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七次入圍戛納,今年終獲金棕櫚獎,卻被日本民眾罵「賣國賊」

七次入圍戛納,今年終獲金棕櫚獎,卻被日本民眾罵「賣國賊」


本文授權轉自:


一日一度(yryd115)




 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終於為是枝裕和摘下了戛納電影節那片珍貴的棕櫚葉,與此同時在中國的票房也榮登史上之最。




這個原本小部分流行的日本導演,和他的好朋友賈樟柯一樣,終於被更多人知道了。




然而,因為《小偷家族》題材敏感,又在國際掀起討論,日本民眾享受榮譽之後,並不為「小偷」買賬,他們甚至認為是枝裕和刻意抹黑了國家。




 ——度公子







洗手間的大小便已經溢到了客廳,地上又滿是臟衣服,兩個瘦骨嶙峋的女孩正躺在其中,奄奄一息。推開門,一股惡臭撲來,接著,東京西巢鴨的幾位警官就看到了眼前的景象。




這間欠租數月的房子,缺水斷電,還不斷有不良少年出入,卻從未見過大人,因而才有人報了警。



兩個女孩狼吞虎咽吃著大人遞來的香蕉,警察又在柜子里找到一具男童白骨。




這個神秘棄嬰家庭在1988年,得到了全日本的關注,也稱

「西巢鴨事件」。




直到15年後,是枝裕和拍成電影《無人知曉》,把它搬到熒幕上,主演柳樂優彌藉此14歲就登上戛納影帝寶座。





<《無人知曉》海報>




這年一同角逐棕櫚葉還有梁朝偉,然眼鏡王的《2046》惜敗。




電影圈三大難拍元素:動物、水和小孩。




《無人知曉》中,最大的

柳樂優彌

也才13歲,是枝裕和調教起小演員自有一套辦法。




早年,拍《另一種教育——伊那小學春組的記錄》,他跟孩子們相處了三年,學到最重要的一點:孩子們做事沒有什麼目的性。




影片中的孩子都是社會的「隱形人」,在沉默克制地努力生活時,還要展現好自然的天性。




於是試鏡前,就先篩選掉了表現欲強的孩子,剩下的孩子們拍戲時,也不給劇本,都是講好大致表演過程,台詞便由他們自由發揮。





<《無人知曉》劇照>




《無人知曉》整體呈現出的都是平靜氛圍,對於這個挑戰多數人三觀的新聞事件,他依然保留了鏡頭裡的波瀾不驚。




6歲那年,祖父過世,家中親戚前來弔唁,每個都哭成了淚人。

是枝裕和早就在大人身後聽到過,他們如何在背後挖苦祖父的麻煩事兒。

一轉眼到人前,又成了最親最愛的人了。



「平時那麼討厭他,現在竟然可以哭成這樣。」




人性黑暗的另一面,他在童年就有所覺察,他的敏感、早熟,似乎那時起,就註定了一個記錄者的命運,只不過是文字還是影像的區別而已。


 



