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率領川軍痛擊日寇,自稱死到沙場是善終

抗戰犧牲的最高將領之一,率領川軍痛擊日寇,自稱死到沙場是善終

抗日戰爭期間,全國民眾奮起反抗,各地軍閥也紛紛派出軍事力量參與,川軍便是其中最勇猛的軍隊之一。作為抗日川軍的主要將領,李家鈺可謂是其精神支柱。在他的率領下,這支勇猛之軍在許多重大戰役中取得勝利,使川軍威名傳到大江南北,幾乎是人盡皆知。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終堅持身先士卒,最後不幸戰死沙場,成為川軍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也是整個中國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高職位將領之一(另一位為張自忠)。

李家鈺將軍舊照

李家鈺,字其相,光緒十八年(公元1892年)出生在四川蒲江縣一個富農家庭,年少時就被父親送入同鄉秀才開辦的私塾讀書。李家鈺自幼讀書刻苦,十三歲就考入了蒲江高等小學堂。在那個動蕩腐朽的時代,李家鈺耳濡目染了許多屈辱之事,深深為祖國遭受列強欺凌而憤怒,最終決心棄筆從戎,轉而考入四川陸軍小學堂。

護國討袁形勢圖

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春,李家鈺因反對依附北洋軍閥的四川都督胡景伊,被迫離開學校。好在這年夏天,他又如願進入南京陸軍軍官預備學校學習。在校期間,李家鈺參與了許多重大事件,從「二次革命」時的討袁,再到前往上海參加攻打製造局戰役等,李家鈺憑藉個人能力開始嶄露頭角,受到老師同學的誇讚,積累許多寶貴人脈。

李家鈺騎馬像

畢業後,李家鈺被分配到川軍第四師鄧錫侯部服役。因作戰勇猛、賞罰分明,又終日與基層士兵打成一片,李家鈺深得屬下擁戴,在川軍內部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成為四川軍閥「軍官系」的首領,歷任四川陸軍第一師師長、四川邊防軍總司令等職。「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川軍多次致電國民政府,希望能夠參與前線戰鬥。在得到蔣同意後,李家鈺便率部踏上抵禦日寇的征途。出川前,李家鈺曾賦詩一首,表明此次不除盡日寇,誓不班師回蜀。

抗日川軍劇照

就這樣,李家鈺帶著兩個師的兵力,僅憑雙腿,硬是走了四千多里路,從四川走過陝西、走到山西,翻過千山萬水,背著落後的武器,懷揣救國信念,來到抗日前線。不久,這支川軍就讓氣焰囂張的日寇知道了厲害,在山西、河南等地給予了日寇沉重的打擊。在此期間,李家鈺還多次與八路軍合作,兩軍一同收復了許多淪陷地區。1939年,李家鈺榮升為三十六集團軍總司令,然而身居高位的他並沒有貪慕榮華,也沒有坐在辦公室里遙控指揮,始終堅持在抗戰最前線。1941年2月,四川省各界抗戰前線慰勞團前往靈寶縣李部駐地勞軍,李家鈺親自題寫條幅:「男兒欲報國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十四字,以明為國報效之心志,誰知日後卻一語成讖。

李家鈺將軍墓

在「豫中會戰」展開之前,日軍暗中做了大量部署,而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和副司令長官湯恩伯並沒有意識到這點,亦未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最後導致日軍以十萬兵力大勝國軍四十萬軍隊。國軍一路潰敗,丟城失地,李家鈺挺身而出,率部殿後,以確保其餘部隊撤離。當李部行至陝西秦家坡時,不慎被日軍包圍,200餘名官兵全部殉難,李家鈺頭額及左腋被子彈和槍榴彈破片擊中終因流血過多而犧牲,時年五十二歲。一代英雄自此逝去,留給人們無盡的悲痛和懷念。

參考文獻:

《李家鈺將軍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皇后逃亡路上誕下一子,送給心腹偷偷撫養,後來出了近代頂級富商
此地相當於10個澳門,被占幾十年後部分收回,鄰國表示會繼續還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