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我家的孩子就是不長個怎麼辦?

我家的孩子就是不長個怎麼辦?

作者:孫方舟(兒科主治醫師)

隨著個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們除了關心一些呼吸消化系統感染疾病外,也越來越關注孩子的身高。

一聽到孩子坐在學校前排,或者和其他孩子比較總覺「低人一等」,就會擔心是不是孩子過於矮小,或是發育不良,有的甚至害怕個頭的原因會影響孩子未來的就業、擇偶----- 那麼今天,我向大家科普一下矮小症的知識。

什麼是矮小症?

它是指孩子目前身高低於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人群平均身高的2個標準差,或低於第3百分位。(可參考量表曲線)簡單說就是隨機挑選100個同地區、同年齡、同性別孩子,讓他們由低向高排隊,若排在前三位的就可能屬於矮小。

我家的孩子就是不長個怎麼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全國矮小症普查顯示我國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約4000多萬人,其中5歲以上需要治療的就超過800萬。而真正去兒童內分泌科接受治療的患者不到30萬名。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許多家長不知道矮小可能是一種病,更不知道這種病可以治療,還有一部分是因為注射藥物生長激素和相關檢查的昂貴費用問題。

孩子身材矮小和父母矮小的遺傳因素有關?

矮小的病因繁多,從醫學上講,有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小於胎齡兒、早產兒,家族性矮小、性早熟、體質性青春期延遲、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病如特納綜合征、慢性肝腎疾病等,以及一些遺傳性、代謝性疾病(如軟骨發育不良,粘多糖病,Prader-Willi綜合征)等疾病因素。

也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影響身高,比如單親家屬孩子長期焦慮不安,和同學關係處理不好,也會出現生長緩慢。所以導致矮小的情況複雜,到底和父母的遺傳因素相關與否尚不能一概而論,關鍵是看是否屬於正常範圍(如比對矮小症量表評測),還是相關疾病所致(如文上所示)。

但話又說回來,臨床上確實孩子身高和父母的遺傳因素也密切相關,兒科內分泌門診也曾遇到很多矮小症患兒的父母身材也不高。

我家的孩子就是不長個怎麼辦?

從遺傳學上講,父母雙方的遺傳因素也可以對於孩子未來身高的產生影響,甚至可達70%。通俗來講,如果父母一方或者雙方存在身高矮或小時候發育緩慢,孩子也極有可能會出現類似情況。所以家長們可以計算一下自己孩子的未來可能身高。

簡單孩子遺傳未來身高計算方法:

男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女孩遺傳未來身高(cm)=[(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3)÷2]±6

上表明確了人的基本的遺傳規律,這點很難違背。但是也不能說個子高的父母就肯定子女身材高大,個子矮的父母就肯定子女矮小,總結來說需要看在遺傳規律的基礎上孩子生長過程中能否發揮最好的潛能。

從計算公式中可以發現孩子的身高增長有約12cm左右的浮動,這種浮動就是由孩子生長過程中發揮潛能的好壞決定的。

可以影響這種潛能的因素包括:孩子的營養情況、母親孕期的情況、生長的社會環境、運動的情況、睡眠情況、情緒、精神壓力、和是否罹患疾病等等。

如何發揮潛能,避免矮小症:

首先要保證睡眠,要確保孩子有質量的睡眠,也就是長時間的深睡眠,兒科醫生建議晚上9點就準備好睡覺,不要超過10點。兒童生長激素在晚上10~12點、凌晨2~4點是分泌旺盛期,所以一定要保證此兩段時間的深睡眠,才會有益於身高增長。

其次是保證孩子飲食營養均衡。兒科門診很多家長為了長身體,總是問應該多吃些什麼,事實上長個不是吃多吃少的問題,而是飲食是否均衡。

也就是說要保證足夠的優質蛋白質、足夠的碳水化合物(糖類)、足夠的脂肪,足夠的多元維生素和鈣鐵鋅硒的補充,含有以上成分食物都需要攝入,包括牛奶,雞蛋,蔬菜,水果,肥瘦肉,豆類粗糧等。

我家的孩子就是不長個怎麼辦?

同時要及時補充維生素D,積極促進鈣吸收骨質發育,所以建議兒童出生後就補充維生素D(伊可新)。

再有就是保證充足的跑、蹦跳等有氧運動,可以促使長骨、骨骺、軟骨細胞增殖,有助於身高增長;要保證孩子平時平穩健康的情緒,輕鬆愉快的心情,從而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以上方式都會有助於孩子充分發揮這12cm的生長潛能。

發揮潛能同時,也要定期監測孩子身高發育,對於可能的矮小要早發現,才可以及早治療,正常情況下,人體身高增長的速度有兩個高峰期,第一個高峰期是出生後至三歲時(嬰幼兒期);第二個高峰期是青春期。

嬰幼兒時期平均一年身高增長約25cm,青春期兒童身高生長一年約5cm,一旦發現孩子身高有問題或此兩段時間生長速度偏慢,尤其孩子出生時有早產或足月小樣兒情況者,更應及時就診專科檢查。

千萬不要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好不要晚於青春期,青春期過後孩子骨骺閉合,此時再用生長激素等藥物也不能增高了),以免造成終身遺憾。不同年齡孩子的身高增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當孩子的身高增長速度減慢,出現以下情況:

2 - 4歲:身高增長每年不足5.5厘米;

4 -6 歲:身高增長每年不足5厘米;

6 歲到青春期(女孩10歲左右,男孩12歲左右):男孩身高增長每年不足4厘米,女孩身高增長每年不足4.5厘米。

要馬上就診兒童內分泌科,讓專家進一步診治,為了明確是否為病理性矮小,醫師會酌情檢查骨齡,生長激素激發試驗,甲狀腺功能,血清鈣磷,維生素D水平,甚至頭核磁,內生殖器B超、性激素,基因遺傳代謝病檢查等。

明確了的矮小症,有適應症下,就需要應用藥物了,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重組人生長激素,可以針對一些矮小疾病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症,小於胎齡兒等來改善身高。生長激素治療是有效的,在專業醫師指導下足療程應用,會很好改善矮小的癥狀。

參考資料:

《威廉姆斯內分泌學》

劉戈力.特發性身材矮小.《中國實用兒科雜誌》 2015

《小兒內分泌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版權聲明: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雨醫生 的精彩文章:

免疫艾滋病基因編輯嬰兒,一個不道德的「廢」操作

TAG:春雨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