<柳樂優彌>







大學選了文學專業,讀著讀著沒興趣,就開始轉為電影。




童年是藝術創作者的寶藏,是枝裕和另一部電影也源於童年經歷,還和鄧麗君有些關係。




在還沒電視普及的年代,一次颱風夜裡,窗外摧枯拉朽,廣播里傳來鄧麗君翻唱的

《藍色街燈下的橫濱》,裡面的歌詞後來成為了《步履不停》這部電影的名字。






<《步履不停》海報>




這部講述寡居母親與一家人見面24小時內發生瑣事的電影,早在2001年就有了劇本大綱。

朋友建議等到60歲再拍,也就擱置了。




直至拍完《花之武者》,母親溘然離世,是枝裕和的事業幾乎陷入停滯。父親離世後,母親寡居多年,因拍戲很忙,兩人見面的時日也並不多。




「如果不把和母親最後這段共度的時間中回憶起的東西做個整理,我就無法繼續前進。」




是枝裕和在撰寫劇本的時候,眼前就已經現出樹木希林的樣子。果然,一入鏡,是枝裕和就在心裡感慨

「啊,母親就在那裡。」





<是枝裕和與樹木希林>




2008年,母親去世,另一位母親樹木希林走入他的生活,

兩個人都在平淡中有些許無傷大雅的刻薄感,恰到好處的平民本色,並不招人反感。




最後一次和母親在餐廳里吃飯,她一個勁兒抱怨,

「肉太少,菜太貴」,帶著點不甘心,還把喜歡的菜都吃光了。




後來,和樹木希林外出吃壽司,她常說:「什麼都可以,湊數的菜碼就不要了。」有時離開餐館,還會有點狡黠地笑笑:

「很便宜對吧?所以咱們白天去,晚上就貴嘍!」




常有人說是枝裕和是拍親情片的,這也只在母親去世後,最初他拍過十年的紀錄片。




那個因為家中沒有買過車,在外面總愛和別人家的轎車合影的母親,去世後,讓他心裡流淌起了無限對家庭的柔情。





<是枝裕和,幼年與車合影>








若熟悉是枝裕和的作品,

會發現他電影里父親的角色是弱化的,甚至都沒出息,這也與他本人的經歷有關。




電影《如父如子》終於聚焦起父親時,他那時有了4歲的女兒,生活起了很多變化。




有回,送她去幼兒園的路上,女兒天真地問:

「以後是不是可以嫁給爸爸?」




是枝裕和回答

「不行啊,雖然很遺憾,但真的不行啊。」





<是枝裕和在《小偷家族》拍攝片場>




儘管他工作時間排滿,陪伴家人時間很少,女兒流露出的依戀和愛,還是讓他吃了一驚。




父親節的時候,小女兒親手製作了一朵小花,送給他。




《如父如子》里有一個細節,父親在沙發的空隙里摸到了一根花莖,心境也悄然起了變化。





<《如父如子》劇照>




男孩與父親的情感更貼近於無聲地傳遞,是枝裕和印象中與父親最親近的時刻,是家中添置了新電視,兩人一起追電視劇的光景。




父親會把他放在腿上,用臉貼著他,下巴上的胡茬時不時剮蹭到他。




祖父和祖母都姓是枝,當時的日本不容許同姓結婚,於是兩人私奔到了台灣,父親便是在高雄出生的,二戰後才被遣返回日本。




父親從小被家裡寵溺過度,喜愛文藝,母親是雷厲風行的銀行職員,對於懦弱的父親總有些看不起,夫妻關係算不上太和諧。




是枝裕和在藝術上承繼了父親的衣缽,多年後,他流連在大學附近的電影院,

終於從侯孝賢的電影里找到了父親口中陳舊昏黃的台南,意外地喜歡,也迷上了侯孝賢、楊德昌。





<侯孝賢與是枝裕和>




甚至1993年,他還拍了部紀錄片

《當電影映照時代:侯孝賢和楊德昌》

,赴台灣採訪時,與侯孝賢相談甚歡。




處女作《幻之光》就是侯孝賢建議他參展威尼斯電影節,後來入圍了主競賽單元。在最初的拍攝預期中,是枝裕和以模仿出「侯孝賢、楊德昌」電影的影子為傲。




80年代時,則對陳凱歌、張藝謀、田壯壯印象深刻,

卻和第六代導演賈樟柯成了朋友,兩人常在電影節碰面,有次科長到日本,是枝裕和還做東,請客吃過壽司。





<是枝裕和與賈樟柯>




雖是一位日本導演,對於中國電影中的某些氣質卻無比著迷。








此前投資方因福山雅治的出演,預測《如父如子》日本票房過十億。是枝裕和只當玩笑:

「至今為止超過10億日元的作品,我可是一部都沒拍過。」




後來,以32億日元票房收官。今年《小偷家族》又反超《如父如子》,還讓是枝裕和又一次走上了戛納領獎台。




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合作的第十個年頭,剛開拍時,樹木希林對記者說:

