕,並牽連了許多人,這些人被朝廷主流拉入了黑名單,稱為「元佑黨」,而蘇軾位列此名單之首。這就是北宋著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在獄中住了103天,幾次瀕臨被砍頭的邊緣。幸虧宋太祖趙匡胤曾定下不殺士大夫的國策,蘇軾最後才保住了性命。

出獄後,蘇軾被貶往黃州,名義上降職為低微的團練副史,實際上是一個被圈養的罪人。他深感鬱悶,夜夜尋醉。

有一次,蘇軾出去喝酒,半夜回家敲門,家中小童睡得熟,怎麼敲都聽不見。蘇軾只好站在江邊等到天明。

聽著陣陣江濤聲,蘇軾心中五味雜陳。

他回想起前半生的豪情壯志,頗有隨風飛馳,征服四海八荒之勢。而眼下,他身為貶官,困於荒城,終日無所事事。

他將內心深處的煩憂與掙扎掏出來反覆咀嚼,為什麼家童可以隨遇而安,酣然入睡,而自己卻苦悶難脫呢?

楊絳說:

「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千年前的一個夜晚,大文豪蘇軾也找到了相同的答案:

人生萬般痛苦皆因為人們無法忘卻營營,貪念功名利祿,才會患得患失。

建功立業不如淡泊高遠,封妻蔭子不如遨遊江海,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保持精神愉悅。

天亮後,頓悟的蘇東坡哈哈大笑,揮毫寫下「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豪言壯語,倒頭大睡,鼾聲如雷。

2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從被貶的打擊中走出來後,蘇軾開始紮根於平凡生活,寄情於煙火之樂。

初到黃州,蘇軾窮困潦倒,甚至養不活家人,只好向太守徐君猷要了一片荒地。

蘇軾給這片地取名為——東坡,他自詡為東坡居士,從此開始了農耕生活。

他挖魚池、建水壩,從鄰居家移樹苗種樹,還託人從四川老家帶來菜苗。

看到自己種的地上冒出針尖般的小綠苗,他歡喜得像個孩子般跳起來。

過去只知道用俸祿養家,直到現在他才知道了真正的五穀之香。

蘇東坡學著自己做菜,因為生活拮据,只能吃便宜的豬肉,他反覆實驗,發現「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

東坡肉的名聲自此而來。除了東坡肉,蘇東坡還發明了東坡魚、東坡羹等66道菜肴,儼然一個美食家。

有了美食,自然少不了美酒。

蘇東坡喜歡釀酒,流放密州時,他用土米釀酒,流放黃州時,他用黃豆釀酒,他一生釀酒無數,還為此寫了一篇《東坡酒經》。

掌握了這些生活的技能後,蘇東坡一發不可收拾,他興趣廣泛,並且造詣極高。他研究茶藝,留下了許多茶道著作。

他尋山玩水,留下了千古絕唱《赤壁賦》和《念奴嬌》。

縱然身陷困頓,他依然保持樂觀,把生活經營的有聲有色,趣味十足。

摘下名利的包袱,蘇東坡活得自由自在,他將生活所見、心中所悟展現在文字和繪畫中,只是曾經的苛刻和尖銳,變成了親切溫暖的詼諧,透徹而深刻。

有人曾向蘇東坡請教養生之道,蘇東坡思忖片刻回答:

「無事以當貴,早寢以當富。

安步以當車,晚食以當肉。」

沒有多少可供支配的財富,生活依然可以簡單卻充實。

人間至味是清歡,素美才是生活的底色。

年過半百的蘇東坡用親身經歷告訴人們,人的生活即是心的生活。他成了中國五千年來最懂生活的人。

3

人生如逆旅,他鄉即我鄉

在黃州生活了四年後,蘇軾被召還朝,當他看到朝廷中一片烏煙瘴氣,毫不客氣地對新舊兩黨提出了諫議和抨擊。

他自知此舉不被待見,於是主動申請外調,遠離是非之地。

在蘇軾眼中,活下去很容易,可是人活在世上,倘若只求生存而違背自己的意願,那樣還不如不活。

生存很重要,人的原則和底線更重要。

因為真性情,無論被流放到哪裡,蘇軾都能交到朋友。他自豪地寫信告訴弟弟:

「我上可陪皇帝,下可陪農夫乞丐。」

他與各行各業都能平等為友,帝王、公卿、詩人、僧侶、商販、不識字的農婦……

在蘇軾眼中,每個人都有可取之處,他穿著草鞋到處流浪,和鄉野漁民混在一起,談天說地十分開心。

因為接地氣,蘇軾深知人間疾苦。在流放期間,他盡自己所能為百姓做實事。

在杭州,他在西湖之上修建了蘇堤,人們歡慶不已。

在儋州,他開荒地、辦學堂,深受當地人們的愛戴。

中國人自古都有落葉歸根的觀念,晚年時期的蘇軾漂泊在儋州,樂呵呵地寫下「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用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去捕捉灑落在生活中細微的美好之處。

詩人余光中曾說:

「我要去旅行,一定選蘇東坡,他可以做一個很好的朋友,他真是一個很有趣的人。」

人生最長不過三萬六千日,能體驗生活之美,也就美好可喜了。

4

追求詩和遠方,不如心中種菊

人是群居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紛爭。

面對生活的紛爭與無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

陶淵明對世道感到灰心,選擇隱居;

王維看破紅塵,皈依佛門;

李白希望能建功立業,將苦悶之情寄託於神話世界。

蘇軾同樣仕途不得志,同樣鄙棄榮華富貴,但他從不嚮往海上仙山或西方凈土,他留戀人間的煙火之氣。

他深知:高處不勝寒。縱然可以起舞弄影,但那種清冷孤寂怎能和人間的煙火氣息相比啊!

世路再艱險,人也要快樂地走下去。

蘇軾臨終前回顧自己的一生,他忘記了自己才華橫溢,卻遭人排擠,一貶再貶,也忘記了妻子早逝、愛妾死別、幼子早夭帶來的累累傷痛。

他在意的,反而是生活帶來的樂趣與價值:

「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他相信枯木可以絕處逢生,縱使艱辛也依然茁壯屹立。

人生實苦,與其將情懷寄託於詩和遠方,不如認真經營當下的生活,在心中修籬種菊,一路前行,無憂無懼。

記得拉至文末點贊哦!


本周每天為你講述一首絕美宋詞

等你來收聽

作者:漁樵,有書原創作者。有書,讓閱讀不再孤單,2000萬閱讀愛好者都在關注的公眾號,關注公眾號:有書。本文原創首發於有書,轉載授權請聯繫有書微信號:youshu925。

主播:簡寧,有書籤約主播,聲音控,電台主播。世界如此喧囂,願用聲音給你這一刻心靈的安寧。個人微信:jianning20171114。

你的點贊,讓專欄走得更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孕期手機能玩多長時間?出現這個信號就要注意休息
進了哈佛才知道: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有多重要?

TAG:有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