「這是最後一次與是枝導演合作。」





<樹木希林與是枝裕和>




等到影片殺青,樹木希林拿著身體的掃描片給是枝裕和看,那時癌症轉移的小黑點已經遍布全身,壽命已經不到一年了。




握著他的手臂,

「你就把老婆子的事忘了吧!你要把你的時間,用在年輕人身上!我就不再和你見面了。」




果然,從那天起,無論是枝如何邀請,樹木希林都拒不見面。雖無血緣關係,但樹木希林以一種殘酷的方式保護著是枝裕和。




以往,有新電影上映,她也會很關切地打電話詢問,不過不是打給是枝裕和,而是製片人。聽到票房不錯的消息後,則會鬆一口氣,開心地說:

「那下次又可以拍新戲了,太棒了!太棒了!」







「通過請希林女士扮演我的電影中的母親角色,和希林女士一同進餐、談天,我漸漸平復了喪母之痛。而就在這個時候,

我失去了另一位母親,又要平復另一層喪母之痛。」




樹木希林在《小偷家族》飾演的老人是在睡夢中去世的,是枝裕和很是慚愧,甚至說若電影不是這樣的結局,或許樹木希林也不會這麼快離開。




是枝裕和最初以一部電影懷念母親,迎來了另一位母親,最後又以電影的方式和她告別。這是電影工作者最體面的方式。




無巧不成書,兩位母親去世的日子都是9月15日。





<樹木希林>








今年,是枝裕和拿了金棕櫚,

「他這個獎,不是偷的,也不是中彩票的,而是一步步走向領獎台的。」




《小偷家族》獲獎自然實至名歸,卻在日本受到指責。




有人留言說:

「我們明明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國家,導演為何要在戛納向世人輸出「小偷」形象?」




素來好大喜功的安倍晉三卻未對此發表任何賀詞,日媒也給他貼上了「反日」標籤。




早前,他的一段採訪也隨之曝光:「我對亞洲鄰國充滿歉疚。日本也必須像德國那樣道歉。」




或許可以說是枝裕和是個溫情脈脈的親情片導演,除此之外,他對人性之關切,與藝術高度則是相輔相成的。




一個沒有溫度、沒有反思的人,是拍不出孩童視角的家庭電影的。





<《小偷家族》海報>




起先賈樟柯的電影在國外拿獎時,國內也有不少反對聲音,

認為影片中的取景過於落後、不入流,有刻意摸黑中國、取悅西方的姿態。




慶幸的是,現在我們的觀影審美包容多了。賈樟柯一如既往拍他心目中的山西,是枝裕和與03年拍攝《無人知曉》時,風格也並無變化。




《無人知曉》看得人壓抑、透不過氣,幾個孩子的生命果真如他們養在陽台上的野花,無人問津,生死由天。可整部影片都不見眼淚,哭泣,這樣的剋制一樣延續到了《小偷家族》。




沒有諂媚作態,沒有取意美化,只有層層包裹的人性,既有善也有惡。




是枝裕和七次入圍戛納,又將14歲的柳樂優彌送上戛納史上最年輕的影帝寶座,是亞洲當之無愧的電影大師。




有人說評價一部好電影的標準是,看過之後會讓內心有變化,哪怕極其細微。




每回看完是枝裕和的電影,內心縈繞溫情的同時,都能看到一扇通往人性的窗,似乎離生活又近一步了。




既溫柔又殘酷,我想這就是好導演的意義之一吧。





 小話題 


你喜歡這位導演嗎?



猜你想看:



親子游

 |

東京交通

 |

 

 

北海道溫泉

壽喜燒

  

|  

京都日式人氣旅館

 

 

 

2018滑雪攻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旅遊攻略 的精彩文章:

日本造型師建議大衣的七種搭配風格,秋冬必不可少!
日本綜藝節目教你如何自誇

TAG:日本旅遊攻略 |